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龍股份終止中山證券出售,高負債困局下,保牌照還是換現金流?

財聯社5月20日訊(記者 趙昕睿)5月19日,錦龍股份一紙公告將出售中山證券股權一事按下暫停鍵。

公告顯示,基於公司實際情況和《重組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第(五)項規定,為防止在中山證券股權出售後,可能出現主要資產為現金或者無具體經營業務的情形,公司決定終止籌划出售中山證券股權。同時,根據相關規定,公司明確1個月內不再籌劃重大資產重組事項。

隨着中山證券股權轉讓暫停,錦龍股份的資產處置重心短期內將轉向東莞證券20%股權交易。但相比之下,公司如何在「降負債」與「保主業」之間尋找新平衡更受市場關注。

出售中山證券股權被按下暫停鍵

回溯中山證券出售初衷,「加大資金回籠、加速業務轉型」的目標清晰可見,深交所問詢回復顯示,母公司的財務負擔也是推動資產出清的動因之一。

從錦龍股份業績數據看,儘管公司2025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4.83%至0.31億元,歸母凈利潤虧損收窄至-0.96億元,同比減虧5.25%,但資產負債率持續攀升的趨勢卻未改,從2021年的74.86%升至2025年一季度的81.25%,對資金回籠的需求或依然存在。

值得關注的是,公司近期融資動態亦折射出流動性壓力。2025年1月21日,公司向華興銀行借入的10億元短期借款,原還款期限4個月,但公司於5月19日公布,將還款期限延長3個月,即8月21日。這一舉動不免引發市場對公司償債能力的擔憂。

然而,在資金面緊張的情形下,公司在中山證券股權轉讓事項上卻選擇了「急剎車」。這與「積極推進」東莞證券20%股權轉讓態度形成對比。這一轉向背後,或折射出錦龍股份對自身經營風險與行業戰略格局等兩方面的審慎考量。

其一,觸碰監管紅線的現實壓力。根據《重組管理辦法》,重大資產重組不得導致上市公司「空心化」。中山證券作為公司的核心資產,若剝離或有面臨「主要資產為現金、缺乏實質業務」的合規風險。儘管出售可緩解短期債務壓力,但喪失全牌照券商的業務載體,與監管層「主業清晰」的要求相悖,或成為交易終止的導火索。

其二,行業戰略價值的重新評估。在證券行業整合加速背景下,中山證券作為具備全牌照資質的地方性券商,仍具業務協同價值,尤其在財富管理、區域投行等領域與錦龍股份現有布局存在協同空間。同時,公司或也在重新評估資本市場環境,因而選擇暫緩出售,靜待行業周期上行窗口,而「1個月內不再籌劃」的承諾,卻未關上長期資產調整的大門。這一「戰略留白」既可能是為重新梳理資產結構爭取時間,也可能預示着後續將通過其他方式優化資源配置。

從後續規劃看,錦龍股份在2024年年報中明確,將強化對中山證券的管控,通過提升董事會運作效率、完善內控體系等舉措,推動持續健康發展。

值得關注的是,錦龍股份在深交所問詢中曾明確揭示出售中山證券的「不確定性」。作為中山證券67.78%股權的控股股東,公司證券業務的實際運作高度依賴該部分股權,且公司彼時明確,由於東莞證券20%股份所得轉讓價款在用於償還債務後,公司仍存在負債規模較高、財務負擔較重的情形,因此選擇出售中山證券股權。可見,剝離核心資產並非主動戰略選擇,而是財務壓力下的被動權衡。

事實上,錦龍股份在2024年財報中披露,正試圖在「降負債」與「保主業」間尋找平衡:一方面通過東莞證券股權轉讓回籠資金,另一方面通過「密切關注優質標的」「多元化融資」等方式謀劃長遠。但在券商行業馬太效應加劇的當下,公司能否在財務安全與業務競爭力之間構建新平衡,仍需觀察後續資產運作與戰略落地的實效。

東莞證券20%股權變更正積極推進

除出售中山證券67.78%股權外,同步進行的還包括轉讓參股公司東莞證券20%的股權。

東莞證券股權轉讓是錦龍股份最早披露的重大資產重組事項。2023年11月4日,錦龍股份率先拋出轉讓計劃,明確此舉旨在降低負債率、優化財務結構,改善現金流與經營狀況,為公司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有利於公司可持續發展。

此後,該交易穩步推進。2024年1月18日,公司審議通過擬公開預掛牌轉讓東莞證券的議案,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次日便迅速發佈《東莞證券部分股份轉讓項目》公告。僅僅兩個月後,2024年3月28日,錦龍股份便與東莞金控資本投資有限公司達成初步意向,雙方簽訂無約束力的交易備忘錄,顯示出市場對此次股權交易的高度關注。

2024年7月26日,交易迎來關鍵節點,經董事會同意,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正式公開掛牌轉讓20%東莞證券股份,掛牌底價鎖定為22.72億元。截至目前,這一股份轉讓仍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若此次轉讓順利完成,資金將如何使用、能否增強主營業務競爭力成為市場焦點。對此,公司在深交所最新問詢函中已做回復。

錦龍股份表示,重大重組交易旨在降低公司負債規模。在通過出售標的資產收回的現金價款中,約3億元擬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其餘均擬用於償還上市公司債務,從而達到降低有息負債的目的,有利於上市公司改善財務狀況,提高公司抗風險能力,增強持續經營能力。除此之外,暫不存在其他資金使用計劃。

據最新披露,東莞證券正就股權變更事項與中國證監會積極溝通,待上市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將正式提交審查。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錦龍股份主要利潤來源,中山證券各項指標貢獻佔比均高於參股的東莞證券。中山證券67.78%股權後續是否重啟出售,以及重啟後錦龍股份如何進一步夯實主營業務競爭力,仍充滿變數,亟待市場驗證。

(財聯社記者 趙昕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