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尹翼星)當前,綠色貿易正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的新焦點和全球經貿合作與競爭的新領域。為推動綠色貿易發展,構建綠色低碳未來,幫助企業實現碳中和目標,協助企業產品使用碳標籤完成產品碳足跡等信息披露,4月17日下午,南京國際綠色貿易服務平台在玄武區成功揭牌。


南京國際綠色貿易服務平台的落地,是南京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對增強外貿企業競爭力、推動外貿創新發展、促進制度型開放具有重要意義。平台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指導下建設,重點為綜合型出口產品提供碳足跡服務,具備出口產品碳足跡核算、盤查、國際認證,綠色貿易政策和規則諮詢,企業外貿業務人員能力培訓等一系列功能。

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市商務局知悉,該平台主要提供以下服務:一、碳盤查及認證服務。以海量數據庫為依託,為客戶打造符合國際認證認可的碳盤查線上管理系統。二、碳中和服務。提供綠證交易、VCS交易、CCER交易等多種碳中和交易服務,幫助企業加速碳中和進程。三、碳標籤。提供專業的碳標籤認證服務,量身定製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準確顯示產品的環保特性。四、碳因子庫建設。與行業重點企業合作,立足企業先進實測碳因子值,採用數字化、可溯源的方式開展因子庫建設,為實現企業出口碳關稅成本可控,提供優化解決方案。
近年來,南京堅持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持續放大「自貿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疊加機遇,不斷創新培育綠色貿易新模式新業態。試行「碳標籤」制度,推出「基於出口數據的碳成本量化分析」系統,為企業提供碳成本預測服務,對實現「碳中和」的出口商品加貼「綠色標籤」,「出口紡織品碳中和標識服務模式」入選「長三角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最佳案例」,制度創新蹄疾步穩。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2023年南京市新能源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產業等「新三樣」產品出口351.9億元,同比增長21.2%,佔全市外貿出口比重提升2.9個百分點至10.6%,規模躍居全省第一,外貿結構持續優化。

活動現場,出席會議的市、區和有關企業領導共同為南京國際綠色貿易服務平台和國際綠色貿易創新實驗室揭牌。紅山新城產業促進中心、紫悅零碳公司、SGS通標公司及有關外貿企業在活動現場分別簽署了合作協議。紫悅零碳公司、SGS公司做了案例分享和主題演講。

(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