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號,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美國《政治報》刊文預測2025年「黑天鵝事件」。
所謂「黑天鵝」一般是指那些出乎意料發生的小概率事件,一旦發生影響足以顛覆以往任何經驗,具有不可預測性。
在美國媒體的「黑天鵝」事件預測中,就提到了中美關係的發展問題。
那就是中美將進行談判並取得結果,美媒特別提到,與特朗普第一個任期內,中美之間的較量不同。
現在的中美貿易根本分歧較少,雙方接觸的機會較多。
此外,由於美國的優先事項發生變化,特朗普想要結束俄烏衝突,因此,中美很有可能跟普京合作,達成一項三方都能接受的和平協議。
換言之,也就是特朗普可能跟中國合作,推動解決烏克蘭危機。
客觀來講,美國媒體預測的這個2025年中美「黑天鵝」事件,還是比較有意思的,因為一般來說,我們都會將「黑天鵝」事件歸納於高風險事件,也就是一旦發生了,可能出現各種意外等等。
但此次美國媒體的預測,卻主要凸顯其「不可預測性、不太可能的事件」。
客觀來講,這種歸納確實沒有問題。
因為從現實情況來看,特朗普上台後,中美進行談判並取得結果的可能性,確實並不大。
當然,需要說明的是,美媒所指的這個中美談判並取得結果,應該不是指某一個小領域的中美競爭,而是泛指中美整體競爭。
說得具體點,我們可以將其視為特朗普打壓中國的野心。
因此,從現實情況來看,要想特朗普放棄敵視中國,在大方向上跟中國談判並達成妥協,這實際上是非常難的。
所以,美媒說中美如果在2025年進行談判並取得結果,是一件黑天鵝事件,確實沒有任何問題。
因為大家實際上都不對這種結果抱有什麼太大希望,畢竟特朗普這個人雖然喜歡做交易,但以美國國內反華的輿論氛圍來看,特朗普的交易只會是要求中國做出巨大讓步,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更進一步來說,這種情況哪怕能發生,但也應該是中美進行了一段時間之後的博弈才會發生,
比如特朗普這個人雖然最終有可能認清現實,但肯定是需要經過碰壁的,也就是在中美經過幾輪交鋒之後,逐漸開始認清現實。
因此,這種結果哪怕發生了,應該也很難在2025年發生。
值得一提的是,美媒預測的黑天鵝清單中,還包括俄羅斯、美國、伊朗和以色列之間關於伊朗核武器的秘密協議。
而這件事發生的可能性,也確實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