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簡稱「湘」,省會長沙,湖南是中部經濟第三大省、全國經濟第九大省,2023年湖南經濟總量實現50012.85億,雖然湖南經濟總量成功突破5萬億,但對安徽的領先優勢縮小至2950億左右,對上海的領先優勢也是縮小至2800億左右。
截止目前,除了岳陽經濟總量暫未更新出爐外,其餘各市2023年經濟數據都已經更新出爐了,省會長沙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實現14331.98億,位居湖南省第一名,長沙2022年GDP總量終核下調了四百億,導致長沙2023年經濟增量雖然有七百多億,但實際增量只有三百多億,遠遠低於福州、合肥等城市。
常德和衡陽經濟總量超過四千億,分別實現4385.7億和4190.87億,位居湖南省第3-4名,衡陽經濟增量雖然超過百億元,但依然沒有常德高,與常德的差距也是擴大至194.83億。
株洲與郴州經濟總量超過三千億,分別實現3667.9億和3110.6億,位居湖南省5-6名,作為湖南省經濟第五大城市,株洲經濟總量雖然成功突破3600億,但增量與增速都表現不佳,導致經濟總量被省外的宜賓、滁州、呼和浩特等城市相繼反超,郴州經濟總量剛剛突破三千億,增量也是超過130億,成功縮小與株洲的差距,目前差距縮小至557.3億。
湖南有4座城市經濟總量處於2000億-3000億之間,分別為湘潭(2741.84億)、邵陽(2731.42億)、永州(2495.83億 )、益陽(2136.21億),邵陽發展很快,名義增速在已更新的城市中是最高的,增量也是超130億,僅次於長沙,與湘潭的差距也是縮小至10.42億。
婁底和懷化經濟總量接近二千億,分別實現1990.5億和1948.52億,位居湖南省11-12名,婁底增量與增速都沒有懷化高,導致經濟總量也是被懷化縮小至41.98億。
截止2023年,湖南還有2座城市經濟總量低於一千億,分別為湘西州(825.85億)、張家界(613.9億)。湘西州經濟發展停滯不前、原地踏步,較2022年僅僅增加了8.32億,名義增速也只有1.02%,因旅遊聞名海內外的張家界,經濟總量也是成功突破六百億,實現613.9億,較2022年增加了28.8億,名義增速略低於全省平均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