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劉佳
自7月以來美元指數已下跌超過1.9%。與之相反的,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則迎來強勢反彈。
7月13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雙收復7.17關口。截至16:40,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報7.1607;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報7.1624。
《華夏時報》記者據WIND數據統計顯示,相較6月末的低點7.2855,進入7月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以今日盤中最高價7.1604計算,月內已反彈超過千點,累計升值超過1.8%。
此外,在人民幣中間價方面,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7月13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上調238個基點,現報7.1527。然而,自7月7日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連續5個交易日調升,累計上調571個基點。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行長易綱近期在《經濟研究》發表《貨幣政策的自主性、有效性與經濟金融穩定》一文中指出,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首先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這是保持經濟金融穩定運行並從宏觀層面抑制系統性金融風險的關鍵。兩類政策不是並列關係,利率是貨幣政策的核心和綱,匯率在利率政策影響下由市場形成。貨幣政策調控首先要將國內目標放在首位,並為實現國內目標選擇利率等最優政策,其次需創造良好環境,使匯率由市場決定。
易綱表示,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彈性顯著增強,提高了利率調控的自主性,促進了宏觀經濟穩定,經濟基本面穩定又對匯率穩定形成支撐,外匯市場運行更有韌性,利率和匯率之間形成良性互動。「總體上,中國的貨幣政策調控一直是比較主動的,以相對平穩、成本更低的自主貨幣政策操作,保持了經濟金融體系穩定,應對了來自內外部的多重衝擊,實現了較好的調控效果,促進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編輯:孟俊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