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3月26日訊(記者 段思琦)3月26日,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方首席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人口老齡化與養老金改革」分論壇上表示,人口老齡化和養老金改革是一個很大很複雜的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一些外圍的因素會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
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方首席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 中國網財經記者段思琦攝像
具體來說,周小川談及了三方面的外圍因素,涵蓋企業競爭力、個人對勞動的積極性,以及中央地方財政關係。
第一個是企業,周小川認為,因為養老金制度跟企業競爭力是很有關係的。「我們在研究養老金改革的時候,需要關注企業的聲音和企業競爭力方面的壓力,特別是在國際競爭加劇、國內經濟下行之際,壓力會變得更大。」
第二是個人勞動積極性。他舉例說明,家庭婦女的退休問題、年輕人會不會躺平。
「因為自己幹活掙的錢好多都交了,然後養老還得自己再預籌一部分,最後算起來干一份工作的可支配收入太少,容易影響個人的積極性。所以我們也要考慮從勞動者個人對養老金制度的影響,如果負面的東西太多,就會加大養老金改革的壓力,特別是在靈活就業逐漸擴大的背景下。」周小川說。
周小川表示,對個人來講,要想達到國際上70%的平均水平過得好一點,就得再補充自己的個人養老金,即參加第三支柱。如果這些資金不被挪用,還可以在特別年輕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個人養老金的投資方向,使投資回報更高一些。伴隨着老齡化,現在一代的年輕人需要對未來的養老做出預期和計劃,這也會是將來養老金改革的一個重要因素。
第三是中央地方財政關係。周小川表示,中央地方財政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經濟因素,可能會影響整個經濟可持續發展。養老金改革跟目前所面臨的中央地方財政關係,與其作為中國經濟健康化的重要內容有着內在的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