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這家1757年的麵館,當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來吃的全是外地人

2021年09月25日20:24:04 美食 1582

雖然是南方城市,但是蘇州的面非常出名,但是很多人卻說蘇式面是外地人才吃的面,當地人不愛吃,不管如此,講究的蘇州人,把一碗面做得非常精緻,讓人來到蘇州就要吃上一碗,而這家起源於1757年的麵館,也是外地遊客慕名打卡的蘇式面之一。

蘇州這家1757年的麵館,當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來吃的全是外地人 - 天天要聞

一, 老店新開

這家店始創於乾隆二十二年,已經有兩百多年歷史,一開始本來是做蘇式面起家,演變到現在成為了一家專門經營蘇幫菜的酒樓,是正經的老字號。老闆不忘初心,在酒樓做得風生水起的時候,還要重拾這一碗發家的麵條,希望讓大家感受到他們的誠意,吃到正經的老味道。

蘇州這家1757年的麵館,當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來吃的全是外地人 - 天天要聞

這家麵館就這樣應運而生,老店新開了大概有兩年時間就名聲大噪,慕名而來的客人特別多,尤其是蘇州人可以說是無人不曉,因為是貨真價實的老字號。他們家的裝修古香古色,看起來就很有底蘊,招牌醒目很有內涵,屋內也是乾淨整潔,在這裡還沒開吃就讓人心情大好。

蘇州這家1757年的麵館,當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來吃的全是外地人 - 天天要聞

二, 鹵鴨面火了200多年

他們家最出名的就是鹵鴨面,據說當年才開業就靠着一碗鹵鴨面站穩腳跟。每年夏令的時候,他們家就開始做鹵鴨,每天都大排長龍,有客人不遠千里來吃。就是上世紀的時候,他們家的鹵鴨也是供不應求,如今一份鹵鴨已經賣到了38元,還好還是以前的味道。

蘇州這家1757年的麵館,當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來吃的全是外地人 - 天天要聞

原來店裡做鹵鴨的師傅專業做鹵鴨已經快四十年,他從19歲進入這家店,就開始幫師傅打下手清洗鴨肉,到自己上手做鹵鴨,一直延續老配方,用當季最新鮮的麻鴨來製作,有自己獨門秘方,對火候的掌握也是恰到好處。

蘇州這家1757年的麵館,當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來吃的全是外地人 - 天天要聞

吃鹵鴨面很有講究,面和鴨是分開裝盤,一碟看起來顏色誘人的鹵鴨一定要先吃,然後再吃面,這個鹵鴨和廣式或者南京的鴨肉都不一樣,比較軟爛而且口感偏甜,色澤紅潤肉質鮮嫩,老吃家子吃了都讚不絕口,還是那種開口甜回味鹹的口感,甜而不膩,讓人回味無窮。一定淋上老滷汁勾芡的滷汁,才能讓鴨皮晶瑩剔透鴨肉香醇入味。

蘇州這家1757年的麵館,當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來吃的全是外地人 - 天天要聞

蘇州這家1757年的麵館,當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來吃的全是外地人 - 天天要聞

三, 分店開不斷

除了鹵鴨面,這個季節的禿黃油麵也不錯,還有古法燜肉、現炒鱔糊等等都是店裡的特色。雖然價格是不便宜,但是環境舒適服務到位,食材新鮮味道又好,還是讓人覺得很划算。如今他們家的鹵鴨面已經隨着分店走出了蘇州,在杭州上海甚至深圳等不少高檔商場遍地開花,他們家越做越大,也把蘇式面發揚光大, 讓更多人認識蘇式面愛上蘇式面,不知道這樣的湯麵,你吃得慣嗎?

蘇州這家1757年的麵館,當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來吃的全是外地人 - 天天要聞

蘇州這家1757年的麵館,當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來吃的全是外地人 - 天天要聞

美食分類資訊推薦

經典名餚——板栗燒鴨 - 天天要聞

經典名餚——板栗燒鴨

編者按:本公眾號自2016年創立以來,一直關注人類科學(史)、技術(史)、博物(史)三大領域。當下,應部分熱心讀者的建議,我們決定加大對人間煙火的關注,為此特開闢「博物與美食」專欄,不定期轉發兄弟公眾號「廚藝傳家」有關美食與菜肴烹制的文章,以饗讀者,願大家不論何時何地都有一手好廚藝,一個好胃口和一個健康...
河南粽子「輕裝上陣」:百元禮盒唱主角 口味「神仙打架」 - 天天要聞

河南粽子「輕裝上陣」:百元禮盒唱主角 口味「神仙打架」

大河網訊 粽香四溢迎端午,「輕裝上陣」更實在。5月22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通知,嚴查粽子過度包裝及價格違法行為。當前,河南粽子市場情況如何?消費者反饋咋樣?今年粽子有啥「新花樣」?5月29日,記者走訪鄭東新區多家超市一探究竟。龍子湖永和時光里歐德福超市,市民正在挑選粽子。百元粽霸佔C位!「寶藏餡料+...
感謝央媽推薦的小食方,花不了多少錢,但是巨管用 - 天天要聞

感謝央媽推薦的小食方,花不了多少錢,但是巨管用

大家好,這裡是陳皮的廚房,關注我持續為你輸出美食配方。自從有了媽媽這個身份後,每天都有操不完的心,孩子吃喝拉撒睡都要管。上周學校發了一封通知書,說最近少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多通風,搞得跟口罩時期一樣。周一上學的時候孩子突然跟我說,喉 隆有
姐妹們的氣血佳品!阿膠糕十大品牌大揭秘,選對不踩坑! - 天天要聞

姐妹們的氣血佳品!阿膠糕十大品牌大揭秘,選對不踩坑!

在全民養生熱潮的推動下,阿膠糕憑藉其「氣血雙補」的傳統,成為現代女性調理體質的熱門選擇。然而,面對市場上動輒宣稱「古法熬制」「百年傳承」的產品,消費者往往陷入「高價低質」的選購困境。2025年最新行業數據顯示,阿膠糕市場規模已突破百億,但抽
煮粽子時,只放水容易夾生漏米,多加2物,香濃軟糯,不破不漏 - 天天要聞

煮粽子時,只放水容易夾生漏米,多加2物,香濃軟糯,不破不漏

來源:小茉莉美食記免責聲明:圖文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文章內容不代表平台觀點。四季輾轉,時光飛逝,隨着農曆五月的臨近,人們對於端午節的期盼越來越強烈。相比於往年來看,今年的端午顯得早了不少,其通常是在夏至前後,而
一起看看管城的夏天有多「香」~ - 天天要聞

一起看看管城的夏天有多「香」~

老管城,老味道。如果要問鄭州美食去哪裡,一定是管城!看完這個,你就知道到底有多香... ...早餐篇:胡辣湯配冰鎮飲料夏日驕陽似火,一碗熱氣騰騰的胡辣湯看似 「反季節」,實則暗藏養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