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2025年05月16日02:50:13 財經 5357

銀行板塊在近期的快速上漲,甚至連行業內人士也不太了解其背後的原因。

但這就是事實,浦發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成都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一批銀行紛紛創下a股上市以來最高點。

以工商銀行為例,該行最新復權價格超過7.2元,妥妥的超過了當年上證指數6000點時的高峰股價(下圖)。

這還只是近期銀行股飆升的一個縮影。

由wind編製的a股銀行指數(涵蓋了a股42家上市銀行)於近日創下歷史新高,且a股銀行板塊總市值盤中突破10萬億元大關。

在經歷了漫長的被「質疑」、被「低估」、被「漠視」之後,銀行股似乎真的開始進入一輪前所未有的「價值發現之旅」。

而對於a股市場而言,這樣十萬億級的大行業的「估值中樞」的調整,必將是一件牽涉巨大、茲事體大的事情。

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 天天要聞

「鐵樹」開花

2025年5月14日,a股市場內的銀行股板塊迎來里程碑時刻——板塊總市值突破10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下圖)。

這一數字不僅昭示了近年銀行業在國民經濟中核心地位進一步鞏固,更折射出多股市場合力之下,銀行股為代表的「大金融板塊」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重估契機」。

以代表性的工商銀行為例,2016年10月上市的該股,今年恰好進入第20個自然年。

過去近20年里,工行從2016年的最低價上漲了7.16倍(即增長為最低價的8.16倍)

如果粗略的把工行的20年行情劃分為三次翻倍行情的話(不考慮6000點超級波動行情)。

大約是,前九年(2014年末前)翻了第一番;

又八年(2022年末前)翻了第二番;

接着三年內,翻了第三番。

部分銀行股在悄然間,已默默實現了「價格發現」。

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 天天要聞

政策「紅利效應」

從市場角度看,銀行股的「重估」恰好一定程度上符合當下的經濟發展時代。

有觀點認為,銀行股本輪的估值快速修復始於2023年的政策轉向。

一方面,隨着房地產行業風險逐步「出清」,政策層面通過「三個不低於」定向輸血房企、保障房收儲置換隱性債務等舉措,顯著改善了銀行資產質量預期。

另一方面,2025年「新國九條」的出台,對投資者回報的重視被提到了空間高度。各項規定紛紛倡導和強調上市公司分紅與股東回報,後者亦與銀行股高股息特性高度契合。

其三,《保險資金運用管理辦法》修訂後,保險投資權益類資產的風險因子放寬,並可以使用oci等模式對長期持有的權益資產進行成本計價,後者推動險資對銀行股的配置需求激增,僅2025年上半年,保險業內至少已有5次舉牌銀行股的記錄。

「穩定市場預期」的抓手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情況是,近年以匯金為代表的類「平準基金」的積極入市,穩定市場預期的操作。

後者大概導致至少10000億元的新增申購,投向以滬深300指數etf為代表的各類寬基etf中。

而眾所周知的是,銀行為代表的大金融板塊,在寬基中佔比很大。

以業內最大的指數基金華泰柏瑞滬深300etf(510300)為例,該基金近年1季度末持有各類金融股818億元,占基金組合的24%。

也就是說,每4元錢新增申購,就有1元錢要投向大金融。

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 天天要聞

公募「新考核機制」不可忽視

另一個潛在的巨大影響因素,是公募基金考核機制的改革。

根據最新發佈的「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中要求的,未來主動權益類基金的考核將高度綁定「長期基準表現」。

這意味着,以往幾乎完全不顧「基準」指數的投資風格很可能遭到打擊,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開始重視其凈值與基準的對比。

後者,很有可能推動基金經理重視對金融股和銀行股的投資。

以常見的滬深300指數為例,最新一季度末,大金融股權重佔比為24%,長期低配銀行股的數萬億主動權益基金,或有可能「重新重視」金融股。

公募配置過「冷」

那麼公募基金對銀行股的配置究竟有多少欠賬呢?

華福證券研報指出:從個股維度看,主動偏股型公募基金對絕大多數銀行股目前都處於低配狀態。

數據顯示:2024年末主動偏股型公募基金對a股上市銀行的配置僅占其持倉市值的2.97%,遠低於銀行在以滬深300為代表的業績比較基準中的權重。

開源證券則給出今年以來的「配置不足」數據:截至今年3月末,主動權益持倉銀行股比例3.75%,相較滬深300低配約10個百分點。

華泰證券還指出了重點欠配的方向:主動權益基金深度欠配銀行板塊,國股行尤其突出。

其中,主動偏股型公募基金重倉銀行板塊佔比3.8%,較滬深300、中證800指數中13.7%、9.7%的權重明顯低配。

這家賣方團隊測算指出:招行、興業、工行、交行、農行、浦發等滬深300成分股,主動權益基金對此持倉偏離度均在0.5%以上,對應欠配資金達到80-210億元。

長江證券最新認為:在銀行板塊系統性修復估值的進程中,預計資金面對紅利資產的追逐,以及指數權重的因素,將共同推動相關銀行股上漲。

私募低配「旗鼓相當」

資事堂注意到:主動選股的股票私募對銀行也處於低配狀態。

華潤信託的統計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百億規模股票私募重點配置的五大行業依次為資本貨物、消費品、材料、技術設備、食品飲料。銀行板塊則排在第八位,對應比例不及3%,低於2024年同期。

十萬億銀行股「市值狂飆」,公募私募「措手不及」? - 天天要聞

上文曾提及,主動偏股公募產品重倉銀行板塊的比例為3.8%,微微領先於私募同行。

私募明星多數「不愛銀行」

縱觀中國基金經理群體,不乏多位明星基金經理曾因重倉銀行而成名,但如今的投資重點早已轉移。

公募基金經理中,曾在興全基金擔綱主力的董承非在早年投資生涯中,曾因前瞻重倉銀行股而備受好評。但最新他管理的私募產品的配置已經移向了半導體。

國內價值型基金經理中,能夠給與銀行股一定權重的基金經理也不多,歷史上偏好銀行股的丘棟榮等也早早的退出了公募一線。

目前國內基金經理中,似乎只有廣發基金的王明旭等少數基金經理常年對銀行股有一定配置。基金季報顯示,王明旭管理的廣發內需常年保持了30個點左右的銀行股配置。

私募行業內,常年對銀行股始終保持明確配置的私募基金經理較少,主要以少數派投資周良、高毅資產邱國鷺為代表。

其中,周良在今年初路演時透露:今年大盤藍籌股是一個配置方向,市場無風險收益率快速下行的過程中,投資價值凸顯。包含了銀行、家電、汽車等投資價值凸顯。

私募機構中,更不乏明確表示「拋棄」銀行股配置的基金經理。半夏投資李蓓就是一例。

她在5月份發文指出:鑒於相關因素,當前持有銀行股風險大於收益,過去一年多半夏投資持有超10%銀行股,近期已減倉大部分,後續擇機減至0。

銀行股的強勢表現能否持續尚待觀察,但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重視基準,重新認識金融股的配置價值的過程,或許已不可避免的展開了。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成都新津區2025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 - 天天要聞

成都新津區2025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

來源:環球網 5月14日,成都市新津區2025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在天府農博園舉行。大會吸引了來自各省市級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高校院所、金融機構、商(協)會等近500位嘉賓和行業專家代表齊聚一堂,共同為新津民營經濟發展出謀劃策。大會現場
4月全國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1086.51億元 環比下跌15.14% - 天天要聞

4月全國建材家居賣場銷售額1086.51億元 環比下跌15.14%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家居綜合報道】5月15日,由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立項、中國建築材料流通協會編製並發佈建材家居終端賣場的景氣度指數BHI如期公布。數據顯示,4月全國建材家居景氣指數BHI為113.70,環比下跌11.22%,同比下跌3.9
成交額超45億元,信用債ETF基金連續3天凈流入 - 天天要聞

成交額超45億元,信用債ETF基金連續3天凈流入

截至2025年5月16日10:45,信用債ETF基金(511200)多空膠着,最新報價100.39元。流動性方面,信用債ETF基金盤中換手106.41%,成交45.73億元,市場交投活躍。拉長時間看,截至5月15日,信用債ETF基金近1周日均成交43.42億元。規模方面,信用債ETF基金最新規模達42.99億元,創成立以來新高。份額方面,信用債ETF基金最新
貝萊德基金管理規模單季度「腰斬」,跌幅全市場第一!債券型基金遭大規模贖回 - 天天要聞

貝萊德基金管理規模單季度「腰斬」,跌幅全市場第一!債券型基金遭大規模贖回

2025年一季度,貝萊德基金遭遇成立以來最嚴峻的規模縮水。據公募基金一季報數據顯示,截至3月末,其基金管理規模為56.01億元,較2024年末的107.85億元驟降48.07%,跌幅位居全市場基金公司首位。這一斷崖式下跌,不僅使其成為外資公募中規模下滑最嚴重的機構,也引發市場對這家全球資管巨頭在華業務策略的重新審視。圖片來源...
異動快報:路暢科技(002813)5月16日10點48分觸及漲停板 - 天天要聞

異動快報:路暢科技(002813)5月16日10點48分觸及漲停板

證券之星5月16日盤中消息,10點48分路暢科技(002813)觸及漲停板。目前價格24.19,上漲10.0%。其所屬行業汽車零部件目前上漲。領漲股為豪恩汽電。該股為自動剎車,胎壓監測,汽車零部件概念熱股,當日自動剎車概念上漲4.7%,胎壓
外媒:貝恩下調全球奢侈品銷售預期,2025年或跌2%-5% - 天天要聞

外媒:貝恩下調全球奢侈品銷售預期,2025年或跌2%-5%

【環球網消費綜合報道】據路透社報道,諮詢公司貝恩(Bain & Co)預測,今年全球奢侈品銷售額可能下降2%至5%,較其此前預計的0%至4%的增長大幅下調,標誌着該行業在2024年下滑1%後將進一步陷入低迷。東方IC報告列舉了今年前三個月經濟壓力和價格疲勞,並提到消費者正在等待品牌推出更具創意的新產品。而貝恩去年11月發佈的...
關稅衝擊還沒顯現,日本一季度GDP就萎縮了0.7% - 天天要聞

關稅衝擊還沒顯現,日本一季度GDP就萎縮了0.7%

據日本共同社5月16日報道,日本內閣當天發佈了2025年一季度(1至3月)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報道稱據相關數據計算,日本2025年一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季度(環比)減少0.2%,換算成年率(年化)為下降0.7%。報道介紹,這是日本GDP四個季度來首次呈現環比負增長。 觀察者網查詢發現,按照日本內閣府官網提供...
一季度營收創新高卻加速合併,吉利桂生悅:時間不等人 - 天天要聞

一季度營收創新高卻加速合併,吉利桂生悅:時間不等人

【文/觀察者網 張家棟 編輯/高莘】5月15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利汽車)正式發佈2025年一季度財報。 吉利汽車2025年一季度財報 吉利汽車財報截圖 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吉利汽車實現營收725億,同比增長25%;歸母凈利潤56.7億,同比增長264%,盈利能力顯著提升。同時,隨着新能源盈利能力的改善及規模效應釋...
萬億光伏市場新故事:澤潤新能成功登陸A股,募資開闢第二增長曲線 - 天天要聞

萬億光伏市場新故事:澤潤新能成功登陸A股,募資開闢第二增長曲線

(圖源:澤潤新能官網)在全球能源變革和「雙碳」宏大敘事下,光伏行業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力量,發展如火如荼,光伏裝機量持續攀升。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自2019年以來,全球太陽能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逐年增長,2024年新增裝機達553GW。伴隨光伏行業蓬勃,光伏組件接線盒作為關鍵零部件也迎旺盛需求隨產業鏈同步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