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文章分析了科技方面3個硬邏輯板塊,分別是勞動力機械人、大飛機和綠色能源(如可控核聚變、輸能、儲能、用能終端),這些板塊在未來、特別是經濟擴張期會更好,10年不止的利好。
但是目前經濟預期還不好,內外環境也不好,那會有哪些板塊有比較明確預期呢?11月27日看到了3個,分別是物流、食品飲料和旅遊酒店,圖1,今天來進一步闡釋一下。
11月27日看到3個強勢板塊
為什麼當時覺得這3個看的過眼?看圖2,食品飲料板塊疊加上證指數,當時已然強勢。11月7日時候板塊已經突破10月8日大綠柱高點,上證沒有;11月26日,板塊已經收復11月22日綠柱,上證沒有。所以11月27日清晨文章中就點到了,其他兩個類似。
11月27日食品飲料板塊已然強勢
不光如此,11月27日下午,看到機會來臨,又發了提示,圖3;目前效果已經兌現,圖4。
11月27日下午提示機會來臨
11月29日板塊大漲
那麼食品飲料板塊為何強勢?背後的邏輯其實是口紅效應,圖5。簡單說,人生就是衣食住行用,理解成房、車、吃、穿、娛樂吧。房子現在的情況大家都知道,不買房子的余錢,吃點兒喝點兒不是很正常嘛?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同樣的,買點衣服不是也可以多些?現在是不是很多買賣都是網絡購物?那物流業績是不是確定性比較好,紙殼子包裝是不是需求多?那不買房了,旅遊一下是不是挺好?
口紅效應內涵
那有人會說,還有本來就沒錢買房的人啊。有啊,他們可以不對旅遊產生增量,那他們怎麼娛樂了?玩兒手機唄。玩兒手機幹啥?今日頭條、抖音、快手、小紅書…有概念板塊就利好概念板塊,沒有的話是不是可以算入文化傳媒?
給朋友說造紙和文化傳媒,他確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