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進入最後時刻,李嘉誠公司註冊地已遷出香港,但還有一關難過

李嘉誠出售43個港口的交易,已經進入最後時刻。

大公報三次發文,從痛批李嘉誠「莫天真,勿糊塗」,到「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再到奉勸停止交易,李嘉誠賣港口又增添了不少變數。

關鍵時期,更是有消息爆出,早在2015年,李嘉誠旗下公司註冊地就已經遷出了香港。

啥情況,李嘉誠這是真要「跑路」了?這筆228億美元的交易,還做的成嗎?李嘉誠還面臨哪一道難關?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些問題,碼字不易,歡迎點贊,轉發,收藏。

大公報三次發聲

李嘉誠這次要賣掉的43個港口,其中位於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兩個重要港口最為特殊。

巴拿馬運河,承載全球6%的海運貿易量,這條航運通道的重要性不必多說,自打特朗普上台以來,就一直在放話要「收回巴拿馬運河」。

也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李嘉誠把港口賣給美國的貝萊德財團,引發種種猜測:

特殊時期,李嘉誠把港口賣給老美,以後中國商船不會被針對吧?

這筆交易剛宣布沒幾天,大公報就連續發聲3次,且每次的批評都比上一次更重,徹底給這筆交易定了性。

3月13日,港澳辦轉發大公報的文章,標題是「莫天真,勿糊塗」,直接明說李嘉誠要「想清楚自己站在哪一邊」,提醒其要「三思」,並且「站穩立場」。

緊接着,3月15日,大公報再次發文「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對李嘉誠發出了靈魂5問,質問其在出售港口時,是否考慮了祖國的利益,助長了美國的霸權。

還是在同一天,大公報言辭更加激烈,幾乎是對李嘉誠發出警告——「若執迷不悟將背負歷史罵名」。

什麼歷史罵名呢?

參考前兩次的批評,這個罵名恐怕不會小,李超人也一定不願意要這樣的名聲。

儘管從目前來看,官方似乎並沒有採取進一步的動作,但李嘉誠想要把這43個港口賣出去,可能加難度了。

資本無國界?

港口買賣,說到底還是商品交易,只不過交易的標的物有些特殊而已,按理說這本應該是李嘉誠的自由才對。

李嘉誠作為一名商人,逐利是其天然屬性,就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

站在商人的角度來看,這43個港口的平均利潤不到1%,隨着地緣衝突加劇,可以說算是不賺錢的業務,將其賣掉回籠資金很正常。

但關鍵在於,當中美處於博弈狀態,特朗普數次發聲要拿下巴拿馬運河,而且要對中國船隊徵收天價過路費時,李嘉誠將港口售出,是不是資本真的無國界?

答案明顯是否定的。

從十幾年前開始,李嘉誠就已經變賣國內資產,轉戰歐洲市場。

之所以李嘉誠在國內的形象一落千丈,可以說其當初的所作所為才是主要原因。

而最重要的是,現在李嘉誠還算是一名「香港公民」,可他的兩個兒子李澤鉅和李澤楷,都是加拿大國籍,其中李澤鉅還是長和的負責人。

同時,如今長和的主要戰場也是在歐洲,中國市場比較重要,但又沒歐洲那麼重要。

也正是因此,李嘉誠選擇出售港口並不令人意外:

人在加拿大,市場在歐洲,這跟中國還有多大關係?更何況李嘉誠多次說過「商人無祖國」,所謂的愛國情懷跟他一點不沾邊。

不管資本有沒有國界,顯然李超人這裡是沒有的,這也是其願意把43個港口賣給貝萊德的根本原因。

李嘉誠,一關難過

現在李嘉誠賣港口的事情一再發酵,大公報3次發聲,這筆交易可能很難達成了。

大明王朝里說過一個道理:

有些事,不上秤沒有四兩重,上了秤一千斤也打不住。

現在是什麼時候?

特朗普上台,中美博弈正在關鍵時刻,雙方都鉚足了勁要一決勝負。

而在這種時候,李嘉誠要把港口賣出去,中國擔心的不是李嘉誠,而是背後與之類似的更多的大商人。

如果以後所有商人都可以置國家利益於不顧,面對懂王蘿蔔加大棒的政策,上來就滑跪,這場仗還怎麼打?

這種可能產生的示範效應,才是最致命的問題。

所以中國大概率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李嘉誠的港口也就沒那麼容易賣出去。

對李嘉誠而言,這次港口無論賣還是不賣,可能結局都不會太好:

賣出去,東大這邊3次發聲,總不能是開玩笑、說著玩吧?

不賣了,特朗普對巴拿馬運河虎視眈眈,貝萊德財團背後又有特朗普政府的影子,現在吃肉吃了一半,想要再吐出去,談何容易?

港口生意本來應該是下金蛋的母雞,結果卻因為大國博弈,直接把李嘉誠甩進了旋渦里,進退兩難。

寫在最後:截至目前,李嘉誠與長和還沒有就港口出售問題明確表態,但很多時候,沒有態度就是最強硬的態度。

李嘉誠能把這43個港口順利賣出去,豪取228億美元嗎?一切都還存在變數。

深入了解熱門話題背後的事實,如果您喜歡這樣的內容,請不吝點贊、留言交流,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