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5月4日電 (記者 程景偉)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廣交會持續展現中國企業出海新氣象。
在國際市場上,「中國製造」曾是「貼牌代工」的符號。改革開放數十年來,中國製造業一路迅猛發展,並逐步建立起自主品牌,在複雜多變的全球市場中突圍破局,闖出了新路。
在第137屆廣交會上,中國企業紛紛攜優質產品和自主品牌參展。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約3.1萬家,其中擁有自主品牌的企業1.7萬多家,佔比超過一半。
5月2日,中外客商行走在第137屆廣交會展館中。(廣交會官方供圖)
廣交會秘書處常務副主任、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有限公司展覽總監劉曉敏稱,廣交會作為國際貿易的促進平台,肩負着助力企業多元化發展、促進外貿轉型升級的使命,已經從「中國製造」的窗口升級為「中國品牌」的舞台,見證了中國外貿堅韌不拔的出海之路,見證了從代工出海到產品出海再到品牌出海的歷史跨越。
以中國家電企業為例,早期家電產品出口主要以OEM(原始設備製造商)模式為主,為國際品牌代工生產。如今,美的、格力、海爾等一批自主品牌正引領全球家電行業發展潮流。
在本屆廣交會的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展位,「核心零部件—整機產品—場景解決方案」的全產業鏈展示空間格外吸睛,超百款產品亮相。格力國際貿易公司拉美業務部部長賈建立稱,在全球範圍內,其自主品牌產品出口額占其出口總額的70%,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中的佔比更是超85%。
「中國機電產品外貿發展模式發生着明顯的變化,從單一產品出口轉向企業出海、品牌出海和產品出口相互促進的生態共建模式。」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白雪峰觀察到,很多機電企業通過提高研發投入,加快產品創新和品牌建設,調整國際產能布局等方式,確保了全球競爭力的穩步提升。
「隨着行業成熟度越來越高,貼牌代工業務的利潤率一定越來越低。」在廣東吉拓戶外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劉詩蘊看來,品牌能為企業帶來更高的客戶粘度和利潤、更強的談判主導權和可持續發展性。
本屆廣交會上,跨境支付公司PingPong(杭州乒乓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發佈了一批中國中小企業品牌出海創新案例。PingPong大中華區華南業務負責人鄭元佳認為,中國品牌出海正在經歷一場從「走出去」到「走進去」的深刻轉型,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再滿足於簡單的產品出口,而是通過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和文化認同,真正融入全球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廣交會持續設立特色產業集群展區,並舉辦供采對接會,向全球採購商推介中國區域品牌,推動企業「並船出海」,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在本屆廣交會第三期舉辦的「青山湖針紡」貿易供采對接會上,江西南昌企業與境外採購商實現意向性訂單約1000萬美元。據悉,南昌市青山湖區有着「中國針織服裝名城」之稱,「青山湖針紡」是中國區域品牌名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