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又一家qfii踩雷財務造假公司,一向被認為是專業投資人的qfii怎麼了?《大眾證券報》記者注意到,3月3日至今,東方集團股價已有12個跌停,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對該股的持股市值因此蒸發了0.1081億元,而這,已經不是qfii第一次踩雷了。
摩根士丹利踩雷東方集團
3月16日晚間,東方集團披露,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經查明,2020年至2023年,東方集團通過虛假銷售業務虛增營業收入超過161億元,連續四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
東方集團股價因此出現連續跌停,二級市場顯示,從3月3日至今,東方集團股價已有12個跌停,國際投行摩根士丹利也沒能倖免。2024年四季度,摩根士丹利新進買入東方集團1092萬股股票,佔總股本的0.3%。因為此次「看走眼」,摩根士丹利對東方集團的持股市值從當時的0.19億元跌至0.0819億元,蒸發了0.108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東方集團於2024年6月22日就披露了《東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關於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告知書的公告》,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東方集團立案,但這並沒有引發摩根士丹利的警惕,相較而言,2024年一季度曾重倉東方集團的嘉實中證金融資產管理計劃卻及時撤離。僅此而言,外資機構似乎並沒有像傳說中那樣的比中資機構強。
不能對qfii盲目崇拜
踩雷財務造假公司,摩根士丹利並不是首例。
江蘇證監局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2017年至2022年,金通靈及其子公司連續6年虛增或虛減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摩根大通銀行在2022年年報中新進持有該股973.15萬股,為公司第八大流通股股東,也是僅有的一家進入前十大流通股股東的qfii機構。2016年至2022年,新野紡織(退市)共虛增利潤23.93億元,虛減利潤7.63億元;公司2022年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中,也有摩根大通銀行和瑞士聯合銀行集團的身影。
作為境外專業機構到境內投資的投資人,qfii一向被認為是長線投資者,選股注重估值和基本面,因此很多中小投資者會追隨qfii的腳步選股,但是,並不能對qfii盲目崇拜。上海證券基金評價中心的分析人士就告訴記者,有些公司的財務造假很難識別。qfii投資a股的時候,他們的投研本質上與國內的公募機構沒有顯著差別,甚至聘請的主要投研人員也是國內的,畢竟境外投資人對中國市場也不了解。
「上市公司造假屢見不鮮,但機構投資者也屢屢中招。這就給了機構一個教訓,調研不能馬虎了事,很多公司在建工程和預付賬款的項目成造假重點,需仔細分析實地調查。」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某教授告訴記者。也有分析人士稱,機構調研有時比較表面化,去上市公司一般會與董秘或證代會談,轉一轉廠區,他們一般不會質疑報表的真實性,事實上,確實也很少見到機構揭發上市公司造假的例子,這一點還不如媒體的輿論監督。
記者 王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