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19日消息(記者王晶)今天(7月19日),國新辦舉行2023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佈會。發佈會現場,在回答央廣網記者提問時,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透露,下一步將加強5G增強技術研發,加快毫米波、輕量化模組、高精度定位等技術和產業成熟,積極探索6G潛在的關鍵技術研發。此外,他還提及,「持續溫暖「快時代」中的「慢人群」。

國新辦舉行2023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佈會

央廣網記者現場提問
央廣網記者:信息通信高質量發展有效激發了數字經濟發展的活力。我關注到,上半年信息通信業整體實現了較快增長。請問,信息通信上半年工作有哪些亮點和成效?另外,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不斷深入,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請問,後續還有哪些工作考慮?
趙志國表示,上半年,信息通信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態勢,為製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一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7.1%,電信業務收入增長6.2%,1-5月規模以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企業完成互聯網業務收入5310億元,成為賦能經濟增長、穩定市場信心的重要支撐。新興業務快速增長,上半年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9.2%,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3.7個百分點,行業新的增長極加速形成。
另外,供給能力進一步提升。從網絡側看,趙志國表示,「雙千兆」網絡建設穩步推進,截至6月底,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總數293.7萬個,具備千兆網絡服務能力的10GPON端口數達2029萬個。從應用側看,上半年遴選並發佈了218個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超過了240家,5G應用進一步拓展至紡織、水利等國民經濟大類。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總工程師趙志國(徐想 攝)
還有一組數據值得關注,據介紹,產業競爭力持續增強,通信設備、計算機等企業綜合實力穩步提升,1-6月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1.24億部,9家互聯網企業躋身全球互聯網市值前30,獨角獸企業累計達316家。
持續溫暖「快時代」中的「慢人群」,趙志國強調,普惠服務進一步深化,「深化電信普遍服務,推動農村及偏遠地區網絡水平持續提升,促進網絡設施協調均衡發展。深入推進信息無障礙建設,指導1735家主流常用網站和手機APP完成了適老化改造,加快推進APP專項整治行動,今年以來累計通報188款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督促指導重點應用商店依法依規上架審核,APP在架抽測合格率大幅提升。」
下一步,趙志國表示,將加強5G增強技術研發,加快毫米波、輕量化模組、高精度定位等技術和產業成熟,積極探索6G潛在的關鍵技術研發。此外,實施5G應用「751工程」,加快打造「5G+工業互聯網」發展升級版,深化在礦業、電力等重點領域的融合應用,聯合相關部門積極探索在農業、文旅等潛力領域的創新應用,促進信息通信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