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據中國基金報,27日早盤,小米股價盤中一度漲超4%,這一強勢表現不僅刷新了小米集團股價的歷史紀錄,也使其創始人雷軍的財富水漲船高,一度超越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成為中國新首富。
但隨後,盤中又跌超8%,「首富」之爭懸念仍在。
據《福布斯》公布2024年「中國內地富豪榜」,鍾睒睒以508億美元繼續蟬聯中國內地首富,馬化騰468億美元位列第二,張一鳴排第三,財富456億美元,而雷軍在這一榜單中位列第十。
首富轉移背後
事實上,這場首富更迭的背後,映射着中國產業經濟從傳統消費向科技創新的深刻轉向。
過去三年,首富桂冠在消費領域的鍾睒睒(農夫山泉)、互聯網領域的張一鳴(位元組跳動)、馬化騰(騰訊)之間輪轉,而今,雷軍所代表的科技製造企業首次站上巔峰。
環球網科技報道,此前的26日,小米集團的股價一路上漲,最高報56.8港元,總市值突破1.4萬億港元,曾創下了歷史新高。
從2022年10月的股價低點8.31港元至今,小米集團的股價累計漲幅超過了570%。
報道分析,此次市值突破的背後有多重原因:小米汽車項目取得了顯著進展,特別是su7車型的成功交付;小米在高端手機市場的份額不斷提升;同時,香港股市整體向好的環境也為其市值的增長提供了有利條件。此外,小米還推出了全新的智能駕駛系統had,進一步增強了市場對其技術實力的信心。
小米汽車2月1日披露的交付數據顯示,2025年1月,小米su7交付量再次超過20000台。目前已連續4個月交付量超2萬,2025年全年交付目標30萬台。
此外,據小米官方顯示,2月27日晚7點,小米將召開新品發佈會,小米15ultra和小米su7ultra兩款新品將亮相。天風證券認為,小米未來在品牌升級和出海加速的推動下,有望延續手機份額提升。汽車業務有望延續su7熱銷趨勢,並在全球化路徑下加速出海。
首富易主從來不只是財富數字的遊戲。
當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首超日本成為全球第一,當新三樣取老三樣成為出口主力,雷軍與小米汽車的崛起,恰是這場產業變革最具象的註腳。
雷軍的財富版圖有多大?
據新京報報道,雷軍的財富版圖囊括超過210家公司,包括90多家智能硬件公司;其所投項目有的收益達千倍。
小米之前,雷軍為外界熟知的身份是金山軟件股份有限公司ceo;2007年,他為之工作了16年的金山終於實現上市,當年雷軍38歲。
在2010年四十不惑之際,他抱着「最後一次創業」的心態創立了小米。
其中一塊不容忽視的,就是近年來小米力圖打造的「生態鏈企業」。招商證券梳理,截至2018年2月底,小米累計對外投資達到了199筆,集中於智能硬件(46筆)、文化娛樂(32筆)和遊戲服務(21筆)等領域,全面布局了iot(物聯網)。
而招股書顯示,小米投資或孵化超過210家公司,包括90多家專註於發展智能硬件以加強小米生態系統的公司。
此外,雷軍還與許達來創立了順為資本。官網信息稱,順為資本創立於2011年,管理三隻合計17.5億美元的美元基金和兩隻20億元的人民幣基金。
在其「投資案例」一欄中可以看到,順為的投資案例已多達52家,覆蓋智能硬件、在線教育、電子商務、互聯網金融等多個板塊。
(時代財經傅一波綜合自中國基金報、新京報、南方財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