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韋福雷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 財稅貿易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博士後
近日,國務院發佈《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黨中央、國務院着眼於高質量發展大局作出的重大部署。此舉不僅是推動消費和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決策,也是推動節能降碳、落實「雙碳」目標的重要舉措。
一、以舊換新推動消費提質升級
近年來,我國消費市場展現出強大韌性和巨大潛力,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越來越明顯。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47萬億元,同比增長7.2%,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2.5%。在消費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推行消費品以舊換新,是進一步釋放存量消費潛力、提升生活品質、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求的有效舉措。
存量替代,消費品以舊換新釋放萬億消費潛力。從汽車和家電等主要消費品的存量來看,2023年底,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3.36億輛,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家電保有量超過30億台。僅汽車、家電的更新換代就能創造萬億規模的消費。
從「有」到「好」,消費品以舊換新提升消費者生活品質。隨着消費需求逐步從「有」向「好」轉變,消費者對商品服務的品質、體驗、個性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消費品以舊換新不是簡單的同類產品置換,而是提供滿足消費者更高端、更智能、更環保、更個性化需求的產品。本輪的以舊換新將大幅提高全民生活品質,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創新驅動,以舊換新催生消費新模式新業態。智能化技術提高了汽車、家電等消費品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通過以舊換新推動智能化終端的普及應用,為搭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智慧消費平台奠定基礎,進一步催生消費新模式、新業態、新熱點,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個性化、智能化的消費體驗。
二、設備更新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加快大規模設備更新,是擴大工業投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供給體系質量的關鍵舉措,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抓手。以智能化、綠色化為核心的設備更新將加快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既是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築基,也是為傳統產業轉型發展注入新動能。
擴大投資,設備更新拉動萬億規模投資。2023年,我國工業、農業等重點領域設備投資規模約4.9萬億元。在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下,設備更新需求持續釋放,將形成年規模5萬億元以上的巨大市場。通過設備更新發揮投資優化供給結構的作用,持續推動經濟結構優化、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賦能轉型,設備更新助力傳統產業煥發新春。傳統產業長期受設備老舊、工藝落後等因素制約,轉型升級步伐緩慢。加快傳統產業設備更新,引進應用自動化、智能化、綠色化裝備,推動生產方式根本性變革,從源頭改變傳統產業發展路徑,助其重新煥發生機活力。
重塑格局,設備更新助力製造業提升國際競爭優勢。製造業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通過製造業設備更新,加速普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裝備,提升關鍵核心技術裝備自主可控能力,增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推動製造業由大到強,重塑國際競爭新優勢,從根本上改寫國際製造業競爭格局。
三、節能降碳賦能綠色低碳發展
綠色低碳是此次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重要導向。通過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來推動節能降碳,是推動社會經濟綠色發展、落實「雙碳」目標,履行大國責任的重要路徑。
標準引領,凸顯綠色低碳發展基本要求。《行動方案》要求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完善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耗標準、重點行業排放標準、重點行業企業碳排放核算標準;完善資源循環利用標準;完善碳標籤等標準體系。通過標準引領、綠色認證、高端認證等方式,築牢相關產業發展的基礎,凸顯綠色低碳發展的基本要求。
重點突出,生產、生活節能降碳效果顯著。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對於節能降碳、推動綠色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在生產領域,聚焦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電力、綠色建築、交通運輸等節能降碳重點行業,通過推動落後設備淘汰、先進節能設備應用、綠色能源替代,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加快產業結構綠色化轉型。在生活領域,鼓勵綠色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等低碳產品消費,引導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減少生活能耗。可以說,相關措施抓住了節能降碳的「牛鼻子」,為加速形成綠色低碳發展新局面,落實「雙碳」戰略提供了有力支撐。
踐行承諾,彰顯全球氣候治理的大國擔當。積極推進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既是推動我國自身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我國作為負責任大國,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發展格局,以實際行動踐行「雙碳」承諾,積極為全球氣候治理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的主動擔當。
//本文為中國網特約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