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UNCTAD)發佈《全球貿易最新動態》顯示,2024年全球貿易額預計將達到33萬億美元的歷史新高,這一數字相較於去年增加了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率達到了3.3%,表明全球貿易面對諸多挑戰依然展現出強勁韌性。
不過該報告也警示,貿易摩擦擴大的風險和持續的地緣政治挑戰給2025年的前景帶來了不確定性。
UNCTAD秘書長格林斯潘表示,貿易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基石,發展中經濟體應當抓住當前有利窗口,通過貿易多元化和投資高價值領域來降低風險、應對挑戰。她呼籲各國採取協調措施,加強與全球市場的聯繫,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以更好地應對日益複雜的國際形勢。

服務貿易成為主驅動力
UNCTAD表示,2024年服務貿易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主要驅動因素,高達7%的增長速度佔據了全球貿易增長份額的一半以上。相比之下,商品貿易的增長速度僅為2%,尚未恢復至2022年的最高水平。
報告顯示,發展中經濟體在2024年面臨增長放緩的壓力。第三季度,其進口額同比下降1%,南南貿易同樣萎縮1%。相比之下,發達經濟體則表現出更為穩健的態勢,第三季度進口增長3%,出口增長2%,成為推動當季貿易增長的中堅力量。
其中,日本錄得最強勁的商品出口季度增長率(5%)和最高的服務出口年度增長率(13%)。美國的商品進口按季和按年均增長4%,出口按年增長2%,按季增長1%。歐盟的服務貿易保持強勁增長,預計全年進出口都將保持正增長。
相比之下,印度本季度貨物進口下降1%,貨物出口下降3%,但服務進口和出口均增長1%。全年貨物進口增長4%,出口增長2%。東亞貿易停滯不前,本季度進口沒有增長,出口僅增長1%。
儘管如此,發展中經濟體在高增長領域仍不乏亮點與機遇。信息與通信技術行業和服裝貿易在第三季度分別增長13%和14%,展現了發展中經濟體的多元化發展趨勢和進入高附加值行業的潛力。同時,全球經濟相對穩定的增長態勢以及通脹壓力的緩解,為2025年貿易韌性的進一步增強奠定了堅實基礎。
從行業方面看,儘管信息與通信技術、服裝等行業展現出蓬勃的增長勢頭,但傳統行業卻承受着下行壓力。
比如,本季度通信設備貿易增長了13%,大大超過了該行業1%的微弱年增長率;辦公設備進出口本季度增長13%,與該行業全年15%的強勁增長保持一致;服裝行業本季度貿易額強勁增長14%,與5%的年度降幅形成鮮明對比。
與之相比,能源貿易在今年第三季度下降2%,全年下滑7%。金屬貿易無論是同比還是季度環比,均下降了3%。汽車貿易在第三季度下滑3%,但預計全年仍將實現4%的溫和增長。
2025年貿易的潛在風險
UNCTAD在報告強調,對於發展中經濟體而言,2025年是通過戰略轉型提升競爭力的關鍵節點。穩定的經濟環境為貿易結構的優化提供了有力支撐,而如何充分利用這一契機,將決定未來全球貿易格局中的發展軌跡。
同時,UNCTAD警示,貿易摩擦風險和持續的地緣政治挑戰給2025年帶來了不確定性。
具體而言,2025年的貿易前景因美國潛在的政策轉變而蒙上陰影,包括可能擾亂全球價值鏈並影響主要貿易夥伴的更廣泛的關稅。
UNCTAD表示,此類措施有可能引發報復和連鎖反應,影響整個供應鏈上的產業和經濟。即使僅僅是關稅威脅也會造成不可預測性,削弱貿易、投資和經濟增長。
此外,UNCTAD還表示,最容易受到美國貿易政策變化影響的國家可能是那些與美國有大量貿易順差且關稅壁壘較高的國家。其他有貿易順差的國家,如加拿大(700億美元)、日本(700億美元)、墨西哥(1500億美元)和韓國(500億美元),儘管對美國進口徵收相對較低的關稅或與美國簽訂了貿易協定,但也可能面臨一些風險。
UNCTAD還提到,美元的不確定走勢和美國宏觀經濟政策的變化,也增加了各方對全球貿易的擔憂。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