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很可能處於滯脹型經濟危機的邊緣

美國經濟,如今似乎正站在滯脹型經濟危機的邊緣,金融市場的暗流涌動,令人不禁捏把冷汗。上周五,科技股遭遇重創,英偉達股價暴跌10%,市值瞬間蒸發2000億美元,這或許是市場的一次劇烈預警。

透過數據的冷峻面孔,我們窺見美國經濟背後的隱憂。據美國經濟分析局數據顯示,2月份美國人的儲蓄率已跌至2.6%,創下了自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低。而在2020年大放水之前,這一數值長期穩定在6%-8%的區間,顯示出美國人穩健的儲蓄習慣。然而,如今在美元存款利率階段性新高、人均收入中位數兩年上漲8.9%的背景下,儲蓄率的暴跌無疑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那麼,究竟是什麼吸走了美國人的存款?美國的真實通脹水平,又究竟有多少?我們嘗試從美聯儲的損失數據中尋找答案。去年底,美聯儲尚能維持盈利狀態,但今年2月卻突然轉為虧損1580億美元,3月虧損更是加劇至1640億美元。這背後,是美債價格的下跌,而美債作為美聯儲最大的資產,其價格的波動無疑牽動着市場的神經。


加息預期與違約風險,是導致美債價格下跌的兩大主要因素。而目前,美債的違約風險並不高,因此市場更傾向於認為是加息預期在作祟。這也間接反映了市場對通脹的擔憂——通脹真有統計出來的那麼低嗎?

再深入觀察實際生活品價格,我們發現房租和按揭貸款的通脹率均居高不下。過去兩年,美國購房者的月按揭還款額上漲了57%,目前接近3000美元。同時,30年房貸利率也達到了歷史新高。這意味着,無論是租房者還是購房者,都面臨著巨大的經濟壓力。


而在資本市場,標普500的股權風險溢價已為負值,創下了2020年以來的新低。這意味着,相對於國債的穩定收益,股票的預期回報率已經失去了吸引力。資本,正在尋找更安全的避風港。


最後,我們來看看美國財富的分佈變化。自1993年以來,美國最富有1%的那部分人的財富規模,首次超過了整個中產階級的財富規模,且這一差距正在不斷擴大。這無疑是一個令人痛心的現實,它揭示了美國社會財富分配的極端不平等。


綜上所述,美國經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高收入、高通脹、高利率與低儲蓄率、低國債價格、低股票回報率並存的現象,無疑為滯脹型經濟危機敲響了警鐘。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更應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冷靜的判斷力,謹慎投資,留好現金頭寸,以應對可能出現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