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消息面繼續被疫情刷新,今天市場交易主線也繼續圍繞生物醫藥展開,中藥,化葯領漲行業板塊,漲幅榜漲停板醫藥股佔據多半,市場縮量成交9000億+,醫藥股放量成交1700億+,醫藥交易擁擠。
今天大盤低開震蕩走低,在利好消化完全之後,市場面臨回補之前連續的情緒跳空缺口壓力,如馬犇分析,靠利好刺激的情緒缺口,一旦沒有更多更大的利好,回補缺口是必然的。
今天盤面上11月以來超跌反彈最強的金融地產消費跌幅居前,而11月以來表現較弱的信創,軍工,半導體漲幅居前。
對應到指數層面,11月最弱的科創50小幅上漲,11月最強的上證50大跌,資金再次的蹺蹺板輪動。
這符合《馬犇12月交易計劃》,推演12月市場高開低走 ,指數大周期底部小周期超跌反彈見頂之後,權重藍籌調整,資金騰挪輪動至小票表現,繼續觀察這一邏輯。
目前尚不能確定,這波補缺的調整,是先輪跌,還普跌之後再輪動。
本周外部美聯儲加息落地,內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落地,會指明方向給出節奏,注意觀察。
策略上,馬犇繼續持倉期權500空頭合約,今天各合約50,300表現更好,主要是藍籌權重補跌,小票輪動。繼續觀察是否需要調倉合約或加倉300合約。
今天科創板,半導體的走強,除了市場自身的交易邏輯,大概率還是和周末這則消息有關。
上交所:希望股權投資機構和證券公司將有限的資源配置到國家科技創新最需要的地方。
一會是科技創新,國產替代;一會是央企,國企,中字頭價值重估;接着又是救樓市救地產。
窟窿太多,散戶的錢包明顯不夠用。
央企,國企,中字頭提升估值需要散戶,股價拉升沒幾天,中油資本股東大幅度減持,中國國航400億再融資。
金融地產救市需要股市,需要散戶,一波拉升,增發,配股絡繹不絕,樓市風險轉移至股市,股民。
科技創新,國產替代需要高估值,爆炒科技股,拔高估值,提升企業融資再融資能力。
散戶是國貨之光,按計劃調配,哪裡需要去哪裡?
裁判就好好裁判,別總下場指導干預。
否則,直接把賬戶給你得了?
盤後11月社融數據,又是不及預期,
11月M2餘額同比增12.4%!
12%的M2增速,3%的GDP增速
實體低迷,樓市低迷,債市低迷,股市低迷,水都去哪了?
當下,居民,企業,政府槓桿高企,而槓桿具有自我膨脹特性,需要不斷放水才能維持不斷。
信心缺失背景下,資金是陷入借新還舊的黑洞,還是在大水漫灌推動物價上漲通脹的路上狂奔?
最近各項數據一個比一個難看,當然最近的反彈是疫情放開風險偏好改善驅動,利好完全消化之後,接下來市場面對的則是基本面改善預期與實際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