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投資者買入基金構建好自己的投資組合之後,都會特別關注投資組合整體的投資回報。有的投資者甚至還會每天檢查投資組合的凈值變化,看看自己有沒有跟錯基金經理。但是,基金不同於股票,基金投資更強調長期持有,頻繁地申購贖回會反而導致交易費用過高,從而影響基金組合的總體收益,得不償失。
這時候,如何評估基金組合的整體收益,以及如何適時調整基金組合中各只基金的投資比例以獲得理想的收益,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評估基金組合的4個角度
在分析投資組合的整體收益時,投資者可以從四個方面來考量,分別是:頻率、單只基金表現、資產配置比例、損失的大小。
1、根據基金的特點制定合適的考察頻率
頻繁切換基金的成分股可能會導致過高的交易費用,或者錯過上市公司兌現業績的機會。而多優秀的基金經理在管理基金時,通常會相信或推崇價值投資理論,因此他們看好並決定持有一隻股票後,一般會持有兩個季度或以上。
因此,基金組合不需要頻繁變動。那麼,多長時間對持有的基金進行一次調整較為合適呢?
一般來說,投資者可以在每季度的季度報告公布時查看一次基金的持股,查看基金是否偏離當初設立的投資目標,然後根據基金的實際情況每季度或每半年對投資組合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對基金組合進行適當的調整。
在單只基金的評估頻率上,一般而言,如南方高股息股票a、中銀大健康股票a等股票型或混合型的權益類基金,投資者可以每季度評估一次;而中歐瑾泰債券a、博時合惠貨幣b等債券型或貨基等固收類基金而言,投資者則可以每半年評估一次。
2、分析基金組合中單只基金的表現
基金投資組合的整體收益由每一隻基金的收益和投資比例相乘後加總構成,通過分析每隻基金的表現,投資者可以看出哪只基金為投資組合提供了正收益,哪只基金在拖後腿。
對單只基金表現的評估,可以參考基金三年期、五年期的收益水平或評級。如果基金的短期收益明顯偏離同類基金的整體水平,或短期評級明顯差於長期,就需要考慮是否繼續持有這隻基金了。
另外,除了考察基金的長短期收益外,基金的規模是否發生重大變化、基金經理是否發生過更換、投資策略是否發生過變更也是投資者應當注意的方面。
3、關注投資組合中各類資產比重的變動
在投資組合構建完成後,投資者就可以置之不理、坐等收益了嗎?並不。投資組合在構建完成並運行一段時間後,組合內的資產會在市場、行業或上市公的運作表現等因素影響下,發生一定程度上的變化。
在各種各因素的影響下,股票會經歷股價變動、債券和貨幣市場工具的估值會因利率變化而調整。如果基金組合中各類資產的實際持有比例與目標比例出現 5%以上的偏離,投資者就需要考慮對基金持倉比例進行調整了。
4、考量基金組合的損失是否在可承受範圍內
投資者在定期檢查基金組合的業績表現時,還可以選擇長短不同的期間範圍來分析投資組合整體的收益情況。
在分析投資組合的整體收益時,可以用長期和短期的收益率與預先設定的業績目標進行比較。
事實上,在每次檢查時,投資組合的整體收益都不可能都與預先設定的收益目標相同,因此,投資者需要實現設定一個可接受的偏差範圍,比如5%或者10%。投資者要觀察的,則是長短期內基金組合的平均收益與預先設定的收益目標是否出現偏差。
如果基金組合在長短期內的收益率低於預期收益,不需驚慌,要相信價值的回歸,而如果收益水平明顯高於預期,也不能過度歡喜。但是如果收益或這虧損超出了承受範圍,則意味着投資組合的風險超過了的預期,這時候,有必要對基金組合進行重新評估和處理,比如找出那些導致基金組合收益產生偏差的基金,及時止盈止損。
二、調整基金組合的2個方法
1、合理利用預期投資、基金分紅等資金
根據上述4個角度對基金組合進行評估後,如果發現基金的收益率與預先設定的目標收益率偏差不是很大、調整不是很急切,則投資者可以通過預期的新增資金來調整基金組合。
比如,可以用新增資金買入需要增加的、以前沒有的資產類別,同時減少或者賣出那些需要降低比重的資產。這樣,除了可以提高基金組合的抗風險能力外,還可以避免因為賣出資產而縮小基金組合的資產規模。
如果短期內沒有增加投資的計劃,可以將一段時間內基金組合中所有基金的分紅改為現金分紅並集中起來,投資於所需要增加投資的資產,而不讓這些分紅簡單地再投資於原有的基金。
2、根據基金業績和基本信息調整投資品種
如果在一段時間內必須要賣出原本持有的基金來調整基金組合,那麼,投資者首先考慮的是那些表現不佳的基金。
但是,在賣出基金時,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根據基金的絕對收益率來衡量它們的表現,還要將這些基金與同類風格的同類基金進行比較,而且,不能僅根據一個月或三個月等短期內的表現來衡量,要賣出的應該是那些在長短期的表現都不能令人滿意的基金。
除了要關注基金的業績表現外,基金的其他基本信息也是值得關注的方面。比如基金公司管理層或投研團隊發生重大變化、基金費率調整、基金經理變更、基金投資策略改變等。投資者在選擇賣出的基金時,可以着重考慮這些基本信息發生重大變化的基金。
如果發現基金組合隨着時間和市場的變化已經不能很好地符合實現設定的投資目標時,投資者就需要對投資組合進行調整。頻率、單只基金表現、資產配置比例、損失的大小都是在調整基金組合前需要考量的方面。而在調整組合時,如果需要調整的幅度較大,最好不要一次性地調整到位,而是制定一個計劃,在預定的時間段內分步、逐漸地調整。而如果發現目前組合中某種基金的持有比例過高或過低且與實現設定的投資期限不匹配,則應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及時調整。
免責聲明:本研究分析系基於我們認為可靠的或已公開的信息撰寫,我們不保證文中數據、資料、觀點或陳述不會發生任何變更。在任何情況下,本研究分析中的數據、資料、觀點、或所表述的意見,僅供信息交流、分享、參考,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我們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研究分析中的任何數據、資料、觀點、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閱讀者自行承擔風險。本研究分析,主要以電子版形式分發,也會輔以印刷品形式分發,版權均歸金證研所有。未經我們同意,不得對本研究分析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不得用於營利或用於未經允許的其它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