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借口所謂的「國家安全」,不斷在人工智能芯片領域對於中國發起制裁,從2022年開始,美國商務部兩次發佈禁令,禁止多款芯片巨頭英偉達公司的人工智能芯片出口到中國。英偉達公司原本是從事圖形處理芯片的開發和銷售,不過隨着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對於圖形處理器芯片的需求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由於人工智能運算需要處理大量的圖形,從而推動了圖形處理器的發展,從而就有了所謂的AI芯片,英偉達通過大量銷售AI芯片,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中國市場就佔據了英偉達公司20%的營業收入。
美國不許中國發展人工智能,為此美國商務部接連發佈禁令,禁止英偉達公司多款芯片進入中國市場,最近的一次是美國在2023年10月份發佈的禁令,是針對英偉達公司的多款「降級」芯片產品的出口,從美國商務部的動作來看,是在步步為營阻止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實際上英偉達公司並不願意放棄中國市場,為此繼續推出了新的「降級」芯片產品,不過這次卻遭遇了冷遇,中國企業已經逐步棄用英偉達公司的「特供」芯片產品。
美國商務部一再禁止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口人工智能芯片產品,已經讓中國企業非常擔心,因為產品供應沒有連續性,勢必會對人工智能系統的升級有很大的衝擊,為此已經在逐步使用國產AI芯片產品。英偉達公司的人工智能芯片,其實就是圖像處理器芯片,因此原本就沒有多大的技術難度,比起手機使用的高端芯片產品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因此只要市場足夠大,就可以推動企業開發對應的人工智能芯片產品,因此如今美國的制裁已經遭遇了反殺,而美國芯片巨頭要為美國的制裁付出代價。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對於美國芯片巨頭的困境進行了報道,隨着中國擁有和美國同級別的智能芯片產品,中國企業已經在逐步放棄從美國購買AI芯片產品,為此美國芯片巨頭已經哀嘆,根據美國媒體披露的消息,作為英偉達CEO的黃仁勛公開哀嘆,宣稱如今美國對於中國的制裁是等於「把我們的手綁在背後」。黃仁勛的表態突出反映了美國芯片巨頭的困境,實際上不僅僅英偉達面臨丟失20%市場份額的危機,其餘的芯片企業也是如此,因為中國已經突破了手機用高端芯片的製造工藝,同時5G芯片也不需要從美國大量進口。
在中國崛起的時候,美國為了阻止中國的崛起,在多個領域對於中國進行了打壓,如今美國已經要為此付出代價。中國在芯片領域的發展,會直接衝擊美國的芯片產業,如今美國對於中國芯片產業的制裁已經是「形同虛設」。2023年,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訪問中國,期間中國突然開始銷售一款使用中國國產芯片的高端手機,從而回應了美國對於中國的制裁,對於美國來說是巨大的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