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央行正式推出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以來,商業銀行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加速落地。
10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發佈《關於設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有關事宜的通知》。據悉,再貸款首期額度3000億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視情況展期。21家全國性金融機構按政策規定,發放貸款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購和增持。在貸款利率制定方面,按照利率優惠原則,原則上不超過2.25%。
據不完全梳理,在政策發佈後的首個工作日,就有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接連宣布落地首批股票回購增持貸款業務情況。近日,農業銀行、廣發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銀行也迅速跟進落地。
10月24日晚,招商南油、招商公路、孚日股份等8家公司公告申請專項貸款,用於回購、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截止10月28日,共有近50多家上市公司及股東申請回購增持貸款,累計貸款額的上限超過140億元。
從利率的情況看,絕大部分銀行貸款利率原則上不超過2.25%,但也有銀行給出的貸款利率為1.75%,這與銀行向央行申請再貸款的年利率相同,意味着「零利潤」。
農業銀行披露,目前《中國農業銀行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管理辦法》已下發分支機構落地實施。近日,農業銀行與恆逸石化公司簽署了《流動資金借款合同》,直接以不超過1.75%(含本數)的利率向上市公司發放貸款,期限3年。
儘管看似「不賺錢」,但是各家銀行對於回購增持貸款業務具有較高的積極性。
浦發銀行表示,該行已成立總分行跨部門敏捷工作小組,優化審批流程,開通綠色通道,積極有序推進相關工作落地見效。「截至目前,我行已完成多筆『股票回購增持貸款』審批,與超過170家上市公司達成合作意向,涵蓋集成電路、光學電子、生物醫藥、交通運輸、高端製造等多個行業。」
廣發銀行則第一時間制定印發《廣發銀行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管理辦法》,同步動員全行開展營銷活動。截至10月25日,該行營銷儲備股票回購增持貸款客戶45戶,合計融資需求70億元。
至於積極推動的原因,有銀行人士對觀察者網表示:「如果單純從這筆貸款利率的角度計算確實是無利可圖,但通過這次合作可以拓展一些其它業務,比如零售方面的業務,整體算下來是不虧的。」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回購增持貸款對於銀行是不賺錢的生意,但是對於上市公司本身和激活資本市場則大有裨益。隨着越來越多企業加大分紅力度,股息率如果超過2.25%的回購增持貸款資金成本,「票息套利」就有了可能,預計可以顯著激發其回購增持熱情。
數據顯示,截至10月24日,年內已有2018家a股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累計回購金額達1485.60億元,較去年同期627.62億元的累計回購金額增長1.37倍。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