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出入境車輛從原來的日均400輛次增長到800輛次,人員出入境平均時間在5—15分鐘之間,出入境通關排隊時間不超過30分鐘,口岸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2023年上半年,磨憨口岸進出口貿易總量423.32萬噸,同比增長57.52%。
截至5月底,雲南省國內合作統計系統合作區在庫項目4個,省外產業項目到位資金約3.92億元,同比增長461%;實際利用外資2000萬美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200%。
……

一個個成績、一組組數據,記錄著磨憨實幹奮進的腳步,映射出磨憨活力發展的底色,彰顯了磨憨澎湃動能正激揚。
趁着2023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雲南)的東風,記者乘上昆明到磨憨的動車班列,朝發午至,來到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感受「口岸經濟」提質增效的「加速度」:磨憨邊民互市場平穩有序運行,滿載貨物的車輛在此等候查驗;磨憨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如火如荼,「基建狂魔」的超強實力名不虛傳;「向西而行」的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大潮,窺見磨憨從「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產業經濟」轉型的新引擎;在幹事創業的基層幹部身上,捕捉到磨憨奮勇向前的底氣和信心。

磨憨站 供圖
推動互聯互通,促進興邊富民
清晨,一輛輛滿載香蕉、鮮百香果等農副產品的大貨車從國門進入,徐徐駛入磨憨口岸邊民互市場,停在邊民互市進口交易區,等待進入檢驗卡口……一旁的綜合服務大廳里,邊民合作社代表在智能自助申報機上對進口貨物進行報關。這是記者日前在磨憨口岸邊民互市場看到的情景。

磨憨邊民互市場 供圖
據了解,磨憨邊民互市場是昆明市託管磨憨鎮後,首個建成並投入運營的項目。項目佔地面積125.6畝,科學的規劃和合理的布局讓車輛通行更順暢,功能設施更完備,查驗監管更高效,邊民申報交易更便捷,對解決口岸擁堵、完善口岸功能、提升口岸貿易承載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2022年磨憨口岸邊民互市貿易進出口貿易量完成120.91萬噸(同比上升5.27%),進出口貿易額完成38.14億元人民幣(同比上升24.61%)。
「以前每個邊民都需要來現場申報,花費時間久,現在有了邊互通APP,邊民可以委託給代理人來現場代理我們進行申報,每個代理人可以代理多個邊民來進行申報,每一次只需要花費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了。」 磨憨口岸邊民互市場申報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邊民互市進口交易區 牟燕紅 攝
據悉,磨憨口岸邊民互市貿易業務改革穩步推進。穩妥推動「互市貿易+合作社」「互市貿易+落地加工」,磨憨口岸邊民互市貿易率先採用委託集中申報模式,即「邊民通過『邊互通』手機APP,藉助人臉識別技術,可委託合作社代表現場代為辦理海關申報手續,邊民本人只需要在家使用手機即可完成互市商品的選購和買賣。不需要親自到互市場所內辦理」。解決了邊遠地區邊民交通不便的問題。
目前,磨憨鎮所轄的6個村委會均設立了邊民互市專業合作社,工商註冊登記邊民合作社12家,成員登記入組7747人;個體工商戶註冊完成1286戶;開立個體工商戶對公賬戶851戶。2023年上半年,磨憨邊民參與互市貿易151935人次,邊民參與互市交易獲得總收益約613.69萬元,邊民合作社獲得收益約151.94萬元。
據介紹,邊民合作社收益作為村集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80%收益將用於村容村貌提升改造,推動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或者發展邊境幸福村建設項目,促進邊民互市與鄉村振興融合發展。
發揮疊加優勢,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度
磨憨是離老撾最近的邊境城市,也是中國通往老撾唯一的國家級陸地口岸,更是「一帶一路」倡議中中老互聯互通的重要節點。磨憨口岸是我國通向老撾、通往東南亞最便捷的陸路通道,是雲南省面向東南亞開放名副其實橋頭堡。
目前,磨憨口岸可開展一般貿易、邊境小額貿易、邊民互市貿易、國際快件等多種貿易形態。

磨憨口岸 供圖
據了解,中國老撾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是中國與毗鄰國家共同建立的第2個跨境經濟合作區,與老撾接壤,毗鄰泰國,地緣優勢突出。圍網區建成後即可申請「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監管模式,是天然的綜合保稅區,便於開展離岸金融業務。老方磨丁園區是由西雙版納州本地民企主導經營,擁有較高自主決策權,溝通便捷,便於開展產業協同發展。
蔥鬱的原始森林,特色的民族寨子……磨憨境內有保存完整的熱帶原始森林,珍稀動植物品種繁多,礦產資源和水力資源極為豐富,適合發展康養旅遊業態。
除了上述區位優勢、口岸優勢、跨境合作區優勢、氣候優勢外,磨憨口岸在政策上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據了解,合作區現享受「國家、西部鼓勵類產業企業所得稅15%,五免五減半」等優惠政策;依託合作區的三級管理協調機制,便於高位推動雙邊政策溝通協調;配合昆明自貿試驗區、綜保區、經開區,利用四區政策聯動優勢,大膽創新。
依託上述優勢,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重點發展國際商貿、加工製造、現代物流產業,協同發展國際金融、國際旅遊和教育醫療等產業。
打好招商引資「主動仗」,大力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
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將充分利用磨憨口岸交通區位條件、國內國外兩個市場(資源)、政策聯動等優勢條件,強化磨憨產業發展。」

磨憨站夜景 供圖
據介紹,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堅持「一把手」招商,黨政主要領導定期帶隊,聚焦加工製造、國際貿易、現代物流、醫療康養等產業,深入粵港澳、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區開展招商洽談,精準對接企業80餘家,與廈門鎢業、中國鐵塔、中鐵開投等26家簽訂了正式投資協議。
將廈門鎢業戰略金屬加工、物產中大橡膠交易結算中心、磨憨經濟開發園區跨境建材產業園、比特大陸、新電燃料工業廠房、免稅商城等項目作為「重中之重」項目,進行全過程跟蹤服務。
截至5月底,雲南省國內合作統計系統合作區在庫項目4個,省外產業項目到位資金約3.92億元,同比增長461%;實際利用外資2000萬美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200%。
與此同時,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不斷創新磨憨開發建設模式,創新「管委會+公司」開發模式,充分利用中國中鐵央企資源、開發建設優勢,上海臨港集團產業培育發展和園區運營管理優勢,引入中國中鐵股份公司參與推動磨憨開發建設,引入上海臨港集團參與磨憨產業發展和產業園區運營,央地合作、滬滇合作的優勢在磨憨得到有效發揮,形成了示範效應。
從「通道經濟」邁向「口岸經濟」,磨憨口岸建設加速提質
由「通道經濟」向「產業經濟」轉型,磨憨口岸經濟發展提速。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推進重點基礎設施建設。一是以口岸功能為核心,大力完善口岸基礎設施。二是按照「續建一批、新開工一批、儲備一批」思路,積極謀劃項目,圍繞重點產業開發、重點項目推進和重點產業延伸,進一步加強區域產業培育功能配套,建立合作區建設發展重大項目庫。

牟燕紅 攝
在此基礎上,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不斷提升口岸智慧化水平。一是大力推進智慧口岸建設,在省商務廳、省發改委等省級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磨憨口岸智慧改造升級項目(一期)順利啟動,項目以提升口岸智慧化水平,用科技解放人力為核心,通過智慧驗放一體化、遠程監管一站通、運行管理一張圖,實現整個口岸態勢的可視、可管、可控。二是不斷完善口岸功能。
逐浪海天闊,潮湧奮楫行。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以「口岸功能」為核心,不斷豐富口岸功能,加快推進中藥材指定進口口岸申報工作,進一步豐富口岸資質功能。大力推進邊民互市貿易轉型升級,以「真邊民、真交易、真結算、真發票」為核心,提升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服務水平,規範互市貿易發展,使國家政策真正惠及邊民。積極扶持跨境電商新業態發展,轄區內跨境電子商務貿易海關監管作業場所已建設完畢,已通過昆明海關驗收,合作區正積極協助企業解決相關運營資質問題,爭取年底正式投入運營。積極推廣公路口岸「提前申報」「運抵直通」「多卡合一」通關模式,提高口岸客貨查驗效率,提升口岸通關能力。
立足口岸,背靠昆明,依託老撾,面向東南亞。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依託諸多發展優勢,揚長避短,高位謀劃,順應城市發展和市場發展規律,快速推進國際口岸城市建設。磨憨—磨丁經濟合作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將發揮大通道作用,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將其打造成為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重要支點。」
策劃:楊萍 張成
記者:牟燕紅
設計:呂明華
編輯:劉曦靚 沐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