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藉自創的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模式,傳化智聯的物流網絡在全國迅速鋪開。自2014年起,傳化智聯的物流業務主體傳化物流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傳化物流」)在山東省啟動「一樞紐兩中心多節點」網絡建設,相繼落地建設了12個公路港項目。
不過,依託於政府補貼迅速發展起來的公路港業務,也出現了一定的爭議。如傳化智聯臨沂傳化智慧物流園項目此前就被質疑以公路港物流園區名義拿地,後以股權名義對外轉讓項目公司,進行商業地產開發,而這樣的模式還存在於多個公路港項目的運作中。在日前公布的三季報中,由於政府補助減少,傳化智聯的業績明顯收窄。重資產運營之下,隨着政府補助的減少,傳化智聯後續將如何拓展公路港業務的盈利能力,備受外界關注。
山東共布局12個公路港
剛剛過去的2022年,傳化物流在山東布局公路港的步伐依舊沒有停歇。11月19日,在位於德州臨邑的魯北傳化「公路港」城市智慧物流中心項目建設現場,1棟辦公樓和6個車間已拔地而起。這是自2022年5月份開工建設、總投資4億元的又一傳化公路港項目,也是傳化在山東布局的第12個公路港。
傳化智聯此前在公告中稱,臨邑位於山東省北部,處於濟南與德州兩市的中間位置,區位優勢較為明顯。臨邑傳化公路港將作為傳化智能公路港網絡的重要節點,能有效結合當地綠色化工、新材料、農副產品深加工三大特色主導產業,同時承接濟南倉儲外溢需求,有利於提升公司在魯北乃至華北地區的產業物流服務能力。
臨邑傳化公路港只是傳化在山東布局向深的一個縮影。據了解,自2014年起,傳化物流在山東省啟動「一樞紐兩中心多節點」網絡建設,已在山東投資布局13個項目,總投資規模超百億,其中包括12個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跨全省十一個地級市。
除臨邑傳化公路港外,傳化物流在濟南、淄博、菏澤、日照、兗州、壽光、煙台、濰坊、臨沂、滕州均有落子。
不僅如此,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還在2022年多次到訪山東,就進一步深化合作與多地市領導人進行交流。
6月20日,由商務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第三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召開。大會期間,山東省委副書記、青島市委書記陸治原會見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一行,雙方就深化合作事宜展開交流。
會上,傳化集團和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橡中心」)簽署戰略合作深化協議。雙方將在新型綠色輪胎、化工新材料、智慧物流等領域達成多層次、全方位的戰略合作。
8月,浙江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一行接連拜訪了淄博市委書記馬曉磊,濰坊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運,分別就進一步深化合作進行了洽談交流。
對於未來傳化物流在山東的發展規劃,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發送採訪函至傳化智聯證券部,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投資性房地產項目引爭議
公開信息顯示,傳化集團是1986年由浙江商人徐傳化家族創立的大型民營企業,最初主要做紡織化學品,後涉足物流領域,如今集團業務涵蓋化學化工、智能物流、科技農業、生物科技領域,下屬傳化智聯(002010)、新安股份(600596)兩家上市公司。
傳化智聯於2004年在深交所上市。2015年,主要承載公路港業務的主體傳化物流納入上市平台,形成「化工+物流」雙主業。
目前,傳化智聯的業務構成中,物流業務佔比超過七成,成為公司的絕對主業。今年前三季度,物流業務占傳化智聯總營業收入的80.98%
不過,雖然對外宣稱自己是一家智能物流公司,傳化智聯的核心資產卻是投資性房地產,這也令其商業模式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以臨沂傳化智慧物流園項目為例。據此前媒體報道,2019年,傳化智聯的全資孫公司臨沂傳化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簡稱「臨沂傳化公路港」)與具有國資背景的臨沂商城控股集團簽署投資協議,雙方約定建設臨沂傳化智慧物流園項目。
根據協議,臨沂傳化公路港以股權併購方式獲取土地,並負責項目的投資運營。但臨沂傳化公路港卻通過合資方式讓另一合作方出錢買地,自己則以按每畝 20 萬元收取合作開發收入(諮詢費),暫共計 1640 萬元。支付完成後,臨沂傳化公路港不參與合資公司的經營、利潤分配。
與合作方簽署協議時,臨沂傳化公路港承諾可以將商業子項目相關土地的用途改為住宅用地,並約定在與政府簽訂的協議中體現「協助解決地塊燃氣價格按照城鎮居民使用價格執行」(即民水民電)條款,但合作方表示臨沂傳化公路港並沒有兌現此前的承諾,造成商業開發項目無法推進。
根據傳化智聯2021年年報,公司目前以股權合資形式開發的公路港商業地產項目多達10餘項,這些項目都以「投資性房地產」項目進行列示。除上述臨沂傳化智慧物流園項目外,在山東還有青島傳化投資、傳化物流集團與青島融創匯城地產、北京融創建投房地產集團簽訂的膠州傳化公路港配套商住項目合作開發項目。
而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傳化智聯的所有者權益合計182.19億元,在其非流動資產中,投資性房地產就有170.23億元,占公司資產總額的43.17%。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傳化智聯2021年年報也顯示,截至2021年末,公司列為投資性房地產的多個項目,均尚未辦妥產權證書,其中山東的項目就有6個,分別為臨沂智慧產業園項目、煙台傳化公路港項目、兗州傳化公路港項目、日照傳化公路港項目、青島傳化公路港項目、菏澤傳化公路港項目。、
針對上述項目未辦妥產權證書的情況以及臨沂物流園項目的目前進展情況,記者也在採訪函中進行諮詢,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依賴政府補助,連續3年未完成業績承諾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傳化智聯在全國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已布局公路港70個,其中投入運營58個,在建12個,已獲取土地權證面積1598.4萬平方米,經營面積527萬平方米。
傳化智聯公路港模式的快速擴張,在很大程度上離不開政府的大力補貼,這也對其良好的業績表現起了一定的作用。
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傳化智聯的營收分別為193億元、203億元、203億元、21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69億元、8.19億元、16.02億元、15.21億元。同期,傳化智聯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為7.69億元、13.66億元、15.39億元、7.92億元,分別在當期凈利潤中佔比達142.41%、151.95%、93.95%、50.03%。
2021年年報中,傳化智聯按應收金額確認的政府補助為14.11億元,其中山東方面,包含青島、滕州、壽光、臨邑四地的傳化公路港補貼。
但隨着政府補貼的減少,傳化智聯的業績也逐漸顯露頹勢。
2015年,傳化智聯重組傳化物流時,當時的重組交易方傳化集團曾做出業績承諾,傳化物流2015年至2021年累計扣非凈利潤和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0億元、56.88億元。但自2019年起,傳化物流連續三年扣非凈利潤未完成業績承諾,且完成比例均只有70%多。
2021年,因傳化物流未完成2015-2020年度業績承諾,公司以1元回購註銷補償股份2.35億股股份。2022年,傳化智聯再次公告稱,鑒於傳化物流未能實現 2015-2021 年度業績承諾,傳化集團需對公司進行業績補償,以總價 1 元回購註銷2.68億股股份。
2022年前三季度,傳化智聯營收282.6億元,同比增長11.4%;凈利潤6.05億元,同比下滑35.35%;扣非凈利潤5.48億元,同比下滑38.61%。
從利潤表的變動情況來看,傳化智聯2022年前三季度的其他收益只有3.23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57.55%。公司稱,主要系本期收到的政府補助同比減少所致。
新世紀評級在2021年對傳化集團的評級報告中稱,傳化集團或面臨剛性債務持續擴張、即期償債壓力加大,公路港業務盈利能力弱、存在資金占用等風險。
「傳化集團公路港大部分為重資產運營,資金投入大且回報周期長,面臨較大的墊資壓力。公司部分在營公路港盈利主要依賴政府補助實現,但2020 年政府補助金額有所減少,需關注後續政府補助的變化情況。」評級報告顯示。
隨着未來政府補貼的減少,傳化智聯如何拓展公路港業務的盈利能力?公司未來的盈利方向如何?傳化智聯也未給出回復。
據悉,此前,傳化智聯也曾多次轉讓旗下山東公司股權。2020年12月,傳化智聯公告稱,同意將傳化物流所持濰坊傳化陸港物流有限公司(「項目公司」)100%的股權和傳化物流持有的項目公司全部債權轉讓給青島盛世金澳,轉讓價格合計為人民幣1.81億元。
2022年6月,傳化智聯公告將滕州傳化智慧產業園區發展有限公司及下屬公司持有土地及其開發權等轉讓給上海鴻彤,交易價格接近為6.9億元。傳化智聯稱,目標公司主要資產為公路港配套項目,轉讓目標公司股權,有利於優化資產結構與資源配置、進一步聚焦智能物流業務,符合公司長期發展戰略,不存在損害上市公司及股東利益的情況。
山東商報·速豹新聞網記者 李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