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交鋒愈發激烈,美方為阻止大陸收台,加大了與「台獨」分裂勢力的勾連力度,以所謂「避免改變台海現狀」為由,拉攏盟友操弄台灣問題。而美方如此忌憚兩岸統一,一方面是想要遏制中國大陸的發展,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台積電的芯片技術。
作為台灣地區的「護島神山」,台積電憑藉自身先進的芯片技術,在全球半導體領域位於龍頭地位。不過,在台當局的政治影響,以及美國高額補貼的拉攏下,台積電正一步步淪為「美積電」,不僅斥資400億美元在美建廠,還讓上千名高端技術人員轉移陣地,拖家帶口地赴美安家。然而,台積電恐怕沒想到,等待他們的是美國設下的陷阱。
據《參考消息》報道,此前,台積電計劃對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的兩座芯片工廠投資400億美元,近日,台積電方面正為此與美國政府溝通,尋求最高達150億美元的補貼。然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華盛頓為該補貼設置了一些附加條件,但台積電「沒辦法接受」,需要同美方進行更多討論。
據知情人士透露,美方與台積電在有關附加條件的談判中,可能有兩方面的難題。一方面,美國政府的補貼政策規定,接受直接補貼超過1.5億美元的芯片製造商,若投資回報超出預期,必須分享一定比例的投資回報。
說白了,美方就是想要分一杯羹,要求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項目上,分享芯片廠的相關利潤,這無疑會影響該芯片項目的經濟利潤。原本台積電在美國建廠,生產成本就高出一大截,現在美國政府明目張胆地搶錢,台積電當然不樂意。而且台積電的芯片業務遍布全球,美國只計算其中一兩家工廠的利潤,無法得到台積電的認同。
另一方面則更為關鍵,美國政府要求台積電開放企業信息,向其公開芯片廠的賬目和運營情況。要知道,商業保密是芯片企業考慮的重要因素,若透露相關信息,不僅會影響外界對其的信任,同時也可能捲入各種麻煩。但美國商務部聲稱,要確保得到補貼的企業,按照承諾使用資金,不然商務部就要收回相關補貼。
按美國政府的一貫做法,既然提出了這些條件,恐怕就不會在相關條例上,給台積電「開後門」。可以說,現在台積電已經騎虎難下了,想要享受美國政府的補貼,不止得「上供」,還必須受到監管。而這很可能是美方「馴服」台積電的手段,只要其選擇低頭,美國政府恐怕會進一步加強對芯片廠的控制,進而獲取台積電的芯片技術。
不過,這也是台積電自作自受的結果,作為一家台企,若台積電不願捲入政治鬥爭,倒也無可厚非。然而,台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公然站美,支持美國對華的制裁打壓政策,鼓吹延緩大陸半導體技術的發展。
如今,台積電不止被美國坑慘,還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了代價。據其自己公布的數據,台積電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營收,創下了17個月以來的新低,相比前一季度下滑了近2成,凈利潤更是縮減了3成。而這正是美國補貼政策,給台積電帶來的利潤影響。
現在,美國將手伸向了台積電的運營信息,其引以為傲的技術,也不一定能保住了。可以說,島內的經濟砥柱正被美國逐漸掏空,這一結果台當局是有所預料的,但其為了謀取政治利益,非但沒打算保護自家企業,還主動將台積電當作「投名狀」,推動美台的芯片合作,親手將台積電推入美國的陷阱。
然而,一旦台積電淪為「美積電」,其芯片技術對美國失去吸引力,台灣地區在拜登政府眼中的戰略價值,無疑也將大幅下滑。所以,台當局的縱容美方掏空台積電,不僅是在傷害島內的利益,同時也是在加速自身的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