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還在酣睡,就被澆了一盆冷水!
10月29日突現「跳水」,儘管早盤130隻個股漲停,炒作氛圍十足,但顯然有人不買賬,大筆撤退導致股指高位跳水。這像極了五月份的「蹺蹺板效應」——題材概念普跌拖累大盤下挫,而權重板塊成了孤零零的正面角色,力不能及。
這波大撤退可不是鬧着玩的,內資通通跑路,整整抽走了800多億!10月除了18號一日喘息,其他時間幾乎全在狂奔出逃。A股還剩兩個交易日,內資的腳步卻越來越快,資金流出或將創出新高。面對如此大規模的出逃潮,指數還能好好漲?不是我看衰,是看清大勢所趨。
不過吧,對A股而言,這波跳水其實算不得啥,充其量算個小情緒。你瞧,從3674點二次探底回升,漲勢只是遇到滯漲和分化,並未傷筋動骨。內資流出雖猛烈,但場內炒作氛圍照樣火熱,不少板塊也在蹺蹺板輪動中抓住機會搶眼補漲。這是震蕩偏強的特徵,短期回撤而已,難以撼動漲勢根基。
那麼後期A股會怎樣演變?一種可能是大盤在3450點和3200點之間做「海鷗式」飛行,震蕩蓄勢,給更多板塊輪番表現的機會。另一種可能是回調到3250點附近,消化壓力後再殺回馬槍,向3400點發起猛攻。無論哪種劇本,最終都將殊途同歸,延續理性慢牛的節奏。
因此,A股的反覆只是必經的陣痛,不必太悲觀。看空的情緒需要釋放,前期過熱的漲幅需要回調,積攢動能需要時間。即便短期下探的劇烈一些,大方向也不會逆轉。畢竟,中國經濟發展潛力依舊,改革紅利持續釋放,市場亟待修復的熱點比比皆是。這些,都為A股中長期上漲奠定了紮實基礎。
A股仍在上行的大格局之中,空頭最多只能打個短期回馬槍。回望2014年10月那輪大牛市,也曾經歷多次大幅震蕩,但最終都化險為夷,成就了輝煌。相信只要我們拿住定力,不被短期波動迷惑雙眼,終能笑到最後。
A股的每一次回調,都在淬鍊投資者的定力。你能否透過短期迷霧,看清長期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