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張懷水 每經編輯:陳旭
4月2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佈《關於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指出,外貿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對穩增長穩就業、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圍繞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此次《意見》從強化貿易促進拓展市場、穩定和擴大重點產品進出口規模、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對外貿易創新發展、優化外貿發展環境五大方面提出了18條措施。
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實現開門穩,但隨着基數效應的減弱,國際市場等不確定性因素增強,今年我國外貿在穩訂單、拓市場方面仍然面臨一定的挑戰。
大型汽車滾裝船在江蘇連雲港港汽車出口碼頭裝運車輛 新華社發(王健民 攝)
鼓勵中資銀行為車企在海外提供金融支持
在穩定和擴大重點產品進出口規模方面,《意見》強調要培育汽車出口優勢。
《意見》指出,各地方、商協會組織汽車企業與航運企業進行直客對接,引導汽車企業與航運企業簽訂中長期協議。鼓勵中資銀行及其境外機構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前提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為汽車企業在海外提供金融支持。各地方進一步支持汽車企業建立和完善國際營銷服務體系,提升在海外開展品牌宣傳、展示銷售、售後服務方面的能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到165萬輛和158.6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7.7%和26.2%;出口汽車達99.4萬輛,同比增長70.6%。
此前,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俗稱「新三樣」)合計出口2646.9億元,同比增長66.9%,占我國出口比重同比提升1.7個百分點,達到4.7%。
白明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我國在新能源汽車賽道無論是市場佔有率還是技術層面都處於優勢地位,今年一季度,我國「新三樣」出口增速大幅提升再次證明了在這方面的競爭力。在新能源汽車百花齊放的風口,我們一定要保持住優勢,才能穩住國際市場的佔有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一季度,汽車行業進入促銷政策切換期。雖然汽車行業經濟運行總體面臨較大壓力,但伴隨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基建項目陸續開工,加之海外出口延續良好表現,商用車市場已顯現回暖跡象。
《意見》還指出,要加快修訂鼓勵進口技術和產品目錄,進一步提高進口貼息政策精準性,引導企業擴大國內短缺的先進技術設備進口。
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
《意見》提出,要支持外貿企業通過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拓展銷售渠道、培育自主品牌。鼓勵各地方結合產業和稟賦優勢,創新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積極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帶動跨境電商企業對企業出口。
《意見》還指出,加快出台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指南,引導跨境電商企業防範知識產權風險。建設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線上綜合服務平台並發揮好其作用,指導企業用好跨境電商零售出口相關稅收政策措施。持續完善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考核評估機制,做好評估結果應用,充分發揮優秀試點示範引領作用。
記者梳理髮現,去年,《國務院關於同意在廊坊等33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複》公布,國務院同意在廊坊市、滄州市、運城市等33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至此,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達到165個。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在今年2月份回答《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提問時表示,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旨在充分發揮跨境電商助力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數字化發展的積極作用。支持跨境電商健康持續創新發展。
根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到2.11萬億元,增長9.8%。其中,各綜試區的進出口額佔比超過九成。
而商務部的數據則顯示,作為外貿新業態,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2022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增速高於整體外貿進出口增速2.1個百分點。
談到如何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模式,4月23日,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跨境電商是正在成長的外貿增長點,要發展「跨境電商+產業帶」,依託國家16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結合各地的產業稟賦和區位優勢,推動更多地方特色產品更好地進入國際市場,也就是在做好面向消費者的b2c業務同時,還要大力支持傳統外貿企業,通過跨境電商拓展銷售渠道,培育品牌,壯大貿易規模,特別是壯大面向企業的b2b貿易規模和服務能力。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