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財經丨破3000美元 這次黃金牛市「劇本」有何不同?

新華社上海3月15日電(記者陳雲富、葛佳明)黃金已歷史性地進入3000美元時代。14日亞洲市場收盤後,紐約黃金期貨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大關。

過去兩年,國際金價漲勢尤為凌厲。作為一種無息資產,黃金還能再漲多高?與歷史上的牛市相比,這一次牛市「劇本」有何不同?

貨幣屬性與避險屬性共振

「金價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並不意外,但來得比預想的還是要快。」多位業內專家認為,由於美國政策的不確定性加劇,加上全球貨幣政策較寬鬆的環境,在年初金價持續上漲後,對於市場而言,向上突破3000美元大關只是時間問題。

今年以來,國際金價走出拉長的「N」型走勢。業內分析認為,國際金價近期之所以重拾升勢,一方面是美國經濟數據走軟以及通脹數據降溫推升市場對美聯儲年內降息的預期,同時美元指數和美債收益率雙雙回落,進一步推高了黃金的估值。另一方面,美國的關稅政策疊加美債信用風險短期難以化解,也使黃金的避險屬性愈發凸顯。

國金期貨分析認為,主要央行持續增持黃金,也給黃金市場帶來了巨大信心。業內專家認為,央行購金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穩定本國經濟和金融,多元化配置本國資產。

中金公司等投行分析,由於亞洲多國央行需補充大量黃金儲備,且特朗普上台後全球形勢複雜、美元體系信譽下降,未來即使在中性情形下,央行的購買疊加美國的赤字因素,也可能推動金價繼續上漲。

本輪黃金牛市有何不同?

國際金價的上漲不僅帶動人民幣金價走高,也使市場消費有所回暖。「隨着今年以來的金價持續上漲,終端市場對高金價的接受度進一步提高。」不論是人民幣金價還是國際金價,市場的漲勢都明顯提速。

黃金加速上漲的背後是其逐步脫離美元黃金「蹺蹺板」。「歷史上,與金價走勢保持穩定關係的只有美元,從長遠來看,它們始終保持着『蹺蹺板』的聯繫。」黃金市場專家蔣舒表示,而近年來金價的獨立上漲,顯示了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獨特價值。

黃金「崛起」反映的正是美元信用走弱的現實。世界黃金協會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全球實物黃金ETF大幅流入90餘億美元,而北美地區這一市場的流入量高達68億美元,是2020年7月以來的最大單月流入,顯示出北美地區投資者大量湧入黃金市場尋求避險。

各國官方儲備配置黃金的需求也會不斷增加,進而影響黃金的定價。「過去黃金的定價主要體現為美元基本面驅動,但如今,傳統的美元基本面影響因素在弱化。」有專家指出,全球經濟的分化、各國之間信任度的變化,帶來趨勢性的居民和官方配置黃金的需求,成為金價上漲的重要推動力。

產業鏈上下游「冰火兩重天」

面對飆升的金價,企業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掌握大量礦產資源的產業鏈上游開採冶煉企業收入和利潤提升,但大型黃金珠寶零售企業不僅面臨高金價對消費的抑制,也面臨新興消費的轉型和適應壓力。

數據顯示,截至3月初,已有8家上市金礦企業披露2024年業績預告,其中7家實現盈利且凈利潤同比預增,5家歸母凈利潤創上市以來新高。

中金公司有色金屬行業首席分析師齊丁分析,2025年黃金公司的每盎司利潤預計會走高,國內黃金礦企的盈利已出現反彈趨勢。考慮到國內黃金上市公司在國內增儲上產和海外礦業併購方面具備較強成長性,黃金板塊的估值吸引力上升。

但在下游的零售端,除了老鋪黃金「一枝獨秀」外,大多數傳統金飾零售企業面臨營收困境,周大福豫園股份明牌珠寶等業績預虧或下滑。

多家金飾零售企業財報顯示,儘管金價上漲使客單價上行,但金飾零售企業「賺錢更難了」。「對於終端零售商,一方面要面對價格上漲帶來的銷售抑制;另一方面,隨着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消費者對傳統飾品越來越『不感冒』。」黃金市場分析師程偉表示。

在業內專家看來,老鋪黃金正是給消費者帶來從購物環境到飾品增值的「價值感」,順應了新一代消費者追求的飾品價值和保值功能。

「這給傳統飾品零售商帶來的啟示正是要順應消費趨勢不斷創新。」程偉說,每一代消費者對飾品的需求有差異,之前的主流消費者更多重視金飾的純度,但年輕消費者更重視飾品的佩戴效果,對設計感的要求更多。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