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財經記者 管亞楠
如今的「吃貨」也不愛吃了?
曾經的小小零食是被「吃」出來的萬億賽道,而如今的零食巨頭卻在第一季度就「泄了氣」,行業四大巨頭集體「落水」,均出現營收同比縮水之況。其中,良品鋪子營收為23.85億元,同比下滑18.94%;三隻松鼠營收19.00億元,同比縮水38.48%;洽洽食品賣了13.36億元,同比減少6.73%;來伊份賣了12.12億元,同比下降7.8%。
「一些品牌零食店又貴又難吃,隨便走進一家零食鋪花的錢都能趕上在外吃一頓飯,於是在可吃和可不吃之間我選擇了不吃。」在青島從事建築行業的郭慧表示。
當普通的零食經過層層抬價鍍上「高端」「零食界的愛馬仕」這樣的標籤,當分量不多的散裝零食也需在購買時精打細算,人們從高價零食退場,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管住嘴,打開網絡,尋找吃得起的小零食。
顧客吃不起,商家賣不動
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的郭慧發現路邊的品牌零食店自己已經高攀不起了。「回青島後進過幾次良品鋪子,隨便拿起一包堅果類零食都要在20多元,兩包裏面只有三根的小截的泡椒山筍稱重下來竟要近8元,感覺沒拿多少東西結賬的時候就會小一百元左右。」
這樣的量價比讓郭慧直呼吃不起,笑稱:「還有遍地的絕味鴨脖和薛記炒貨價格也都不低,都是不敢貿然進入的店鋪。」如今的郭慧已轉戰拼多多購買零食:「反正這些店鋪也大多是貼牌代工,在網上找到對應供應商,便宜又好吃,何樂不為?」
消費者行為變化直接影響了商家的銷售情況。記者在位於金鼎商場的良品鋪子觀察發現,一小時內進入店鋪的顧客僅有4組,而一旁以平價為其經營特色的庫迪咖啡卻在同一時段內約接待13組顧客。

位於金鼎廣場的良品鋪子
商務部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零食行業總產值已超3萬億元,並預計以超過8%的複合年增長率繼續增長,至2024年有望突破4萬億元。本應是前景光明的行業,為何其中「排頭兵」卻落得兩嫌之地?
「消費者越來越理性了,對於零食的追求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一類是追求低脂健康的零食,在消費心理上能接受這一類產品價格稍高,一類是追求價低量大,普通的「高端零食」,消費者已經不買賬了。」三年零食從業者王媛表示。
而另一方面,重營銷,輕研發也是零食行業內人盡皆知的短板。從公開財報可知,即使是行業內頭部品牌,其研發佔比也微乎其微。2022年,三隻松鼠及良品鋪子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均不足1%,分別僅佔0.53%及0.54%。
「高端零食近年來呈現出『高處不勝寒』的趨勢,主要是消費者心智的轉變,面對同質化產品的味覺疲勞以及挖掘『可替代』產品的渠道的日趨豐富,而歸其根本是行業內研發佔比太低,無法為顧客迭新產品。」國內頭部母嬰零輔食品牌稻田村市場推廣經理薛露表示。
渠道成為影響價格的關鍵
零食行業行業壁壘並不高,各店鋪出售品類也基本相同,那為何品類相同、口味相近的零食價格差距如此之大?

相同品類線上平台售價僅為線下品牌零食店三分之一
除了品牌溢價、人工及租金等外在因素外,渠道成為影響價格的關鍵因素。傳統零食行業存在多流程、多周轉等弊端,品牌與商家並未建立直通渠道,甚至還需經過經銷商、代理商等多個環節,層層加價下最終造就了高居不下的零食售價。因此要想降低零食售價,關鍵在於建立高效直接的供應鏈,完成「點對點」的效率革命。
「對於企業來說,經銷商存在的最大價值就是可以進行墊資,緩解企業的現金流和庫存壓力,但中間商的存在就意味着最終呈現在消費者手中的商品存在一定溢價。」薛露表示。在她看來,未來零食售賣的關鍵打法不在於開設品牌零食店鋪,而在於開設具有鮮明風格的多品牌、多SKU零食集合店。
下沉市場或是第二增長點?
高端零食之路走不通,於是湧現出以一批零食界的「蜜雪冰城」下沉嘗鮮,追求業內第二增長點。
其中代表「零食很忙」兩年內突破2000家門店,不僅擴展速度一騎絕塵,更備受資本青睞。2021年4月,由紅杉中國與高榕資本聯合領投,零食很忙完成了2.4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進一步推動了全國化發展和品牌化升級。
但在青島,除了價位較高的品牌零食店遍地開花,以「親民平價」為主打的零食折扣店也迅速搶佔了各個社區。但相比湖南、江西等地,青島的平價零食店多以臨期零食店鋪為主,其貨源主要為經銷商或代理商的回收商品,「比起售價甚至能夠低於市場價的零食店鋪,總感覺差點意思。」郭慧坦言道。

小紅書中關於大牌零食同源的討論
記者以加盟商身份諮詢零食很忙招商部工作人員得知,其暫無在山東地區開設店鋪之通知,並提示湖南地區店鋪已接近飽和。加盟一家零食很忙總部要求店鋪面積不能低於100平方米,除自尋店鋪及租金外,前期需投入加盟費、保證金、裝修費、相關設備費用等共50萬元左右。官方預計毛利率為18%,凈利潤在8%-10%。「零食行業並不是暴利行業,主要走的是超微利,薄利多銷的經營路線。」零食很忙招商部工作人員表示。
「線下零食店鋪最重要的就是選址,不同地區的店鋪收益差距很大,以前期投入及後期維護等人力成本來看,要達到官方估算的利潤率,店鋪日均銷售額預計需達到1.3萬元-1.5萬元,而這並不是件簡單的事情。」薛露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