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超市搶購潮:中國商品何以成為「救市」硬通貨

2025年04月05日19:13:04 財經 1797

2025年4月初,美國多地超市上演了一幕幕「中國商品爭奪戰」:貨架上的家電、日用品、食品被一掃而空,消費者甚至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囤貨攻略」。這場由美國加征關稅引發的搶購潮,不僅暴露了美國消費市場對中國商品的深度依賴,更揭示了貿易保護主義政策與全球化供應鏈之間的尖銳矛盾。

美國超市搶購潮:中國商品何以成為「救市」硬通貨 - 天天要聞

一、搶購潮的導火索:關稅政策與消費者恐慌

美國特朗普政府於2025年3月底宣布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國商品加征關稅,涵蓋電子產品、服裝、食品等多個領域。政策尚未正式落地,美國民眾已掀起「未雨綢繆」式囤貨熱潮。消費者擔憂,一旦關稅生效,商品價格將普遍上漲30%以上。

紐約市民約翰·史密斯的經歷頗具代表性:他輾轉多家商店,最終以「搶購最後一台中國品牌電視機」告終。社交媒體上,「如何囤積中國商品」的教程視頻播放量突破百萬,進一步放大了恐慌情緒。

美國超市搶購潮:中國商品何以成為「救市」硬通貨 - 天天要聞

二、中國商品的逆勢突圍:從「低價標籤」到「不可替代」

儘管美國政府試圖通過關稅削弱中國商品的競爭力,但現實卻走向了反面。美國消費者用行動投票,將中國商品推上「硬通貨」地位,其背後是多重因素的交織:

1. 性價比的絕對優勢

中國製造的「物美價廉」基因,在通脹壓力下被放大。例如,疫情期間中國即食麵因「便宜、耐囤、口味多樣」風靡美國;海信4K電視憑藉AI畫質優化功能,在高端市場與本土品牌分庭抗禮。

2. 供應鏈的深度綁定

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約60%的全球採購商品來自中國,其「天天低價」策略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即便面臨關稅壓力,短期內也難以找到替代來源。

3. 消費心理的轉變

美國消費者對中國商品的認知正從「低端代工」轉向「品質創新」。某款中國設計的「果盤」在亞馬遜上被追捧為「藝術品」,折射出文化認同與品牌價值的提升。

美國超市搶購潮:中國商品何以成為「救市」硬通貨 - 天天要聞

三、政策反噬:誰在為貿易壁壘買單?

這場搶購潮暴露了美國關稅政策的雙重困境:

- 消費者負擔加重

歷史數據顯示,2018年美國對華加征關稅後,消費者每月額外支出14億美元。此次政策若落地,普通家庭的生活成本將再度攀升。

- 企業陷入兩難

沃爾瑪、開市客等零售巨頭試圖通過施壓中國供應商降價轉嫁成本,但遭中國商務部約談警告。供應鏈斷裂風險下,企業不得不提前囤積一年庫存,進一步推高運營成本

- 經濟連鎖反應

美股在政策公布後兩日內蒸發47萬億美元市值,人民幣則逆勢上漲1000點。市場用腳投票,凸顯對貿易戰的悲觀預期。

美國超市搶購潮:中國商品何以成為「救市」硬通貨 - 天天要聞

四、深層啟示:全球化不可逆與共贏邏輯

這場搶購潮的本質,是全球化分工與單邊主義碰撞的縮影。美國試圖通過關稅保護本土產業,卻低估了中國商品在剛需領域的不可替代性。正如《華爾街日報》所言,「貿易保護主義未能削弱中國製造,反而讓美國消費者自食其果」。

未來挑戰與出路:

1. 供應鏈韌性建設:企業需平衡成本與風險,探索多元化採購,但短期內難以擺脫對中國製造的依賴。

2.多邊協商機制:中美企業共同呼籲通過技術合作、關稅豁免談判等方式分攤成本,而非單邊施壓。

3. 消費市場教育:中國品牌需持續提升技術含量與品牌形象,扭轉「低價傾銷」的刻板印象

美國超市搶購潮:中國商品何以成為「救市」硬通貨 - 天天要聞

結語:搶購潮背後的「真香定律」

當美國主婦將中國口紅加入購物車,當企業高管為搶購中國電視奔走,這場荒誕的搶購潮已超越商業範疇,成為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寓言。它證明:人為築牆終將困住自己,唯有開放合作方能破解困局。或許,美國超市空蕩的貨架,正是對貿易保護主義最辛辣的諷刺。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7月3日,2025養老金上漲最多的兩類人,看看有你嗎? - 天天要聞

7月3日,2025養老金上漲最多的兩類人,看看有你嗎?

2025年,養老金調整的消息再度成為廣大退休人員關注的焦點。隨着國家養老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每一次養老金調整都牽動着無數人的心。在這次調整中,有兩類人有望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他們的養老金漲幅可能會遠超平均水平,你的情況是否符合呢?一起來了解一
政策東風吹拂海洋經濟 概念股批量漲停 - 天天要聞

政策東風吹拂海洋經濟 概念股批量漲停

來源:證券時報 記者 陳見南7月2日,A股海洋經濟板塊大幅拉升,中證海洋經濟指數盤中最高上漲2.81%,收盤上漲1.65%。海洋經濟概念股掀起漲停潮,克萊特30%漲停,國聯水產20%漲停,大連重工、獐子島、亞星錨鏈、振華重工、巨力索具等10
我國創新葯獲批上市呈井噴效應 - 天天要聞

我國創新葯獲批上市呈井噴效應

2024年獲批數量達48種,今年上半年已近40種我國創新葯獲批上市呈井噴效應2024年我國葯企完成超90筆海外授權交易,總交易金額超500億美元近年來,江蘇省連雲港市加快發展以醫藥行業為主的新質生產力,醫藥創新步伐不斷加快,建立起強大的超過萬人的研發團隊,加速由技術輸入變為技術輸出,融入全球醫藥創新鏈。圖為連雲港高...
狂攬50億訂單,2300億白酒巨頭,挑戰茅台! - 天天要聞

狂攬50億訂單,2300億白酒巨頭,挑戰茅台!

周期下行,幾乎所有酒企都在承擔銷售壓力,隨着行業競爭加劇,小酒企可能會被淘汰,頭部酒企也受到影響,業績增速放緩。在這種情況下,能夠保持高成長難上加難。但山西汾酒2024年三季報中,卻出現了三個超預期的數據。第一,成長速度超預期。
美債雪球滾至36萬億,全球央行深陷美元陷阱 - 天天要聞

美債雪球滾至36萬億,全球央行深陷美元陷阱

——美國國債總額高達36萬億,到2025年年底可能突破40萬億大關。若將這些債務分擔到全球,平均每個人需要背負4500美元。這個龐大的債務雪球已經壓得美國財政喘不過氣,單每年的利息支付就要花費上10000億,相當於美國年度的軍費支出。
標普、納指再創新高!特斯拉漲近5%,市值大增3400億元!比特幣漲近4%,油價大漲、工業金屬普漲 - 天天要聞

標普、納指再創新高!特斯拉漲近5%,市值大增3400億元!比特幣漲近4%,油價大漲、工業金屬普漲

每經編輯:畢陸名美東時間周三(7月2日),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互現,截至收盤,納指漲0.94%,道指跌0.05%,標普500指數漲0.47%。科技股集體上漲,特斯拉漲近5%,甲骨文漲超5%,英偉達、蘋果漲超2%。熱門中概股漲跌互現,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漲0.06%。富時A50期指連續夜盤收漲0.13%,報13448點。周三紐約尾盤(周四北京時間...
丸美生物:創新驅動 向美妝科技企業戰略轉型 - 天天要聞

丸美生物:創新驅動 向美妝科技企業戰略轉型

來源:東方財富近期,丸美生物成功通過ISO56005《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能力》二級認證。丸美生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懷慶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公司將堅持以科技創新為發展引擎,致力於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美妝科技企業。
能源早新聞丨中國與沙特重大能源合作項目取得重要進展! - 天天要聞

能源早新聞丨中國與沙特重大能源合作項目取得重要進展!

新聞聚焦◐外交部:希望各方能夠相向而行,推動伊核問題重回政治解決的軌道。據央視新聞報道,7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在回答有關當前伊朗局勢的問題時,毛寧表示,近期中東爆發了嚴重的衝突,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是很清楚的。中方希望實現持續有效的停火,推動中東地區重回和平與穩定。關於伊朗核問題,這...
三名高管火速套現超千萬!萬辰集團股價閃崩9% - 天天要聞

三名高管火速套現超千萬!萬辰集團股價閃崩9%

7月2日,萬辰集團(300972.SZ)(下稱「萬辰」)股價開盤後一路下行,盤中一度跌超11%,截至收盤跌幅收窄至9.73%,報168.67元/股;總市值304億元,較上一日縮水約33億元。這一股價異動,或與前一日披露的高管減持公告有關。7月1日晚,萬辰發佈公告,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王麗卿、董事兼副總經理李博、副總經理王松,以集中競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