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邊疆|廣西崇左:邊陲老區走向開放潮頭

來源:新華社

南疆七月,左江之畔,生機勃發。位於廣西崇左憑祥市的友誼關口岸活力無限,電子元部件、機械裝備、紡織產品等貨物,經此發往越南

運輸車輛在廣西憑祥友誼關口岸通關。(新華社記者楊馳2021年8月18日攝)

作為首批入駐憑祥綜合保稅區的企業之一,廣西華泰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見證着友誼關口岸通關機制不斷創新,便利化水平持續提高。「公司也從口岸經濟發展中受益,去年進出口總額超140億元。」公司副總經理曹光華說。

今年以來,友誼關口岸還創新實施「甩掛、吊櫃」等非接觸式貨物交接通關方式,保障口岸在特殊情況下持續運營。

「打開門就是越南,走兩步就進東盟」。近年來,崇左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不斷推動口岸經濟轉型升級,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提升沿邊開放發展水平,加快建設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現代化南疆國門城市。

在憑祥鐵路口岸,廣西物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每天都有約10櫃冷鏈水果從東南亞國家進口,源源不斷發往全國各地。公司總經理韓秋陽說,受益於RCEP政策紅利以及高效便捷的鐵路運輸,客戶訂單和行情穩中向好,「一季度公司進口水果約1.8萬噸,產值達3億餘元,預計今年進口總量較往年會有所突破。」

滿載水果的班列到達憑祥。(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面對複雜嚴峻的疫情形勢,憑祥口岸經濟仍展現出較強韌性。憑祥市商務和口岸管理局副局長石春燕說,去年僅友誼關口岸進出口貨值就達3242億元,同比增長32.72%。

近年來,崇左大力推進口岸基礎設施建設,中國浦寨—越南新清貨運通道等一批邊境口岸、陸路通道、互聯互通等基礎設施項目陸續建成並投入使用;先後開通跨境公路物流線路近20條,通達東盟國家20多個主要城市,陸路開放通道地位進一步顯現。

隨着口岸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跨境貿易快速增長,邊貿加工業成為最大「受益者」之一。在龍州縣,依託水口口岸而建的水口邊貿扶貧產業園蓬勃發展。

2019年進駐園區的廣西宇峰食品有限公司每年從越南進口大量中草藥涼粉草,進行深加工後銷往各地。公司辦公室主任黃智峰說,立足當地良好的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公司正規劃15億元產值規模的健康產業製造項目,由涼粉草加工拓展延伸到東南亞特色產品整合研發。

重型卡車在龍州縣水口口岸等待通關出口。(龍州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眾多邊貿加工企業在邊境線落地生根,也為當地群眾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和穩定收入來源。2020年,曾在廣東打工的郭鳳娥回到龍州縣水口鎮,走進車間成為一名工人,現在已升職為車間主管。「近些年,廠子越來越多。我不僅在家門口實現就業,還能照顧老人小孩,生活越來越安穩。」郭鳳娥說。

近年來,乘着「一帶一路」和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等東風,在《左右江革命老區振興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老區開放活力加速釋放。

坐落於崇左的中國—泰國(崇左)產業園是面向東盟開發開放的重點跨國產能合作區,布局有糖業循環經濟、泛家居、新材料等多個重點產業。目前,園區已引進泰國兩儀集團東亞糖業、美國普瑞斯伊諾康、南方錳業等185個企業和項目,正式投產116個。2021年,園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25.08億元,同比增長28.9%。

中國—泰國(崇左)產業園的泛家居園區。(受訪者供圖)

今日之崇左,已從原來的邊陲「末梢」,變成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崇左市商務和口岸管理局局長張肇表示,崇左將進一步發揮「邊」的優勢、做足「邊」的文章,統籌疫情防控和口岸通關工作,持續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全力推進口岸振興,更好服務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記者:陳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