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股市波動明顯,而有一支傳感器股票受到股市異常熱捧,出現連續4天4個漲停板,這就是柯力傳感。
據股市數據顯示,自12月4號開始,柯力傳感午前一度漲停,但午後開盤後回落,此後,5日、6日、9日、10日(今天)連續4個交易日均10%漲停,實屬罕見。
傳感器專家網
https://www.sensorexpert.com.cn
專註於傳感器技術領域,致力於對全球前沿市場動態、技術趨勢與產品選型進行專業垂直的服務,是國內領先的傳感器產品查詢與媒體信息服務平台。基於傳感器產品與技術,對廣大電子製造從業者與傳感器製造者提供精準的匹配與對接
五個交易日內,柯力傳感股票暴漲51.22%,達到80.10元/股,總市值達225.61億元,股價、市值均刷新柯力傳感上市以來歷史最高值。
▲來源:百度股市通
多日的連續漲停,讓柯力傳感不得不發佈股票交易異常波動的公告,公告顯示,截止12月6日,公司TTM市盈率達到64.41倍,處於利市最高水平。
柯力傳感亦澄清,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重大信息。
查詢柯力傳感歷史數據發現,從今年9月份以來,柯力傳感股市表現強勁,9月份前柯力股份股票維持在25元/股左右,如今80元/股,短短兩個多月暴漲了220%。
▲柯力傳感歷史市值,來源:億牛
為什麼柯力傳感如此受到資本青睞?
中國力傳感器龍頭企業,人形機械人受熱捧,六維力傳感器產品送測華為!
資料顯示,柯力傳感成立於2002年,主要研製和生產各類物理量傳感器、稱重儀錶、電子稱重系統、工業物聯網系統成套設備。
柯力傳感是全球最大鋼製傳感器生產企業,國內稱重元件銷量最大的企業,是中國稱重傳感器領域最大的公司,從 2011 年至今,連續 14 年保持力學傳感器國內市場佔有率第一。
相關分析稱,作為中國力傳感器龍頭企業,柯力傳感受資本市場熱捧,主要得益於這兩年人形機械人概念的持續走強。
作為人形機械人的「五官」,人形機械人需要用到多種傳感器,其中,機械人觸覺感知關鍵傳感器主要有六維力傳感器和柔性傳感器,六維力傳感器為力傳感皇冠明珠,國內多維力傳感器國產化率不足20%,壓阻式柔性傳感器是機械人仿生人類柔性皮膚商業化首選。
從目前來看,人形機械人要追求精確的力量控制,進行「靈巧手」等精細化操作,六維力矩傳感器不可或缺。
從技術上來看,稱重傳感器與六維力傳感器等同屬力傳感器領域,底層技術具有想通性,柯力傳感在過往積累了大量力傳感器的工程經驗和技術儲備,有利於六維力傳感器的研發。
早在2023年11月9日,有投資者在上交所互動平台向柯力傳感提問:「公司的六維力傳感器是否可以應用於人形機械人?」
彼時,柯力傳感表示,其應用於機械人相關領域的多維力傳感器產品目前大部分處於小批量試製階段,研發周期存在不確定性,且六維力產品2019年-2021年累計銷售金額為34250元,該產品2022年未產生銷售收入,該產品對公司2023年主營業務收入不產生任何影響。
此後,柯力傳感顯然加大了六維力傳感器產品的研發力度,一年後的現在,2024年11月19日,柯力傳感在投資者回復平台稱,公司六維力傳感器已於9月給華為送樣,客戶樣品測試順利,近期將完成驗收。
柯力傳感在六維力傳感器產品的研發進展,以及進入華為機械人產業鏈的情況,成為投資者關心的熱門焦點,在12月2日舉行的柯力傳感2024 年第三季度業績說明會,六維力傳感器產品相關問題被頻頻提問。
公告中,柯力傳感稱,其六維力傳感器產品已給多家國內的工業 機械人、協作機械人、人形機械人客戶送樣。相比國內其他六維力傳感器廠商,柯力傳感具有先發優勢:
六維力傳感器用到的技術路線、工藝、ADC 採集都屬於柯力擅 長的力學傳感器技術,柯力有着非常成熟的技術基礎和健全的研發團隊。同時公司從應變計、彈性體、採集模塊、封裝測試,均有自主化設計和生產能力,可大幅度控制產品成本、質量、定製開發周期,並有力學傳感器全自動化生產經驗。按照柯力過去近三十年的發展經驗,隨着力學傳感器產業升級及規模化生產,相 比於競企,柯力在大規模量產上具有較大優勢,且量越大,優勢越明顯。
建朋友圈,30億元加碼,華為加碼人形機械人布局,多個傳感器公司漲停!
近期,華為加大了人形機械人的投入力度。
11月15日,華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宣布正式運營,同日,華為與樂聚機械人、大族機械人、拓斯達、中堅科技、中軟國際、禾川人形機械人、兆威機電等16家企業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建立人形機械人產業「朋友圈」。
12月3日,華為對其全資持股的機械人企業——東莞極目機器有限公司,增資30餘億元,註冊資本從8.7億人民幣增至38.9億人民幣,增幅約347%。
官網介紹稱,極目機器以雙目視覺感知和AI自主控制為核心技術,研發和製造適用於戶外複雜環境的智能機械人。
華為在機械人產業的加速布局,向市場釋放了積極的信號,成為本輪柯力傳感股票連續漲停的導火索。
受人形機械人概念影響,傳感器作為人形機械人核心器件,除柯力傳感外,同日亦有多家傳感器企業漲幅驚人。
其中,漢威科技、森霸傳感20cm漲停,敏芯股份漲超13%。
漢威科技漲19.98%,報25.10元/股,市值82.19億元。
漢威科技是中國氣體傳感器龍頭企業,是國內最早從事氣體傳感器研究、生產的廠家之一,其公司產品佔國內氣體傳感器市場數量的70%,穩居國內氣體傳感器領域龍頭地位。
在機械人領域,漢威科技旗下能斯達電子,專註於柔性微納傳感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是國內少數柔性傳感器產業化水平較高的企業,具有國際領先水平,在人形機械人的電子皮膚中具有重要應用。
森霸傳感漲19.98%,報13.03元/股,市值36.84億元。
森霸傳感是一家集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及服務於一體的專業的光電傳感器供應商,主要產品包括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系列和可見光傳感器系列兩大類。
森霸傳感12月2日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其火焰探測紅外傳感器可應用於消防機械人,其他人形機械人、飛行器上目前暫無應用。
敏芯股份漲13.7%,報67.48元/股,市值37.78億元。
敏芯股份是中國A股MEMS芯片第一股,敏芯股份主導構建了中國MEMS產業鏈,被讚譽為產業拓荒者。
當前,敏芯股份是中國第一、全球第三的MEMS硅麥克風傳感器芯片生產商,敏芯股份連續多年入選「中國半導體MEMS十強企業」榜單。
隨着人形機械人、AI等新技術的普及,用於獲取聲音感知的硅麥克風傳感器需求激增。
構建傳感器森林,柯力傳感的發展之路
12月7日,柯力傳感官方公眾號稱,其完成了對瀋陽東大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的戰略投資,東大傳感正式成為柯力傳感的控股子公司。
東大傳感前身為東北大學傳感器廠,1999年改製為瀋陽東大傳感技術有限公司,企業創始人王魁漢教授作為國家溫度傳感器領域資深專家,曾多次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編製。東大傳感的核心產品為高溫及強腐蝕等嚴苛環境專用溫度傳感器,目前擁有32項專利,生產的高端傳感器已替代數十種進口產品。
在新聞稿中,柯力傳感提到:
近年來,柯力傳感以多物理量融合傳感器為目標,在智能工業測控與計量、智慧物流設備、能源環境設備測量、機械人傳感器等領域構建傳感器森林。此次戰略投資東大傳感,不僅是兩家公司合作的起點,也是雙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重要戰略決策。通過這一舉措,柯力傳感能夠進一步擴大其在智能製造領域的影響力,同時也為瀋陽東大傳感提供了一個更大的舞台。
構建傳感器森林,是柯力傳感近年來的重要發展戰略,並已取得一定成效。事實上,對東大傳感投資,是今年柯力傳感的多個投資事件之一。
12月4日,柯力傳感與國內知名私募基金時代伯樂以及寧波市江北區國資共同組建的寧波傳感谷創業投資基金,完成了對深圳市德壹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數千萬投資。德壹醫療是一家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醫療機械人企業,在3D視覺算法、六維力控算法、人體穴位智能識別、醫學理療等方面掌握核心技術,完成了一套高效精準的AI機械人理療解決方案。
在2024年上半年,柯力傳感通過「再投資」方式先後控股了寧波知行物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飛軒傳感器技術有限公司,進一步加大了在智慧庫房領域和電流傳感器領域的投資力度,深耕細分賽道。
並完成了對蘇州禹山傳感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國內領先的水質傳感器公司)的投前盡調及相關工作,並於 8 月完成交割,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同時,公司與寧波米德方格半導體技術有限 公司簽訂投資協議,後者將為柯力傳感母子公司提供高質量、高性價比的「國產替代」芯片。
據柯力傳感2024年半年度報告介紹,機械人力學等領域將是其主投方向之一:
公司遵循產業投資上下游及「主業聚焦、三觀一致、可進可退、資源共享、估值 合理」五項原則,沿着機械人力學、觸覺、視覺、慣導傳感器的主投方向,順着氣體、溫濕度、 MEMS、壓力、扭矩等多種物理量傳感器融合的方向,行走於智慧物流、自控設備、智能檢測等物 聯網裝備道路,結合機械人產品平台和算法解耦、協議軟件等技術平台進行投資布局。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目前柯力傳感對外投資事件達44筆,遠超普通企業對外投資事件數目。僅2023年,柯力傳感完成對11家企業的投資併購,使用自有資金超5億元。
據柯力傳感2023年度報告顯示,在2024年柯力傳感仍將圍繞傳感器產業鏈進行高頻併購、投融資,力爭完成8-10個項目——這與2023年投融資項目相當:
2024 年,繼續以傳感器、自動化設備、工業物聯網、平台型企業為主攻方向,全年力爭完成 8-10 個投資併購、參股項目,加速推動多物理量傳感器戰略真實落地。加快落地與國內一流頭部私募基金的合作,成立傳感器專項基金,提高對外投資質量。
資料顯示,柯力傳感通過自研和外延式投資併購的方式,布局力學、電量、光纖測溫、氣體、流量、光幕等十多種傳感器,已初步具備了傳感器森林的基礎。
目前,柯力傳感併購、投融資的傳感器產業鏈企業,既包括了深圳灣測技術(光電傳感器,成立於2020年)、點聯傳感(CMOS激光測量傳感器,成立於2022年)等初創傳感器企業,也涵蓋了馳誠電氣這樣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氣體檢測領先企業。
據此前柯力集團董事長柯建東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
「希望通過5到10年的努力,傳感器、工業物聯網領域能夠湧現出柯力的第二家甚至第三家上市公司,這些公司構成一個柯力生態圈,為柯力集團的發展提供良性循環。」
結語
隨着華為、特斯拉等行業領導者在人形機械人領域的加碼投入,人形機械人領域的投融資在2024你那迎來了又一次高峰。
人形機械人中,需要用到圖像傳感器、紅外傳感器、慣性傳感器、硅麥克風、力/觸覺傳感器等眾多傳感器產品,賦予機械人「五官」感知,是機械人不可或缺且價值含量、技術含量極高的核心零部件
人形機械人爆發,傳感器成香餑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