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上海電氣發佈2024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161.86億元,同比增長1.2%;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7.52億元,同比下降6.3%。儘管營收略有增長,但凈利潤的下滑暴露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的挑戰。能源裝備板塊表現亮眼,新增訂單達891億元,成為公司業務的主要增長點。
營收微增,凈利潤下滑
2024年,上海電氣的營業總收入達到1161.86億元,同比增長1.2%。儘管營收實現了小幅增長,但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卻同比下降6.3%,僅為7.52億元。這一數據反映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存在明顯問題。儘管公司在能源裝備、工業裝備和集成服務三大板塊均實現了訂單增長,但凈利潤的下滑表明公司在運營效率和成本管理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毛利率方面,2024年上海電氣的毛利率為18.6%,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能源裝備板塊的毛利率達到19.7%,同比增長2個百分點,顯示出該板塊的盈利能力有所增強。然而,儘管毛利率有所提升,凈利潤的下滑表明公司在其他成本項上的支出增加,尤其是在研發和市場拓展方面的投入可能對利潤產生了較大壓力。
能源裝備板塊表現亮眼
能源裝備板塊是上海電氣2024年財報中的一大亮點。報告期內,該板塊新增訂單達891億元,同比增長18.45%。其中,燃煤發電設備、核電設備、風電設備和儲能設備分別貢獻了326.2億元、78.9億元、173.8億元和119.2億元的訂單。能源裝備板塊的強勁表現得益於公司在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方面的持續投入。
在燃煤發電領域,上海電氣持續發力煤電「三改聯動」市場,保持煤電機組全球最低煤耗紀錄,並在多個重大項目中中標,如甘肅騰格里沙漠河西新能源基地配套金昌2×1000mw調峰煤電項目等。這些項目的成功中標不僅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訂單收入,也進一步鞏固了公司在能源裝備領域的市場地位。
風電領域,上海電氣下屬的電氣風電連續11年保持中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量第一,並在2024年完成了亞洲首制海上風電sov運維母船「至臻100」和「至誠60」的交付。這些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提升了公司的市場競爭力,也為公司未來的業務拓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成本控制與盈利能力挑戰
儘管上海電氣在能源裝備板塊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凈利潤的下滑暴露出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的挑戰。報告期內,公司的扣非凈利潤為-6.16億元,儘管同比有所改善,但仍處於虧損狀態。這一數據表明,公司在非主營業務上的支出較大,尤其是在研發和市場拓展方面的投入可能對利潤產生了較大壓力。
此外,公司在工業裝備和集成服務板塊的毛利率雖然有所提升,但訂單增長幅度相對較小,分別為422.9億元和222.1億元。這些板塊的盈利能力相對較弱,未能為公司帶來足夠的利潤貢獻。未來,上海電氣需要在提升這些板塊的盈利能力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實現整體業務的均衡發展。
總體來看,上海電氣在2024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尤其是在能源裝備板塊的表現尤為亮眼。然而,凈利潤的下滑和扣非凈利潤的虧損表明,公司在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方面仍面臨較大挑戰。未來,公司需要在提升運營效率、優化成本結構以及增強各板塊的盈利能力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以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