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的「Find」之路:場上沒有別人

2024年01月08日17:01:45 財經 6910


OPPO的「Find」之路:場上沒有別人 - 天天要聞

撰文/ 黎文婕

編輯/ 孟會緣

十年前,OPPO Find7曾憑藉Sony第二代堆棧式攝像頭,在智能手機影像之路上留下難以磨滅的一步腳印;十年後,OPPO 發佈Find X7系列,配備雙潛望長焦、全新1英寸大底鏡皇LYT-900和全新的超光影影像系統,背後關於移動影像的野望昭然若揭。

「OPPO今年20歲了。」1月8日,OPPO首席產品官劉作虎出現在OPPO X7系列的發佈會,拉開了OPPO弱冠之年的序幕。

事實上,在新品發佈會之前,無論是線上預熱,還是線下產品技術溝通會,Find X7就已被「劇透」諸多標籤:從「大師影像」到「封神旗艦」,從獨家技術「潮汐架構」到搭載AndesGPT……在OPPO Find N2/N3 Flip在摺疊屏賽道奪得一席之地後,OPPO似乎已經走出低谷,重燃野心。

回看過往,OPPO的Find系列從2011年的一部Find(X903)起步,到如今十三載匆匆而過。中國智能手機行業格局不斷被重塑,玩家也幾經更迭,OPPO曾迷失自我,經歷過銷量大跌,也忍受過艱難求變,但正如Find系列的名字,OPPO如今似乎正「尋」回自我,並試圖「找」到更多。

從某種角度來看,OPPO多少有些「場上沒有別人」的心態。在自己最擅長的移動影像領域,這種心態是指一種自我較量和突破,而在「內卷」不斷加劇的技術上,這種心態則更像一種不得不忘記對手的定力。

走進移動影像「無人區」

發佈會上,首先亮相的關鍵詞,毫不意外的是「影像」二字。

「專業哈蘇人像,告別傻白傻亮傻磨皮」這是OPPO官方微博早已露出的消息,而具體來看,OPPO Find X7 系列手機的影像實力的確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搭載「全球首款雙潛望鏡頭」,聲稱「突破影像無人區」,首發安卓全焦段 4K 杜比視界 HDR 視頻拍攝,新一代超光影圖像引擎……

事實上,從第一部拍照手機問世至今,影像於手機的重要性早已不言而喻。而隨着手機廠商對於移動影像技術的探索,手機影像領域也不斷衍生出各種前沿技術,以此來持續拉高移動影像上限,比如高規格的CMOS傳感器、苦練影像算法、和相機大廠聯名調色、用自研影像芯片等等。

僅僅是在2023年,就有小米官宣了全新影像傳感器品牌「光影獵人」,華為推出搭載華為最新影像技術的Mate60 系列,真我GT5 Pro打大底長焦作為影像上的主打賣點,vivo更是已多次將影像技術作為發佈會分享主題。

移動影像有多少痛點和難點呢?我們或許可以從一個大眾對iPhone最普遍的共識「原相機拍照不好看」窺得一二,正如「極客公園」所寫,幾乎每個 iPhone 用戶,都會在手機內安裝不止一款拍照軟件,有專門用於自拍的,給照片加復古濾鏡的,專門修圖的……都是在補充原相機的缺陷。而顯然,拍物拍風景、拍人像和自拍又各有各的用戶需求。

而OPPO Find X7系列的亮點則與此一一對應,以人像為例,全新的專業哈蘇人像重構了面部優化方案,基於人臉特徵點進行邏輯判斷,新增年齡、性別維度為用戶匹配基礎的臉型方案,並根據三庭和臉型進行更細分化的針對性處理,追求原生自然美型,保留用戶特徵,保證外輪廓流暢,內輪廓飽滿。

OPPO的「Find」之路:場上沒有別人 - 天天要聞


此外,通過新一代超光影圖像引擎,專業哈蘇人像更對面部光影進行區域計算,讓光線在面部自然順滑地流動,實現整體平整又有局部變化的細膩光影。

而在其大模型算法支持下,閃速摳圖、消除等後期處理也輕而易舉,哪怕是針對長毛類寵物摳圖,體驗髮絲邊緣整體細節完整,邊緣也沒有明顯鋸齒化。

客觀來講,OPPO在移動影像領域深耕已久,這算是OPPO擅長的事。從Find系列來看,從Find系列問世以來,其實有過不少產品在移動影像賽道留下過腳印,比如在小米剛剛起步、魅族也還是一個「珠海小廠」的2012年,OPPO推出了Find 5——後置1300萬像素的攝像頭,配備有當時同等像素級別中尺寸最大的1/3.06英寸CMOS傳感器,F/2.2的光圈在當時也是絕對的大光圈級別。兩年後,Find 7 通過後期算法使1300萬像素攝像頭拍出5000萬像素照片,在當年也算是好評不少。

更近的突破是OPPO在2023年發佈的Find N3和Find X6 Pro,前者為了彌補摺疊屏影像短板,OPPO聚焦影像,首次為摺疊屏引入新傳感器技術,以及新一代超光影圖像引擎,後者在搭載了一英寸大底傳感器的同時,還採用了多項創新技術,實現了廣角鏡頭攝影體驗的再度進化。也正因此,劉作虎在發佈會上反覆提及OPPO在2023年「打破影像天花板」。

不過,儘管一直在深耕影像技術,且除了Find系列,其Reno作為該品牌的重點系列,也是手機人像技術發展的推動者,但不可否認的是,過去幾年裡,有諸多「波瀾」蓋過了OPPO的亮點,比如核心管理層之變、產品線的調整、轉型時期的銷量大跌……

值得慶幸的是,即便是身處低谷之時,OPPO也沒忘掉自己最擅長的事,而Find X7系列直接帶着「封神旗艦」的稱號而來,則多少透露出OPPO要將擅長之事做到極致的決心

長坡厚雪,把「雪球」握在自己手裡

手機賽道越來越卷,是行業共識,而「卷」的背後,有焦慮——隨着智能手機用戶換機周期持續拉長,市場出貨量持續走低;也有希望——頭部玩家進一步拉出距離,「遙遙領先」,根據第三方調研公司賽諾發佈《智能手機微報告》,這一年,小米、華為、vivo、OPPO等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不降反升,特別是華為、vivo、OPPO等增幅明顯。

可以肯定的是,這條賽道的天花板還遠遠未到。「股神」巴菲特,曾提出過「長坡厚雪」的理論: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發現很濕的雪和很長的坡。而至少從目前來看,手機賽道仍然屬於長坡厚雪的賽道。當AI算法、自研芯片等各種更新更高端的技術出現,手機賽道的長度和寬度實際上也被不斷延伸。

而誰能成為這條賽道上的最大獲利者,更關鍵的點,或許在於誰把「雪球」握得更緊。而所謂的「更濕的雪」,在手機賽道上應該就是核心技術。

OPPO 在這條賽道上的「雪球」積了多大了?發佈會上公開的數據更直觀,在多年的投入研發下,截至2023年9月30日,OPPO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了95000件,全球授權數量超過51000件。專利涵蓋了5G、影像、AI等方面,在WIPO發佈的2022國際專利條約(PCT) 申請數量排行榜,OPPO全球排名第6位。

近幾年,華為、小米和vivo都在加速自研系統的更新迭代。OPPO顯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早在2019年,OPPO就對外宣布,將在未來三年將投入500億,構建底層硬件技術和生態系統;2020年,OPPO又重新確定了「3+N+X」的生態戰略,並提出了「萬物互融」的概念;2021年,OPPO發佈首款自研芯片馬里亞納;2022年8月,OPPO在開發者大會上推出首個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12月,OPPO正式發佈安第斯智能雲(AndesBrain)和藍牙音頻SoC芯片馬里亞納Y。

其中,潘塔納爾系統是一款面向全終端的自研系統,能覆蓋各類物聯網產品,並且和OPPO的大模型AndesGPT形成配合,實現更智能化的服務。

正如「雷科技」所寫,國產品牌紛紛在自研系統上發力,歸根結底是想掌握更充足的自主權、構建自己的生態優勢。

所以,除了自己擅長的,OPPO也沒忘記緊跟行業更迭,彌補短板。用劉作虎的話來說,就是「既要又要還要」。

OPPO的「Find」之路:場上沒有別人 - 天天要聞


具體到Find X7來看,在系統層面,OPPO推出的自研內存基因重組技術徹底重構了安卓內存運行底層,而在硬件層面,OPPO Find X7標準版配置全新獨家技術「潮汐架構」,搭載聯發科天璣9300芯片。

「懂芯片底層運作邏輯,才能獲得極致性能體驗。」OPPO芯片技術負責人姜波在發佈會上介紹道,潮汐架構深入到SoC的系統緩存層面進行性能優化,可針對不同應用對緩存在CPU和GPU之間的分配進行更深度的劃分調度,啟動性能超越蘋果iPhone,手機流暢性更持久。

相對傳統手機公司僅能在ROM或RAM進行性能優化,OPPO潮汐架構突破了該邊界,深入到了原本只有芯片公司才能進行優化的系統緩存及L3緩存,正如姜波所說,「打開了芯片黑盒」。所以潮汐架構可謂是OPPO在系統緩存領域的一次創新性突破。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OPPO Find X7 還有一大亮點在於AIGC技術的應用,OPPO早在2023年的開發者大會(ODC)上就正式推出自主訓練的安第斯大模型AndesGPT,而Find X7系列宣布搭載70億參數版本的安第斯GPT,成為了行業首個部署端側應用的機型。

據介紹,端側版本的安第斯GPT具備功能全面、強大的生成式視覺模型,能夠對圖像進行精準語義理解,並在此基礎上實現了對超過120類主體的識別與分割支持。70億參數使得安第斯GPT在對話時更加聰明,可快速生成長文本的摘要、總結出通話中的重要內容。還能生成備忘事項。

忘記對手,海闊天空?

在OPPO Find X7系列的預熱宣傳片中,「海闊天空」成為主題,OPPO官方微博也配文稱,願每個人勇敢地開始,終將迎來新一年的「海闊天空」。這似乎也是OPPO對自己的祝願和期許。

回首過去幾年,OPPO其實並非一帆風順,Canalys披露的數據顯示,2019年以及2020年,OPPO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分別同比下跌17%、23%。

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過去OPPO重要的出貨渠道是線下經銷商,依靠龐大的線下門店,OPPO曾吃足了市場紅利,但時過境遷,線上渠道成為如今的主戰場,OPPO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正因此,2020年8月,OPPO召回劉作虎。2021年中,劉作虎發內部郵件稱,一加將與OPPO全面融合,一加將成為OPPO旗下獨立品牌。2022年末舉行的一加九周年慶典活動上,劉作虎對外表示,「OPPO線上就是一加」。未來三年,OPPO將為一加投入100億元,助力後者全面升級。

儘管在一加和劉作虎回歸後,OPPO和一加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共贏」,但客觀環境影響下,OPPO想要逆勢還是有難度,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顯示,2022年,各手機品牌銷量均出現下滑,其中小米下降了19%,vivo下降了23%。而成績最差的,要數OPPO,2022年銷量同比下降高達27%。

IDC發佈的報告也顯示,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3.2%。其中,國產手機品牌OPPO下滑的情況最為明顯,出貨量同比下降28.2%,遠高於其他品牌。

在這段時期,如果說OPPO沒有焦慮是不可能的,但在這樣一條主打「長期主義」的賽道上,短暫的低谷期實屬正常。不要忘了,在這期間,OPPO並沒有停下腳步:2021年12月,OPPO推出摺疊屏手機OPPO Find N,隨後2022年2月又推出首款平板,同年OPPO Find N的銷量一度排名第一;而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OPPO在中國摺疊屏手機佔市場份額20%,OPPO Find N2 Flip以31%的市場佔有率主導豎向摺疊市場,是中國市場最受歡迎的摺疊手機;根據市場調研機構IDC最新發佈的數據,2023年二季度,OPPO手機出貨量連續第二個季度位居國內榜首。

OPPO的「Find」之路:場上沒有別人 - 天天要聞


可以看出的是,OPPO雖然曾在「長坡」上短暫地迷失,但近兩年,它開始更多地向內求,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尋突破點,在行業大勢所趨里搭建自己的硬科技內核。或許正是有了這種「場上沒有別人」的信念,OPPO才能穿越迷霧,「Find」一條「海闊天空」之路。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連續跌停!機械人概念股,擬退市! - 天天要聞

連續跌停!機械人概念股,擬退市!

機械人熱潮下,從事工業機械人相關業務的*ST工智卻面臨退市。5月5日晚,*ST工智(000584)公告,已收到深交所送達的《終止上市事先告知書》,深交所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ST工智擬被終止上市*ST工智全稱江蘇哈工智能機械人股份有限
6家上市公司晚間發佈分紅派息重要消息(5.5日) - 天天要聞

6家上市公司晚間發佈分紅派息重要消息(5.5日)

一、福達股份:公司2024年年度權益分派實施的公告公司公告,公司以實施權益分派股權登記日登記的總股本扣減公司回購專用證券賬戶的股數 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 10 股派發現金紅利人民幣1.0元(含稅)。股權登記日5月9日。
罰沒3.25億元!三家公司涉嫌原料葯壟斷 - 天天要聞

罰沒3.25億元!三家公司涉嫌原料葯壟斷

涉地塞米松磷酸鈉原料葯壟斷,三家上市公司合計被罰沒3.25億元。5月5日,仙琚製藥(002332.SZ)發佈公告稱,公司於4月30日收到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合計被罰沒1.95億元。
萬億GDP城市,再添1所「雙一流」 - 天天要聞

萬億GDP城市,再添1所「雙一流」

據南京醫科大學官網消息,近日,南京醫科大學與常州市召開常州校區建設工作專題會議。南京醫科大學黨委書記蘭青、校長鬍志斌與常州市委書記王劍鋒、市長周偉會晤,就進一步深化校地戰略合作進行會談,會上提到:全力以赴保障常州校區2025年9月份招生運行。此前,2023年8月18日,常州市政府與南京醫科大學共建南京醫科大學常...
中化石油加油站突遭停擺!預付款為何一夜清零?最新進展來了 - 天天要聞

中化石油加油站突遭停擺!預付款為何一夜清零?最新進展來了

‍‍近日,長沙雨花區中化石油莫家坳加油站突然停運,數十位車主發現預存油費"不翼而飛"。加油站內設備黑屏、油槍停擺,現場僅剩一名值守人員。公司稱"內部經濟糾紛",真相究竟如何?事件直擊:加油站突現"雙停"危機5月1日下午,家住先鋒路的曾先生髮現常去的加油站突然停擺。原本的紅色招牌被遮擋,四台加油機全部黑屏,電...
近30家銀行信用卡中心關停,信用卡時代要落幕了? - 天天要聞

近30家銀行信用卡中心關停,信用卡時代要落幕了?

近30家銀行信用卡分中心接連關停,這可是個不小的事兒。交通銀行在4月份就有11家信用卡分中心收到終止營業的批複文件,廣發銀行、民生銀行等也在陸續關閉異地信用卡分中心 。這背後到底怎麼回事?先說說信用卡在咱們國家的發展歷程吧。信用卡進入中國也
年內冠軍基也顯疲態?誰佔據了前四月跌幅榜?漲幅前30有哪些基金? - 天天要聞

年內冠軍基也顯疲態?誰佔據了前四月跌幅榜?漲幅前30有哪些基金?

財聯社5月5日訊(記者 吳雨其)隨着「五一」小長假臨近尾聲,資本市場即將迎來節後首個交易日。對於投資者而言,節前市場的震蕩與分化已為後續行情埋下伏筆。回顧前四個月,A股市場在政策暖風與海外擾動交織中走出結構性行情,主動權益基金的表現也呈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格局。既有抓住科技與醫藥風口的基金凈值飆升,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