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產業發展提速,上市公司努力耕耘

2023年06月30日17:22:09 財經 1739

近日,中國增材製造產業發展廣州高峰論壇暨2023年中國增材製造產業年會在廣州舉辦,增材製造產業鏈相關企業到場「取經」。梳理髮現,華曙高科鉑力特等上市公司已在增材製造領域發力多年,相關產能正在擴建中。

「3D打印」產業發展提速,上市公司努力耕耘 - 天天要聞

來源:攝圖網

推進增材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產業鏈企業廣州「取經」

6月28至29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州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增材製造產業聯盟、廣東省增材製造協會等主辦的「中國增材製造產業發展(廣州)高峰論壇暨2023年中國增材製造產業年會」在廣州舉辦。

增材製造(又稱3D打印)被譽為能夠引領產業變革的顛覆性技術之一。增材製造產業鏈,上游涵蓋三維掃描設備、三維軟件、增材製造原材料類及3D打印設備零部件製造等企業,中游以3D打印設備生產廠商為主,下遊行業應用已覆蓋航天航空、汽車工業、船舶製造、能源動力、軌道交通、電子工業、模具製造、醫療健康、文化創意、建築等領域。

近年來,我國出台多項頂層規劃及行動指導方案,推進增材製造產業高質量發展。

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了發展增材製造在製造業核心競爭力提升與智能製造技術發展方面的重要性,將增材製造作為未來規劃發展的重點領域。

《國家增材製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5—2016年)》《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等行業規劃持續推進我國增材製造產業快速可持續發展。《增材製造標準領航行動計劃(2020—2022年)》等從產業生態、供給、應用等多個方面做出相應規劃布局。

經過多年的攻關發力,我國增材製造發展迅猛。據悉,截至2021年末,我國工業增材製造裝備安裝量市場佔比10.60%,成為全球第二大市場。

產業規模來看,從2012年的不足10億元擴大到2021年的26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5%。其間還湧現出了一大批具備強大競爭力的企業,增材製造全產業鏈相關企業超過1000餘家。鉑力特(603596.SH)、華曙高科(688433.SH)等以增材製造為主營業務的企業成功上市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總工程師左世全表示,今年我國增材製造產業規模將達400億元左右,2027年有望突破千億元大關。

作為國內製造業大省和全球重要的製造業基地,廣東省是國內最大的增材製造產業集聚區,產業規模和企業數量佔全國30%以上。報道顯示,廣東省目標是到2025年,打造營收超1800億元人民幣的激光與增材製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這些上市公司增材製造領域深耕,多家公司募資擴充產能

隨着增材製造產業的快速發展,產業鏈上市企業也在通過建設相關生產基地,增強公司實力。

企業層面,鉑力特專註於工業級金屬增材製造(3D打印)的高新技術企業,為客戶提供金屬增材製造與再製造技術全套解決方案。公司擁有員工1400餘人,研發人員佔30.23%,擁有增材製造裝備340餘台,是國內最大的金屬增材製造產業化基地。

2022年度,鉑力特實現營業收入9.18億元,同比增長66.3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79億元,同比增長249.14%。其中,3D打印定製化產品、自研3D打印設備及3D打印原材料營業收入比上年分別增長68.26%、91.71%、96.67%。2023年一季度,鉑力特取得營業收入1.3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8.12%。

鉑力特2023年5月25日披露的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說明書(註冊稿)顯示,公司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1.09億元(含本數),扣除相關發行費用後的募集資金凈額擬用於金屬增材製造大規模智能生產基地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其中金屬增材製造大規模智能生產基地項目擬投入募集資金25.09億元。該募投項目將大幅提升公司金屬3D打印定製化產品及原材料生產能力,主要用於滿足公司跟研型號陸續批產後的生產需求。

華曙高科是一家剛於今年4月份登陸科創板湖南企業,其主營業務為工業級增材製造設備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提供3D打印設備和應用解決方案。公司已開發20餘款設備,並配套40餘款專用材料及工藝,正加速應用於航空航天、汽車、醫療、模具等領域。

數據顯示,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上半年,華曙高科航空航天領域3D打印設備及輔機配件收入分別為1.01億元、1.73億元和5562.22萬元,佔3D打印設備及輔機配件收入總額比例為55.15%、59.43%和35.91%。值得一提的是,華曙高科IPO上市募集的10.23億元,將用於增材製造設備擴產、增材製造技術創新(上海)研究院及研發總部及產業化應用中心等項目建設。

超卓航科(688237.SH)是國內少數掌握冷噴塗固態增材製造技術併產業化運用在航空器維修再製造領域的企業之一,主要從事定製化增材製造和機載設備維修業務。公司聚焦航空領域裝備,同時探索民用領域如新能源汽車、工業母機、特種建築行業上游產品的增材製造。

2022年度,超卓航科定製化增材製造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477.40萬元,占營業總收入比例接近70%。2022年7月,公司審議通過,計劃總投資約2.01億元,在洛陽投資建設增材製造生產基地的議案。報告期內,公司洛陽增材製造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建設已接近完工,並計劃於2023年全面投產。據悉,洛陽增材製造生產基地將重點開發基於低溫增材的粉末冶金技術、耐熱耐蝕塗層材料製造及隔熱防護服務。

此外,多家上市公司也在交易所互動平台上,回應「3D打印」相關話題。

銀邦股份(300337.SZ)回復稱,公司持有17.27%股份的飛而康快速製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主營業務是金屬3D打印(增材製造)。通過3D打印生產的零部件可應用于飛機、火箭、航空發動機等航空航天領域。

炬光科技(688167.SH)披露,公司現有技術和產品應用於3D打印領域,公司曾披露「公司開發的超高速像素控制3D打印線光斑系統使打印速度提高至當前點光源打印速度的上百倍,克服了製造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成為具有突破性創新的一代3D打印技術」。

泰爾股份(002347.SZ)則表示,公司子公司泰爾科技的增材粉末可用於3D打印業務。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汽車城」長春重點項目建設不停歇 產業「生態圈」加速構建 - 天天要聞

「汽車城」長春重點項目建設不停歇 產業「生態圈」加速構建

「五一」期間,位於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長春汽開區」)的乙四路道路建設項目正在加快施工,力爭在5月底完工。這條道路紅線寬度40米,建成後能夠全面滿足一汽新能源動力總成事業部產能釋放需求。 不遠處,長春凱源汽車部件項目也在加速建設中。該項目將打造集現代化製造、智能化倉儲於一體的現代產業集約中心,計劃...
伯克希爾董事會投票決定:阿貝爾明年1月1日起出任CEO,巴菲特繼續擔任董事長 - 天天要聞

伯克希爾董事會投票決定:阿貝爾明年1月1日起出任CEO,巴菲特繼續擔任董事長

沃倫·巴菲特(資料圖,視覺中國)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卸任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CEO後,將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職務。當地時間5月5日,伯克希爾·哈撒韋發佈新聞稿稱,董事會於5月4日投票決定,自2026年1月1日起任命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為首席執行官(CEO),沃倫·巴菲特將繼續擔任董..
五一消費熱觀察|單場3.3萬觀眾引爆30%消費增長!「全城熱演」改寫成都文旅消費版圖 - 天天要聞

五一消費熱觀察|單場3.3萬觀眾引爆30%消費增長!「全城熱演」改寫成都文旅消費版圖

演唱會一票難求、音樂節人潮湧動、藝術展日均客流破萬……「五一」假期,成都的演唱會、音樂節、藝術展覽等展演經濟全面開花,帶動餐飲、住宿、商圈消費全線飄紅。相關數據顯示,「五一」前夕,成都位列全國「五一」音樂節熱門城市Top3,音樂節舉辦場所之一的魯家灘濕地公園附近的酒店搜索量上漲超500%。演唱會經濟同樣亮眼...
高盛重申對黃金「結構性看漲」觀點,白銀註定陪跑 - 天天要聞

高盛重申對黃金「結構性看漲」觀點,白銀註定陪跑

財聯社5月5日訊(編輯 趙昊)高盛在周一(5月5日)發佈的報告中表示,由於各國央行對黃金的強勁需求,從結構上拉高了金銀比價,黃金將繼續跑贏白銀。換句話來說,高盛預計白銀難以趕上當前黃金的上漲行情。金銀比是衡量買一盎司黃金所需白銀數量的指標,目前約為102。縱向對比來看,一年前這個比例大約是84.7。高盛解釋道:...
假期七大消息,明天誰領漲? - 天天要聞

假期七大消息,明天誰領漲?

這個節日終於要結束了,A股明天就要開盤迎客,你激不激動?主要原因就是外圍股市普遍大漲,港股上周五提前復盤也是大漲,A股明天會大漲嗎?現在重點還是要看今天的港股和晚間的美股,只要不出現特殊的意外,明天的紅包應該是穩了!
華電能源2024年扭虧為盈,扣非凈利潤仍陷虧損泥潭 - 天天要聞

華電能源2024年扭虧為盈,扣非凈利潤仍陷虧損泥潭

2025年5月5日,華電能源發佈2024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2024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81.51億元,同比下降3.68%;歸屬凈利潤1.66億元,同比增長281.93%,成功扭虧為盈。然而,扣非凈利潤仍為-1.497億元,儘管同比增長69.92%,但虧損問題依然嚴峻。華電能源作為一家以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為主的企業,近年來在能源保供、提質增效和...
國脈科技2024年凈利潤飆升61.41%,但毛利潤下滑引關注 - 天天要聞

國脈科技2024年凈利潤飆升61.41%,但毛利潤下滑引關注

2025年5月4日,國脈科技發佈了2024年年報,數據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5.49億元,同比增長3.15%;歸屬凈利潤1.69億元,同比增長61.41%,創歷史新高。然而,毛利潤從2023年的2.52億元下降至2.17億元,顯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儘管凈利潤表現亮眼,但毛利潤的下滑值得警惕。凈利潤創新高,但毛利潤下滑2024年...
德龍匯能2024年業績大幅回升,凈利潤扭虧為盈 - 天天要聞

德龍匯能2024年業績大幅回升,凈利潤扭虧為盈

2025年5月4日,德龍匯能發佈了2024年年報。報告顯示,公司營業總收入達到17.37億元,同比增長8.53%;歸屬凈利潤為0.19億元,同比增長107.89%,成功扭虧為盈;扣非凈利潤為1129.93萬元,同比增長104.54%。公司通過深耕城市燃氣業務,拓展新能源領域,實現了業績的顯著增長。城市燃氣業務穩步擴張德龍匯能的核心業務城市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