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央行行長回答多項社會關切問題
中國基金報記者 憶山
5月7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新聞發佈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出席發佈會,介紹「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介紹即將推出的一攬子貨幣政策措施後,圍繞貨幣政策、降准降息、資本市場支持工具等社會關切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回答。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主要有三點內涵
潘功勝指出,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主要有幾點內涵:
一是流動性充裕,社會融資條件比較寬鬆,包括社會融資規模、廣義貨幣供應量這些宏觀金融總量合理增長,社會綜合融資成本比較低。
二是政策實施需要相機抉擇,綜合評估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進行動態調整。
三是貨幣政策的取向,是一種對於狀態的描述,最近幾年人民銀行連續多次降准降息,貨幣政策的狀態是支持性的,總量也比較寬鬆。
將向金融市場提供
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
談到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潘功勝表示,這次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金融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
潘功勝指出,通過降准可以優化央行向銀行體系提供流動性的結構,降低銀行負債成本,增強銀行負債的穩定性。這次降准0.5個百分點以後,整體存款準備金率的平均水平將從原來的6.6%降低到6.2%。同時,階段性降低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從目前的5%降至0%。這兩類機構直接面向汽車消費、設備更新投資等領域提供金融支持,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後,將有效增強這兩類機構面向特定領域的信貸供給能力。
預計每年將節省居民公積金貸款利息支出
超過200億元
談到降低利率,潘功勝表示,這裡有三個內容:
一是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所謂政策利率,在央行政策體系中是指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目前水平是1.5%,這次下調到1.4%。經過市場化的利率傳導,預計將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隨之下行0.1個百分點。同時,我們也將通過利率自律機制引導商業銀行相應下調存款利率。
二是降低所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0.25個百分點,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一般指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的貸款,預計每年可節約銀行資金成本大概150億元至200億元,推動銀行加力支持經濟結構轉型。
三是降低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其中,五年期以上的首套房利率由2.85%降至2.6%,其他期限的利率同步調整,預計每年將節省居民公積金貸款利息支出超過200億元,有利於支持居民家庭剛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企穩。
將擴大工具規模、完善工具政策要素
或創設新的政策工具
在創設並加力實施系列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方面,潘功勝表示,將既有數量的增加,也有價格的優惠,以更好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牽引和帶動作用。
一是下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0.25個百分點。這次將支農支小再貸款、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保障性住房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利率從目前的1.75%下調到1.5%。同時,給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抵押補充貸款(psl)利率從目前的2.25%下調到2%。
二是設立5000億元的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當前,我國經濟政策的着力點在於擴大國內需求,大力提振消費,其中服務消費是消費升級擴容的重要着力點。為提升和改善服務消費供給,人民銀行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工具,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住宿餐飲、文體娛樂、教育等服務消費重點領域和養老產業的金融支持,並與財政及其他行業政策協同配合,更好地滿足群眾消費升級的需求。這項工具也是人民銀行支持提振消費的一項創新舉措,額度是5000億元。
三是將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從5000億元增加至8000億元。這項工具是2024年4月由人民銀行會同發改委、科技部等部門設立的,初始額度5000億元,有力地支持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及重點領域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這次我們將再貸款額度增加3000億元,增加到8000億元,支持「兩新」政策加力擴圍。
四是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3000億元。增加後人民銀行對金融機構的支農支小再貸款總額度將達到3萬億元,疊加本次再貸款利率下調,將會形成量價協同的效應,將進一步支持商業銀行擴大對涉農、小微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的貸款投放。
「未來,根據經濟金融運行情況和各項工具使用效果,還可以擴大工具規模、完善工具政策要素,或者創設新的政策工具。」潘功勝表示。
合併兩項資本市場支持工具額度
為匯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
潘功勝表示,去年人民銀行會同證監會、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創設了兩項支持資本市場的工具,首期額度分別是5000億元、3000億元,適應了市場需求,受到市場廣泛歡迎,起到了提振投資者信心、改善金融市場預期、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的重要作用。
在政策實施過程中,人民銀行會同證監會、金融監管總局不斷總結實踐經驗,結合各方建議,不斷優化工具的政策要素,提高政策的實施效率。
一是將兩項工具總額度8000億元合併使用,額度打通後兩個工具都可以用,有助於提升工具便利性、靈活性,更好滿足不同類型市場主體需求。
二是在互換便利方面,證監會將參與機構範圍由首批20家券商基金擴大到40家的備選機構池,質押品範圍納入了港股、限售股等,並指導金融基礎設施降低業務收費標準。
三是回購增持再貸款方面,將貸款最長期限由1年延長到3年,鼓勵銀行發放信用貸款,將上市公司回購增持股票的自有資金比例要求從30%下降到10%,同時人民銀行和國資委協商,將中國誠通控股和中國國新控股這兩個國有資本運營平台納入支持範圍,兩家公司已經宣布擬使用工具資金合計1800億元,用於增持上市公司股票。
此外,人民銀行堅定支持匯金公司在必要時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場指數基金,並向其提供充足的再貸款支持,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
創設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
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信心
在創設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方面,潘功勝表示,前期,人民銀行會同證監會、金融監管總局、科技部等部門,積極準備推出債券市場「科技板」,支持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股權投資機構這三類市場主體發行科技創新債券。同時,針對科技型企業、股權投資機構的特點,對科技創新債券的發行交易、信息披露、信用評級等制度安排進行了完善,健全了與科技創新融資特點相適應的配套規則體系。相關政策和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
目前看,市場各方響應非常積極,各類型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股權投資機構積極與人民銀行、證監會溝通,對接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的意願。初步統計,目前有近100家市場機構計劃發行超過3000億元的科技創新債券,預計後續還會有更多機構參與。
此外,為了支持股權投資機構在「科技板」發行長期限的債券融資,人民銀行會同證監會借鑒2018年設立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的經驗,創設了科技創新債券風險分擔工具。由人民銀行提供低成本的再貸款資金,可以購買科技創新債券,同時與地方政府、市場化增信機構一起,採取多樣化的增信措施,共同參與分擔債券投資人的違約損失風險,還可以有效降低股權投資機構的發債融資成本,支持其發行更長期限,比如8年期債券、10年期債券。
潘功勝表示,通過債券市場「科技板」和風險分擔工具這些具體政策安排,有利於進一步拓寬科技型企業和股權投資機構的融資渠道,也有利於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信心,帶動更多社會資本進入科技創新領域,推動私募股權融資市場與股票發行交易市場相互促進和良性循環。
加強規範不合理的、容易削減貨幣政策傳導的市場行為
潘功勝表示,人民銀行還將進一步完善貨幣政策框架,持續強化利率政策的執行和監督,對於一些不合理的、容易削減貨幣政策傳導的市場行為加強規範,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升資源配置效率。
編輯:江右
校對: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