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7%!襄陽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定下新目標

2024年03月13日15:32:17 財經 1110

極目新聞記者 周萍英

通訊員 陳勇 尚進

2月27日下午,「奮戰開門紅 市長話經濟」系列新聞發佈會的第三場——襄陽專場在武漢召開。該場發佈會主題為:扛牢省域副中心城市使命責任,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襄陽篇章。

「我們將持續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確保實現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的目標,努力爭取更好結果,為全省發展大局多作貢獻。」襄陽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太暉在會上公布了襄陽2024年的新目標。

增長7%!襄陽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定下新目標 - 天天要聞

會議現場

圍繞這個目標,襄陽重點在五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聚焦助推湖北建設國內大循環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樞紐,加快把交通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着力構建鐵水公空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和「五樞紐五園區」物流空間格局,加強能源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交通運輸與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奮力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和新時代「九州通衢」核心節點。

二是聚焦助推湖北建設國家科技創新與製造業基地,深度對接全省五大優勢產業,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牢固樹立鏈式思維,做大做強汽車、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農產品加工、醫藥化工、電子信息6個重點產業,積極搶佔智能網聯汽車、新能源儲能電池2個產業新賽道,加快構建「144」產業集群,奮力打造漢江流域科技創新中心和中西部承接先進制造業轉移備份基地。

三是聚焦助推湖北建設國土安全保障服務基地,充分發揮軍工大市優勢,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融入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強軍民協同創新,完善重要戰略物資儲備體系,做大做強軍民融合產業,奮力打造全國軍民深度融合示範基地。

四是聚焦助推湖北建設國家水安全戰略保障區,認真落實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紮實推進漢江大保護,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快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和「無廢城市」建設,積極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襄陽實踐,奮力打造漢江流域水安全保障示範區。

五是聚焦助推湖北建設國家優質農產品生產區,堅決扛牢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政治責任,毫不動搖抓好糧食生產,穩定百億斤糧食產能,刻不容緩推進農業產業化,持續抓好糧食等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進一步擴大「襄飄天下」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農業產業現代化水平,奮力打造國家糧食安全保障和優質農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來源:極目新聞)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真的想消除貿易逆差?德銀:簡單,美元貶值40%就夠了 - 天天要聞

美國真的想消除貿易逆差?德銀:簡單,美元貶值40%就夠了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Peter Hooper在最新研究報告中提出了一個看似"簡單"的消除美國貿易逆差方案——美元貶值40%。報告指出,美元實際匯率的波動是推動美國外貿逆差的最持續驅動因素,而逆轉過去15年來美元40%的實際升值幅度,可能足以使貿易逆差回歸零平衡。不過,美元大幅貶值將對全球市場產生劇烈衝擊,新興市場和出口導向...
台州建設:泵與電機千畝智造園,二期掛牌! - 天天要聞

台州建設:泵與電機千畝智造園,二期掛牌!

#極氪式安全#台州市溫嶺泵與電機千畝智造園,二期掛牌!泵與電機千畝智造園,二期掛牌! 5月21日,大溪鎮泵與電機智造園區二期A區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就在當天上午,該園區二期B區地塊正式掛牌,出讓面積84
海外訂單佔比45%!「睢寧智造」憑實力把生意做到全世界…… - 天天要聞

海外訂單佔比45%!「睢寧智造」憑實力把生意做到全世界……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推動實體經濟向縱深邁進的關鍵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希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聚焦主業,精耕細作,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在睢寧這片充滿活力的發展沃土上,已有41家企業成功躋身江蘇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行列,彰顯着縣域經濟...
製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如何突破?國常會發佈新行動方案 - 天天要聞

製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如何突破?國常會發佈新行動方案

南都訊 記者王瑋 發自北京 國務院總理李強5月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製造業綠色低碳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會議指出,推進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是大勢所趨,要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強化新型工業化綠色底色。會議強調,要推進傳統產業深度綠色轉型,結合大規模設備更新等政策實...
美政界多人被曝涉內幕交易!美股暴跌前精準拋售 - 天天要聞

美政界多人被曝涉內幕交易!美股暴跌前精準拋售

據央視新聞報道,此前一段時間,美國政府的種種關稅政策令股市彷彿「坐上過山車」的景象還讓人記憶猶新。最近,美國的一家非營利性民間新聞網站「為了人民」查詢了幾百份美國政府僱員、國會工作人員等的證券交易披露報告,有了一些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