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1-7
投資戰場上的重武器
大家好,歡迎做客,500本投資筆記,今天我們繼續讀齊俊傑看財經這本書。
現在有一個友盡的話題,包括中醫,炒股理財,借錢等。那麼大家為什麼談股色變呢?因為股市在很多人眼裡就是個坑,人們都抱着發大財的想法進入市場,結果卻是大多數人賠錢離場。股市看似門檻很低,其實壁壘很高,專業的投資者都是很辛苦的,需要大量的閱讀和計算研究。
我們先明確一些股票的基本概念,股票是指上市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通常股份具有所有權,決策權和收益權。但是我們在交易軟件上買的股票,一般只有收益權。股票為什麼能賺錢呢?其核心還在於上市公司的生意,上市公司的生意做得越大越賺錢,股票持有者就會拿到更多的分紅。上市公司股票上漲了你賺了大錢,別人看着眼紅,這時你也可以把自己手裡的股票高價賣給別人,賺取差價。
發行股票就是公司融資的方式,公司需要發展壯大,就需要更多的錢,那上市公司搞錢的方法,包括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通俗來說,債權就是向你借錢,到時候還本付息。股權就是讓你拿錢買股份,你具有分紅的權利,但是也要承擔企業經營的風險。在投資過程中,我們會經常聽到專家提到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其實這兩個市場交易的都是公司的股權,不同點在於一級市場的企業沒有上市。我們在財經新聞裏面經常聽到的風險投資私募股權投資都是在這個一級市場里,投資人直接找創業者買股票。
二級市場就是我們通常買賣股票的地方,也就是證券交易所。目前我們這兒有五家證券交易所,分別是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香港證券交易所和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司上市又叫做IPO,其實就是公司首次公開募集股份的意思,公司上市後,大家可以通過,更多的渠道了解公司的業務,盈利能力,從而決定在交易所買賣公司的股票,獲得公司的盈利分紅和股價上漲帶來的溢價。
我們的資本市場分為五個板塊,一板市場包括主板和中小板,這裏面都是穩定發展的大公司,准入資產門檻為零,交易規則為t+1,漲跌停標準10%。二板包括創業板和科創板,這裡都是科技創新企業,創業板准入資產門檻十萬元,科創板准入資產門檻50萬元,交易規則都為t+1,漲跌停板20%,三板就是現在說的新三板,這裡都是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精選層准入資產門檻100萬元,創新層准入資產門檻150萬元,基礎層准入資產門檻200萬元,交易規則t+1,精選層漲跌停30%,創新層和基礎層跌停50%,漲停100%。四板是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五板是券商OTC市場,這兩個板塊都屬於場外市場。內地投資者如果要投資香港市場,需要通過滬深港通,准入資產門檻為50萬元,交易規則t+0,沒有漲跌停板。
投資者如果想要直接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就需要在證券公司開設一個證券交易賬戶,俗稱開戶。現在可以通過手機證券公司APP線上開戶,但是每個投資者最多只能開設三個賬戶。建議大家還是選擇著名的證券公司開戶。我們這兒A股的交易時間是周一到周五,每天的上午九點半到11:30,下午一點到三點。周末法定節假日休市。
股票交易也需要成本的,這些成本包括傭金,每筆最低五元,傭金比例為萬分之三或萬分之二。印花稅,成交金額的0.1%,過戶費,成交金額的0.002%。如果我們在股市上頻繁交易,那麼交易成本就會很高。還有一種場內基金交易,這種交易就沒有印花稅和過戶費了,只交傭金。我們投資股票的資金是有第三方存管政策的,也就是說,券商只管證券銀行來管理資金,這樣能夠最大限度保證投資者的資金不被證券公司非法挪用。上市公司在上市過程中,我們的制度有審批制,核准制和註冊制,現在都在慢慢轉向註冊制。註冊制對於上市公司來說,上市和退市的規定更加明確,有利於股市的健康發展。
我們在談到資產配置的時候,常提到股票指數,所謂股票指數,其實就是代表一系列股票的整體走勢。通常包括寬基指數和窄基指數,國內投資我們主要掌握6個寬基指數就行,第一,上證50指數,它包含上交所中最大市值的50隻股票。第二,滬深300指數,它是由上交所和深交所中300隻大型和中型市值股票組成。第三,創業板指數主要是科技和醫藥為代表的中小盤市值股票組成,但也會包含部分的大市值股票。第四,中證500指數,他只有50%中等規模和50%小規模股票組成。第五,恒生指數,他是香港股市的價格走勢。第六,科創板50指數,他是在科創板上市值前50的股票。
海外市場,我們主要看美國的標普500,納斯達克100。其實我們完全不用去搞明白股票指數是如何編製的,我們主要大概清楚它的股票構成,用它來構建投資組合,實現盈利就可以了。就像我們會用冰箱儲存食物,而沒必要懂得冰箱壓縮機的工作原理一樣。窄基指數指的就是一些行業和風格主題的相關指數,比如說銀行指數,醫藥指數,芯片指數等。
談到股票,大家最直觀的就是看K線,在交易軟件上,我們可以隨時看到紅的,綠的上下波動的圖形,這些圖形的含義,我們可以簡單的找一本講K線的書,了解一下就行,對於我們資產配置來說,意義不是很大。在K線的技術指標裡邊比較有用的第一個是成交量,通常股價上漲都會有成交量的配合,這裡我們說的成交量不是成交了多少筆,而是成交了多少金額。成交量,我們主要看它放量,天量,地量,縮量,放量就是指一段時間內突然成交量放大,天量就是最大放量情況,我們可以通過日K線,周K線,月K線看不同階段的天量,縮量就是成交量,一天比一天減少,地量就是成交量降到最低,說明市場清淡,沒有什麼人在願意交易,地量也是分日K線的,周K線的,月K線的分別是近期地量,歷史地量,階段性低量。
第二個指標是移動平均線,簡稱均線,又稱成本線,MA,他代表一段時間內買入股票的平均成本,通常在軟件裏面,我們可以調出五天,30天,60天,120天,250天的平均線,均線的意義在於第一,它可以追蹤趨勢,第二均線就是市場的平均成本,在下跌的時候它有支撐的作用,在上漲的時候他有壓力的作用,第三局限具有滯後性,它不能快速反映行情的最新變化。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這兩個技術指標的概念,後面我們講投資策略的時候還會講具體的應用方法。
基金投資也是投資戰場上的重型武器,明天我們繼續來講一下基金投資的基本功。關注500本投資筆記,免費收聽財經書籍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