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2年開始,美國和美聯儲的主要政策目標,就是打贏國內的「通脹保衛戰」,把美國通脹率壓低至3%以下。然而目前這個計劃,進展的並不順利。
美國通脹保衛戰,失敗了?
其實10月份的時候,美國的通脹數據是超預市場預期的好,3.2%的通脹大幅低於預期。
所以當時華爾街認為,美國通脹已經得到基本控制,市場對美聯儲的預期是逐漸鴿派,從加息周期,轉為降息周期。並將於2024年實施。但是沒有想到,11月份的CPI指數出爐,讓事情變得沒有那麼的簡單。
所以今天我們就根據11月份的美國通脹數據,來談談後續的降息和加息路徑,碼字不易,歡迎點贊,轉發,收藏
美國11月CPI公布,降低通脹並未成功?
儘管符合市場預期,但是11月份的通脹數據並沒有明顯回落。
勞工部12月12日的數據顯示,美國11月份CPI同比增長3.1%,核心CPI指數同比增長4%,符合市場預期。從趨勢來看,美國的通脹數據還是下降的,但是重點在於,這個下降的幅度並不快。而且和美國人民息息相關的核心CPI,依然高達4%,並沒有下跌。
美國11月份CPI數據出爐,核心通脹率不變。
而核心通脹率的目標是要壓低到2%以下,目前4%的通脹是美聯儲目標的兩倍,這就意味着通脹的問題並沒有解決。特別是美國的房屋租金,汽車和醫療保險,二手車的價格一直都在上漲。
那麼,通脹問題沒有解決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首先是美聯儲不會急於降息。因為通脹問題並沒有徹底解決,所以降息的時間和力度會推遲。但是繼續加息有可能么?其實也很難。
因為,美國國內本就已經受到高利率帶來的負面影響。5.25%-5.5%的聯邦基金利率,讓美國國內的國債收益率一度和金融危機時候相當。
而高利率會抑制美國經濟活動,給企業生產經營增加較大的成本,從而加速企業破產,比如美國企業破產倒閉的數量增加很多,大公司和硅谷企業紛紛裁員。
此外,高利率還會導致美國人民生活成本上升,信用卡貸款利率增加。而本身就擁有34萬億美元債務的美國財政部,也面臨利息支出不斷增加的風險。
這些壓力聯合起來,導致美聯儲此刻繼續加息的壓力非常大,可能性也很小。
綜合以上的因素,美聯儲只可能表示美國的通脹是在整體下降的,後續大概率會繼續提到偏向鷹派的口吻,表示通脹保衛戰還沒有成功,未來不排除繼續加息的可能。
而對於市場來說,這就意味着未來美聯儲加息概率小幅度上升,並且對明年的降息時間和降息的力度都有影響。比如12月份的加息概率從0.2%上升到了1.6%,不能說增加很多,但是影響還是有的。
美國通脹危機還在持續。
數據出爐以後,資本市場也很快做出了回應,昨晚的美債收益率因此而回暖,美元出現上漲,美股下跌,導致降息預期普遍回落。
所以,11月份的通脹保衛戰成功了么?其實算是成功了一半。
因為通脹小幅降低了0.1%;但是核心通脹率沒有變,這意味着美聯儲加息對於通脹的影響已經變的非常小了。
光靠加息,並不能讓美聯儲打贏這次的「通脹保衛戰」!
打擊降息預期?鮑威爾如何抉擇?
到了這裡,鮑威爾會開始做出決策:到底是努力的控制通脹?還是說考慮到不斷衰退的美國經濟,開始大規模的降息?目前的選擇是,繼續鷹派。
根據多家機構的判斷,由於核心通脹率依然保持4%,所以美聯儲會修正之前的鴿派言論,在12月份開始一些偏向於鷹派的說法,比如美聯儲為了控制通脹不排除繼續加息的說法。
但是實際上,從市場利率判斷12月份要加息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所以美聯儲就算有鷹派發言,其實也只是裝個樣子,並不會印象最近幾個月的決策。
鮑威爾多次暗示,美聯儲加息周期,已經結束。
再結合此前美聯儲關於利率的表態和聲明,至今市場任然認為:美聯儲已經結束加息周期,進入降息周期階段。
但是通脹數據也並非對後續的貨幣政策沒有影響,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影響降息的時間,以及降息的力度。
也就是說,如果後續的通脹持續下跌,並且超出市場預期,那麼美聯儲的降息周期就會更早一點,而降息的幅度也會更大一點,從而更好的應對美國衰退的經濟。
但是,由於控制通脹的優先級是高於為美國經濟托底的,所以如果通脹控制的不好,那麼降息周期開啟的時間會延遲到明年下半年,降息的幅度也會減少。美聯儲則更希望利用目前非常高的聯邦基金利率,壓力通脹,讓美國經濟擺脫滯脹的危機。
所以,到底什麼時候降息?目前的機構觀點認為是明年的二季度,也就是2024年的3-6月份。美聯儲就會開始降息。這是後續幾個月沒有出現黑天鵝的情況。
市場預計,2024年3月24日,美聯儲有40%概率降息。
但是如果後續幾個月出現了CPI指數,或者非農就業指數大幅超出預期的黑天鵝,那麼事情就會發生轉變,鮑威爾需要更加謹慎的調節美聯儲的降息時間。
總結
綜合來看,由於高利率對於美國經濟衰退的刺激作用,以及高通脹問題遲遲不能徹底解決,美聯儲,財政部和鮑威爾其實一直都在想辦法,在避免美國陷入「滯脹」危機的前提下,能夠儘可能的保持較好的經濟增速。
但是11月份的CPI數據卻顯示,美國核心CPI依然高達4%,並沒有出現下跌,這意味着美聯儲妄圖維持高利率來維持通脹的做法,徹底的失敗破產。
其實早在2022年的時候,我們就說過,美聯儲加息主要還是通過犧牲經濟增速,讓美國經濟冷卻來抑制通脹。
低通脹下的經濟高速發展,其實只是罕見的經濟奇蹟,並不符合常理。所以,如果美聯儲不繼續加息,那麼想要徹底打贏通脹保衛戰,難度其實非常大。
最後的選擇權依然交給鮑威爾:美聯儲到底是要選擇2%的通貨膨脹率,還是選擇美國經濟在2024年出現「軟着陸」?這是個兩難的選擇,但是鮑威爾不得不進行抉擇。
---------------------------------
【櫻狼財經】探尋熱點背後的真相,歡迎轉發、點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