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五洲特紙發佈了2024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76.56億元,同比增長17.4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62億元,同比增長33.20%。儘管公司在營收和凈利潤方面取得了顯著增長,但環比數據顯示,歸屬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分別下降了26.59%和31.06%,暴露出公司在經營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的潛在問題。
湖北新基地投產:短期效益顯著,長期挑戰待解
五洲特紙在2024年全力推進湖北新基地建設,pm11、pm15和pm16三條生產線在第三季度順利投產,報告期內工業包裝紙銷售31.68萬噸,實現銷售收入7.47億元。公司通過提前採購原材料、優化倉儲物流等措施,確保了新基地的順利投產和短期效益的實現。
然而,湖北新基地的長期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首先,新基地的產能釋放需要時間,短期內難以實現規模經濟效益。其次,原材料木漿價格波動較大,公司雖然在報告期內通過多元化採購渠道和動態庫存管理有效控制了成本,但未來仍需應對市場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
此外,新基地的環保和合規成本也不容忽視。報告期內,公司通過節能技術應用和設備改造降低了能源成本,但隨着環保法規的日益嚴格,公司在新基地的環保投入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對利潤率構成壓力。
成本管控:成效顯著,但可持續性存疑
五洲特紙在2024年通過原料成本管控、能源成本管控、生產製造成本管控、環保和合規成本管控、以及人工和物流成本管控五大方面,顯著提升了降本增效能力。報告期內,公司通過開拓多元化採購渠道、原料替代與配比優化、動態庫存管理等手段,有效控制了用漿成本。
在能源成本方面,江西基地和湖北基地實現能源自供,公司通過節能技術應用、設備改造、高能耗設備錯峰生產調度、部分化石能源替代、光伏自發自用等措施進一步降低能源成本。報告期內,江西基地通過使用最新技術的循環流化床鍋爐,熱轉換效率高,發電碳排放強度低,供電供熱成本低,截至2023年末,完成碳排放履約後還剩餘17.76萬噸碳排放權配額,於報告期內掛牌交易10萬噸,為公司帶來經濟效益993.92萬元(含稅)。
然而,成本管控的可持續性仍存疑。首先,原材料價格波動和能源成本上升是行業普遍面臨的挑戰,公司雖然在報告期內通過多種手段控制了成本,但未來仍需應對市場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其次,環保和合規成本的增加可能會對公司的成本管控構成壓力,特別是在新基地的建設和運營過程中。
資本結構優化:定向增發增強資金實力,但負債水平仍需關注
五洲特紙在2024年完成了定向增發股份,募集資金凈額為825,896,949.41元,並全部由實控人認購。此次定向增發有效解決了公司營運資金需求,提升了流動性水平,提高了抗風險能力,為公司未來業務的快速發展以及提高市場佔有率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
然而,公司的負債水平仍需關注。報告期內,公司通過定向增發優化了資本結構,降低了負債水平和財務成本,但隨着湖北基地項目的建設推進和產能的持續釋放,公司的資金需求不斷擴大。未來,公司仍需關注負債水平的變化,確保資本結構的穩健性,以應對市場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
此外,定向增發雖然增強了公司的資金實力,但也可能對股東權益構成稀釋。公司需在資金需求和股東權益之間找到平衡,確保股東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