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弗雷迪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節後過去一周,A股交投情緒正濃。
今天又是接近4000家上漲,成交額再度站上1.5萬億,大盤穩住了3300。
AI及相關產業的爆發奠定了行情基礎。DeepSeek和宇樹機械人的出圈,對國產AI和機械人產業鏈不只是一次鼓舞,而意味着未來更多的投資機會,將會出現在國內公司身上。
中證機械人指數近一月收益率達到了20.85%,遠遠高於滬深300(2.54%),其中上周漲幅達到了10.43%,假期回來後表現依舊強勢。

當下的人形機械人,處在哪個階段?
我們應該如何跟蹤,才能享受這個行業的成長紅利?
01
多輪大漲,產業邁入新階段
人形機械人板塊從概念發酵迄今,已經歷過多輪大漲,行情具有較好的持續性。
首次大漲發生於 2021 年馬斯克在 AI Day 上公布人形機械人設計方案,行情累積接近5個月,累計漲幅約 30%。接着, 2022 年 5月至 8 月,市場對特斯拉 AI Day有所預期 ,後Optimus首次亮相,累計漲幅約 70%。
第三次人形機械人行情來自於 AI 催化,GPT、RT-1、PaLM-E 等大模型發佈打通人形機械人邁向智能的重要一步,23 年初至 4 月累計漲幅 20%。之後, Optimus 的升級迭代,在行動能力和擬人化程度上的升級帶動機械人板塊繼續上沖。
而最近一波行情,首先發酵自去年11月華為機械人入局,賽力斯發佈機械人工程師招聘,疊加美國大選特朗普上台帶動 T 鏈機械人預期。
接着,到了春節前夕,DeepSeek和宇樹機械人的雙雙出圈,證明了我國在AI大模型和人形機械人領域的發展速度之快。並且概念互相強化,因為人形機械人正是大模型和端到端算法落地的絕佳場景。

在資本市場,人形機械人的投資想像空間經常被拿去和過去的電動車行情進行類比。從概念發酵,到放量初期,再到銷量爆發的階段,國產電動車板塊在A 股市場也走過接近10年時間,賽道股的階段漲幅最高可以達到十幾倍。

2024年,國內外主機廠圍繞關節、靈巧手方案、算法訓練等快速迭代,運動和認知能力大幅提升。同時,互聯網領軍企業,生態巨頭,車廠主機廠的紛紛入局有望加速人形機械人在應用場景里的商業化。
隨着絲杠、靈巧手、傳感器等產業鏈迭代加速,大規模量產線的加速研發和投入使用,生產成本開始走向大幅度下降的通道。
要和電動車領域進行比較,那麼當下的人形機械人,和2012-2014年的電動車,其實都處在放量初期的階段。
但不同點在於,推動電動車發展的主要助力來自政策扶持,而除了政策以外,人形機械人所強調的通用性是商業化應用的基礎,既要求高質量的訓練數據輸入,又需要AI大模型不斷地迭代,讓機械人大腦更加智能。
譬如去年,我們見到許多機械人已經走入工廠參與搬運等簡單重複性勞動,在這類場景里的滲透對於降低製造業人工成本具有顯著價值。

(數百台Digit機械人進入物流倉庫從事搬運工作;Agility Robotics)
在C端,優必選、宇樹、樂聚、智元、傅里葉等國內機械人廠商於2024年均發佈了最新機型,在尺寸、自由度等參數上持續迭代。
其中,如宇樹機械人G1已經開始量產,由華為開源鴻蒙賦能的樂聚機械人落地首條生產線,眾擎機械人預計今年生產規模在1000台左右。
這些動作,都證明了人形機械人開始進入量產+商業驗證階段,圍繞這些主機廠建立人形機械人產業鏈體系,為2027年邁入一般商業化場景奠定基礎。
目前,各項製造業生產的半自動化環節是人形機械人整機應用兌現度最高的場景,隨着模型泛化能力的提升,C端應用將為人形機械人打開更加廣闊的空間。
根據Morgan Stanley預測,到2050年,中國人形機械人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萬億人民幣,對應約5900萬台機械人。

由於具備汽車產業鏈和工控產業鏈基礎,降本提速使得應用部署性價比提升,且國產機械人與特斯拉Optimus的代際差只有短短兩年。
照目前來看,機械人的初期放量階段或遠遠快於同時期的電動車。
02
如何布局?
過去人形機械人板塊在A股,屬於沾邊即漲,但經過產業鏈的構建完善,賽道各個環節的優質企業已經嶄露頭角,隨着市場空間逐步打開,技術方案同時迭代,業績有放量潛力的個股,其市值想像空間也是足夠的。
早前就有政策目標明確指出,到 2025 年,人形機械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確保核心部組件安全有效供給。
到 2027 年,人形機械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目前,人形機械人賽道投資,正在圍繞供應鏈生態、價值量大小、技術方案差異化三個方向演繹。
首先是龍頭供應鏈,特斯拉人形機械人進展最確定,產品性能軟硬件最優,放量最早,特斯拉供應鏈彈性最大。
近期傳出消息,特斯拉計劃今年製造約幾千到一萬台機械人,對應V1產線1000台/月,預計明年年中推出V2產線,對應1萬台/月產能,計劃在 2026 年下半年開始對外交付 Optimus。
當前量產方案尚未完全定型,意味着還有大批量定點有望落定,並且有望在明年上半年迎來第三代。除了拓普集團、三花智控已基本確定進入T鏈,靈巧手的第一批供應商—鳴志電器,還包括有望進入第二批靈巧手電機供應鏈的兆威機電。
市場交易現在基本圍繞一些知名主機廠的近態,譬如華為、宇樹、Figure AI,深挖他們代表不同關鍵部位的供應商,這些主機廠未來還有可能爆發巨大動作。
近日,北美人形機械人公司Figure宣布終止與openai合作協議,因其在完全自主研發的端到端機器AI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預計在近月將展示一系列重要創新。
春節期間,該公司宣布簽約了繼寶馬之後的第二個商業化客戶,且是美國最大的公司之一,並預計在未來4年內,這些客戶將帶來10萬台需求。國產供應鏈里,與Figure有合作、送樣或接觸的公司就包括:旭升集團、鳴志電器、綠的諧波、兆威機電、領益智造等。
接着,隨着人形機械人產業鏈逐步完善,市場對於不同環節價值量、壁壘和國產替代效率上有所認知。
從環節價值量來分析,靈巧手(佔比約 32%)>絲杠(18%)>微型電機(18%)>減速器(12%)>力傳感器(7%)≈無框電機(7%);而根據壁壘,靈巧手>行星滾柱絲杠>六維力矩傳感器>諧波減速器>微型電機>無框電機。
國內企業綠的諧波率先在國內實現了諧波減速器的產業化和規模化,打破了日企哈默納科的壟斷。根據工鏈匯,2022 年綠的諧波銷售額市佔率 26%,僅次於哈默納科(38%),如果後者產能擴張速度不及預期,那麼國產企業將在特斯拉Optimus量產中獲得更大份額。

其次,多家主機廠商的設計方案有着明顯差異性,技術路線尚未完全確定下來,存在持續迭代的增量機會。
靈巧手對於提高人形機械人柔性意義重大,有三種主流的傳動方式,其中連桿傳動精度較高,但因其對電機要求較高且相對笨重,各家也在積極研發蝸輪蝸桿、腱繩方案,目前仍未收斂。
目前推出的產品大多為12個自由度,Optimus Gen3在Gen2的基礎之上,單手自由度增加至22個,手指精巧度再度提升至新高度,電機數量由6個提升至13-17個,單手絲桿增加至17根。電機和絲桿數量的增加帶來了顯著的價值量提升。

03
尾聲
對於投資者來說,如何像過去享受新能源電動車紅利一樣,趕上這波迅速上升的人形機械人紅利期呢?
對於機械人這個高精尖的行業,看起來離我們很遙遠,但就算沒有股票賬戶,投資者也能參與其中,比如中歐中證機械人指數發起式基金(A類:020255;C類:020256)就是一個低門檻的投資工具,其追蹤中證機械人指數,全面覆蓋機械人產業鏈上游(減速器、伺服系統、控制器等)、中游(本體)以及下游(機械人集成及應用)。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季度末,該基金規模8.57億元,是場外機械人指數規模最大的被動指數型基金。
根據同花順,中歐中證機械人指數發起式基金 A 自 2024年1月17日成立至2025年2月7日,收益率為38.06% ,其基準收益率為35.73%,同期滬深300收益率為20.55%。也就是說,這隻基金跑贏市場,在追求機械人板塊整體收益的同時,還獲得了超額收益。
人形機械人產業依然處在早期階段,未來的成長性、確定性都很高,可以肯定的是,這條賽道未來創造商業價值和投資價值的能力依然很強勁。認清產業階段趨勢,才不容易被各種噪音震「下車」,儘可能多地享受賽道發展紅利。(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