「這小黃花魚,把頭去內臟扣去,洗乾淨腌一下,油炸着吃可鮮了,或者壓成肉醬做丸子湯,怎麼都好吃」。國慶假期前夕,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海貨市場里,人聲沸騰,從附近捕撈到的各種海鮮食材,齊刷刷地匯聚在此。
「眼睛透亮,魚身堅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也是一年中海貨種類最為豐富,價格低廉的時期,不少大叔、大媽趕早市,兩人搭夥購買一筐或者半筐海貨,回家囤起來,等天冷了不願出門時,晚上給家人烹飪一盤子紅燒魚,或者煎炸一盤酥香麻辣刀魚,營養豐富口感好!
「蝦虎、馬艄、本地鼓眼、小澀蝦、小鮁魚、偏口···」。不是老青島人,看到這琳琅滿目的海貨,很多都叫不出名字來。6~7塊錢一斤的本地小海鮮應有盡有,不泡水、不加冰塊、沒套路價格很公道。
外地新市民,有跟着當地老人買海鮮的,來自東北的張阿姨,就買了20多斤刀魚,一斤才6塊錢,雖然不太會做,但她喜歡從網上看當地的美食博主學習烹飪方法,雖然身在異鄉,但能家門口吃到海鮮,感覺做青島人真的太幸福了。
別看個頭不大,但這才是正宗的「當地海貨」。對比南方海貨,北方海貨還是有明顯大區別,由於海水溫度關係,北方的海鮮普遍沒有南方個頭大,口感自然是長得慢的鮮明,市區的「土著」們都說:「買海鮮。掌握一個原則,北方本地貨更適合咱們的囗味。」
作為青島人,尤其是秋天每周不吃一次海鮮感覺空落落的,去早市上各種本地小海鮮,漁民當天出海捕撈上岸的貨,雖然比不了專業水產店裡大而多,但新鮮度絕沒法比的,看看圖片中墨魚,「貝殼」上還晶瑩透亮,上岸時間最大不超4個小時,燉白菜或者煮熟了蘸醋,妥妥的鮮美,大快朵頤真的太過癮了。
蛤蜊、海螺、琵琶蝦…魚肉肥美中帶着絲絲甜津、蒸汽中透着淡淡的咸香,大海的味道、自然溫馨,就着冰鎮青島啤酒,一家人吃得不亦樂乎。
透亮的鼓眼魚,10塊錢一斤。大叔說,這是他從日照港口拉過來的一點海貨,一共差不多200多斤,一個早晨賣下來就剩這麼多了。不挑不揀大把抓,回家鹵一下炸着吃,比吃鹹菜要划算多了。本地海鮮個頭只有這麼大小,手掌大的得賣20~30元一斤,不便宜。沒有這個吃着實惠。
秋天裏「藍光鮁魚」沒有春天受青睞,一斤多大小的賣價14。除了吃新鮮的,再過一段時間,很多人就用它曬甜魚乾了。特別是入冬後,氣溫下降,蚊蠅少,光照充足,青島人過冬天最有儀式感的事就是甜曬魚!晒乾後的鮁魚乾配上鮮甜水靈的青蘿蔔,加幾片五花肉去掉腥味,撒上蔥花薑片,淋上少許花生油,鮮香醇厚,冷天吃暖心又暖胃。
十一假期,如果在青島不願出趟遠門,那就來趟附近的海鮮早市或者漁港碼頭吧!這裡才是最具人間煙火的地方。過了十一,天漸漸變冷,預示着這一年即將過去,一年中最美的風景就在此時此刻。現在正是當地海鮮成熟季節,價格實惠,100塊錢吃得飽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