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校辦明星企業到瀕臨退市,交大昂立如何走向沒落?

2025年03月20日07:42:09 財經 1746

從校辦明星企業到瀕臨退市,交大昂立如何走向沒落? - 天天要聞

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0530)是中國資本市場中少見的歷經高校、民資、國資,再到民資多次控制權更迭的案例。從1997年成立至2023年瀕臨退市,其發展歷程揭示了股權結構動蕩、公司治理不完善與戰略轉型失敗的多重風險。

三次控制權更迭:從校辦到家族股權

1.交大系時期(1997–2008年):校辦企業的光環

1997年公司由上海交通大學組織成立,通過學校持股交大昂立持股工會以及交大南洋公司三個股東,控制交大昂立35%的股權。

​2001年上市時,上海交大通過交大南洋集團、上海茸茸實業等合計控制34.5%股權,仍然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2.中金投資時期(2009–2016年):資本入局,轉型失敗

​2009年中金投資集團通過收購上海交大南洋集團72%股權,間接控制交大昂立16.3%股份,成為實際控制人。注意,這裡的中金投資集團是由周傳有控制的一家民營企業,並非中金公司。

​周傳有控制公司後,在2010年提出「大健康+金融」戰略,但成效有限,2010–2015年保健品營收從2.8億元降至1.2億元,毛利率從65%跌至42%。2014年斥資3.2億元參股民營銀行項目,後因政策限制終止,計提損失0.8億元。

​最終,2016年交大南洋集團減持至8.9%,失去控制權。

3.​大眾交通時期(2017–2021年):股東內鬥,業績虧損

​2017年,大眾交通集團增持至22.65%,成為第一大股東。但業績並沒有得到好轉,虧損反而繼續擴大。2017–2020年累計虧損4.3億元,其中2018年因投資泰凌醫藥計提減值5.3億元。

​最終,2021年大眾交通減持至15.3%,退居第二大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再次變更。

​4.嵇敏系時期(2022年至今):家族集團、退市警告

​2022年,由嵇敏控制的四家公司,上海韻簡實業、上海飾傑裝飾、麗水新誠和麗水農幫增持交大昂立股份,嵇敏合計掌握交大昂立26.17%股權,超過大眾交通,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但公司財務狀況依舊沒有得到改善,2021-2023年連續三年虧損,股票代碼被掛ST,2024年半年報披露公司扭虧為盈,才得以摘牌。

​二、董事會治理困局:權力競爭白熱化

民營資本控制權反覆更迭並未帶來治理改善,反而加劇決策短視與制衡失效。

  1. ​2018年戰略轉型否決案

提案內容:大眾交通提議投資5億元建設智慧養老社區,預測年收入2億元。

​投票結果:董事會4票贊成、6票反對、1票棄權。

2018年,提出「交通+養老」轉型提案,但沒有通過董事會投票。

從校辦明星企業到瀕臨退市,交大昂立如何走向沒落? - 天天要聞

2018年交大昂立董事會結構

  1. 2023年罷免董事長案

​提案內容:指控嵇敏「未披露年報」及「違規解聘審計機構」,提出罷免嵇敏董事長職務。

投票結果:董事會3票贊成、4票反對。

投票影響:決議公布次日股價暴跌14%,市值單日蒸發1.7億元。

從校辦明星企業到瀕臨退市,交大昂立如何走向沒落? - 天天要聞

2023年交大昂立董事會結構

​2023年,董事會提出罷免嵇敏提案,但嵇敏已對董事會席位有所控制。首先,董事會人員中除了何俊以外,全部進行了更換,其次,嵇敏將董事會席位由11位縮減至7位,並且稽霖和嵇敏兄弟二人均進入了董事會,最終董事會以4:3否決罷免嵇敏提案。

從校辦明星企業到瀕臨退市,交大昂立如何走向沒落? - 天天要聞

​交大昂立的治理結構使控制權失衡,2018年儘管董事長為大眾交通系,但在董事會投票中,中金投資系更站優勢,因此戰略轉型提案未能通過。2023年嵇敏通過縮減董事會席位、安插家族成員來控制董事會,使罷免案未能通過。治理結構從多元制衡滑向家族集權,董事會決策從專業審議退化為實控人操控工具,疊加年報披露違規等亂象,最終引發股價單日暴跌14%,暴露民營資本無序爭奪下的治理失效。

三、治理失衡,業績衰敗

總體看交大昂立近25年的業績狀況,營業規模不升反降,盈利情況波動較大,其中2008年、2018年和2022年出現三次業績暴雷。

從校辦明星企業到瀕臨退市,交大昂立如何走向沒落? - 天天要聞

​1. 技術紅利期(1999–2007):安於現狀,沒有創新

依託「昂立一號」口服液的技術先發優勢,2001-2004年營收連續增長,但此後業績大幅回落。2006-2007年,營業收入有所回復,但是凈利潤出現下降,隨後2008年業績再次大幅下降,核心原因在於:

  • ​研發投入萎縮:2007年研發費用率0.8%,遠低於行業均值4%;
  • ​渠道僵化:過度依賴國有醫藥站體系,錯失商超、電商轉型窗口。

​2. 資本擴張期(2008–2017):投機性投資反噬主業

為突破增長瓶頸,公司轉向金融投資(興業證券)和醫藥併購(泰凌醫藥),但埋下暴雷隱患:

  • ​2008年巨虧:金融危機導致興業證券股價暴跌,投資浮虧2.1億元,凈利潤驟降-1.83億元;
  • ​跨界失控:2015年收購泰凌醫藥耗資4.2億元,但標的三年累計虧損3.8億元,形成「投資虧損+商譽減值」雙虧。
  • 2011–2016年累計研發費用0.69億元,僅為湯臣倍健同期的20.41%。

從校辦明星企業到瀕臨退市,交大昂立如何走向沒落? - 天天要聞

交大昂立和湯臣倍健研發投入對比(億元)

​3. 治理失衡期(2018–2023):強推醫養業務,業績潰敗

實控人更迭引發治理割裂,業務決策徹底偏離市場化邏輯:

​2018年轉型暴雷:強推醫養業務卻遭民非機構集體違約,疊加保健品收入同比下滑16.4%,凈利潤創-5.26億元歷史新低;

​2023年治理失衡:通過對董事會結構的變更導致董事會決策流於形式化。當年營業收入僅為2.96億元,同比降低21.5%。

四、總結

交大昂立從校辦明星企業淪為ST股,折射出控制權爭奪與戰略短視的治理困局。三次實控人更迭中,技術初心讓位資本投機,股東內鬥使董事會權力失衡,權力爭奪中使得業務發展受到嚴重影響,進而導致業績大幅下降。中金系的金融擴張、大眾系的養老潰敗到嵇敏系的家族集權,暴露的是民企治理重控制、輕治理的弊病。交大昂立的沒落,不僅是一家企業的失敗,更是中國資本市場治理缺陷的縮影。

從校辦明星企業到瀕臨退市,交大昂立如何走向沒落? - 天天要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臨港新片區:發佈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 - 天天要聞

臨港新片區:發佈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

5月9日,在臨港新片區數據跨境服務中心成立一周年活動上,再保險、國際航運、生物醫藥3個領域數據出境操作指引發佈。澎湃新聞記者獲悉,上述操作指引將配合相關領域負面清單使用。後續臨港新片區將圍繞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公募基金、證券、電池護照等領域,不斷拓展操作指引覆蓋度,更好解決企業實際需求,指導數據處理者...
背靠百億資本大佬,四川嘉道博文擬出資5.93億入主*ST長葯 - 天天要聞

背靠百億資本大佬,四川嘉道博文擬出資5.93億入主*ST長葯

微成都報道 歷時三個多月,*ST長葯(300391.SZ)意向投資方終於浮出水面。5月8日,*ST長葯發佈公告稱,公司和臨時管理人分別與產業投資人四川嘉道博文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嘉道博文」)等六家機構簽署重整投資協議。根據協議,投資人將通過「現金注資+資源導入」方式協助公司清償債務、恢復持續經營能力。在投資人中,...
4月外貿數據,公布了! - 天天要聞

4月外貿數據,公布了!

原創 劉博團隊對等關稅,到底對進出口產生了哪些影響?萬眾矚目的4月的外貿數據,今天公布了。今年1到4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14萬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8.39萬億元,增長7.5%;進口5.75萬億元,下降4.2%(均為人民幣)。下圖是中國(內地)跟主要國家和地區之間按照美元計算的外貿數據。大家更關心4月單月...
V觀財報|瑞豐光電收監管函 - 天天要聞

V觀財報|瑞豐光電收監管函

中新經緯5月9日電 深交所網站9日發佈關於對深圳市瑞豐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瑞豐光電」)及相關當事人的監管函。
庄士機構國際發盈警,預期年度股東應占虧損約5.8億港元至6.4億港元 - 天天要聞

庄士機構國際發盈警,預期年度股東應占虧損約5.8億港元至6.4億港元

智通財經APP訊,庄士機構國際(00367)發佈公告,本集團預期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取得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約5.8億港元至6.4億港元,而去年則取得虧損約9.32億港元。根據現時可取得的未經審核財務資料分析,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虧損乃主要由於確認本集團投資物業的公平值虧損;確認本集團待售物業以及位於中國的...
易點天下向118名激勵對象授予1088.125萬股限制性股票 - 天天要聞

易點天下向118名激勵對象授予1088.125萬股限制性股票

智通財經APP訊,易點天下(301171.SZ)發佈公告,公司審議通過了《關於調整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相關事項的議案》《關於向激勵對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議案》,確定限制性股票的授予日為2025年5月8日,向符合授予條件的118名激勵對象授予1088.125萬股限制性股票,授予價格12.28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