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日報/濱州網訊3月27日,記者在「大開放、大改革、大發展,全面提升八大品質——亮目標」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市新聞傳媒中心專場上獲悉,2023年濱州市新聞傳媒中心(集團)以戰役性宣傳活動為抓手,深入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積極調整經營模式,進一步增強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為「品質濱州」建設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支持。新聞傳媒中心主責主業任務圓滿完成,媒體融合走在全國前列,對外宣傳跨入全省前五。


對內宣傳鼓舞幹勁。開設《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幹2023》《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等專欄,以濱州的創新實踐解讀二十大精神。緊跟「十大攻堅行動」和「提升八大品質」等中心重點工作,圍繞1+8+1落實體系,開設《強信心 穩經濟 促發展》《聚焦濱州八大品質提升》《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等專欄,推出《數說濱州——八大品質》《12158民生實事》等系列報道。開展「17個起來」主題宣傳行動,對中國鋁加工產業大會、中國家長大會等重要會議充分報道。「品質之求·大幹2023」年中綜述、年終策劃,展示濱州品質發展路上的鏗鏘步伐。先後赴幾內亞、印尼進行實地深入採訪,推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魏橋實踐》等日報、電視系列報道10餘篇;省聯播頭條播出《絲路十年 共商共建共享》三集系列報道。
媒體融合走在前列。與煙台並列成為全省僅有的2個全國60個媒體融合試點單位之一。在廣電總局山東調研行及省提升輿論引導能力培訓班上,中心作為唯一一個地市級媒體彙報媒體融合工作。以新媒體為引領和首要發佈平台,優化和完善策、采、編、審、發、評各個環節,實現「統一指揮、一體策劃、一次採集、多元生成、內容共享、新媒首發、多端發佈」的中央廚房運作模式。市財政投資4650萬元,建設完成融媒體技術平台即「中央廚房」采編指揮生產系統,為媒體深度融合搭建技術支撐「四梁八柱」,指揮中心、全媒體演播室、電台直播間、配套建設供配電系統和配套網絡、存儲、5G專網均已完工,實現省市縣媒體互通互聯。將兩網兩端整合為一網一端,集新聞宣傳、智慧城市、電子政務、民生服務、社會治理於一體的濱州城市服務平台——「品質濱州」客戶端全面實現正常運行。以此為契機,將品質濱州客戶端打造成濱州人離不了的App,讓傳媒中心成為黨委政府的騰訊和阿里,將濱州人的數據掌握在濱州人手中。對28個新媒體賬號實施垂類管理。全年共發佈新媒體產品13.6萬件,全網總瀏覽量51.2億,同比增長39.5%,自有平台粉絲總量達到 316萬人。新媒體產品播放量過億2條,過1000萬17條,10萬+新媒體產品2389條。微博兩個原創話題閱讀量突破2000萬+,6月2日,在全國微博媒體矩陣勢力榜中躍居第16位,創歷史最高成績。
對外傳播再創新高。125次登陸中央電視台重點新聞欄目,其中12次亮相央視《新聞聯播》,發稿量在全省16地市中排名第七;在《山東新聞聯播》發稿400篇,發稿量在全省16地市中排名第五。對外傳播緊扣時態、做足常態、捕捉動態,其中,央視《朝聞天下》重磅播出專題報道《濱州鋁業「七十二變」》,以9分鐘的時長,創下了濱州電視外宣央視重點新聞節目發稿單條時長新紀錄。央視財經頻道《對話》欄目,報道濱州依靠農業龍頭企業帶動,成為全國唯一糧食產業經濟過千億的地級市,全網總點擊量過5000萬。圍繞民營經濟發展、孝善食堂等主題認真策劃報道,一批文字圖片稿件在人民網、東嶽客、新華財經、新華網等大報大網獲得廣泛傳播。《沙少年》等62篇稿件獲省級以上獎勵。
品牌欄目不斷創新。黨報評論、網評欄目品牌凸顯。老牌民生欄目《民生關注》幫辦報道同比增長22%,《直通12345》欄目報道的問題辦結率達90%,採訪群眾滿意率高達96%。紀實類欄目《在濱州》發揮人物引領作用,映照濱州發展變遷。慈善專題欄目《微光》入選濱州市學雷鋒志願服務先進典型「最佳志願服務項目」,獲山東省社會救助領域政策宣傳優秀成果;《微光》特別節目《一米陽光,向您彙報》現場募集善款3668萬元。新開4檔全媒體訪談類節目展現融媒活力。首檔經濟訪談欄目《問策2023》刊播共60篇,邀請30位傑出企業家、縣市區主要負責同志、市直經濟部門一把手接受訪談,全網點擊超6000萬人次。開設大型全媒體訪談欄目《對話濱州》,探尋精英人物的成功經驗、人生感悟和濱州情懷,目前已播出10期。《新青年》欄目展現出濱州青年企業家的創業情懷和責任擔當;《濱企創世界》緊扣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初衷、歷程、收穫,記錄一個個鮮活的海外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