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芯片戰爭結束了,對中國有什麼啟示?

2023年03月17日21:03:22 財經 3630

日韓芯片戰爭結束了,對中國有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為期三年的日韓芯片戰爭結束了。

尹錫悅訪問日本,雙方同意解除半導體產品出口限制。

在尹錫悅訪日期間,他向日本國旗彎腰鞠躬的照片瘋傳網絡,被許多韓國人視為恥辱。可是,隊長不得不說一句:尹錫悅放棄了尊嚴,但維護了韓國的國家利益。

日韓芯片戰爭結束了,對中國有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這事就很像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一邊對美國卑躬屈膝,一邊在中美兩邊撈取實利。本質上,都是弱國在應對強國時,不得不做出的個人妥協。

為了換取日本對韓國半導體產品的解禁,尹錫悅不僅賣掉了自己的尊嚴,也賣掉了韓國二戰勞工的尊嚴。他代表韓國政府不再要求日本對二戰時期韓國勞工犯下的罪孽道歉、認罪,賠款,轉由韓國自己來對二戰時期韓國勞工補償。

這種和解對韓國而言,本質上是一種「屈辱外交」。可韓國沒得選,他必須自己吞下這個屈辱。日韓和解的背後,是打了3年的日韓芯片戰爭。

日韓芯片戰爭結束了,對中國有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2019年時,日本主動對韓國發起貿易戰,實則就是芯片戰。日本禁止本土企業對韓國出口光刻膠、氟化氫和氟聚酰亞胺三種半導體原材料,一把掐住了韓國芯片產業的咽喉,這引起了韓國民眾的強烈抗議。

一開始,韓國舉國憤怒,上下一心,決心反制日本。韓國民眾一邊上街遊行,痛罵日本,一邊自發地抵制日本產品,韓國人的民族情緒和愛國熱情被點燃至最高點。韓國超市裡的日本商品被盡數下架,日韓關係跌至冰點。自詡為宇宙第一強國的韓國,絕不接受日本的芯片霸凌!

日韓芯片戰爭結束了,對中國有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在洶湧民意之下,韓國政府也不願意對日本低頭。文在寅政府的態度是,你要打,那我就打。韓國是日本第一大旅遊來源國,韓國政府就想在旅遊上反擊日本,讓日本也嘗一嘗痛苦的滋味。當年,韓國赴日旅遊人數大跌。可是,讓韓國沒想到的是,中國赴日旅遊人數卻暴增,創造了歷史新高。

2019年,把港澳台全部算上,中國赴日旅遊人數超過1600萬,占日本境外遊客總人數的52%。韓國的旅遊反制計劃,徹底失敗,中國遊客完美地替代了韓國遊客。

眼看旅遊反制失敗,韓國人就啟動了國產替代計劃。不就是光刻膠、氟化氫和氟聚酰亞胺嗎?日本人能製造,韓國人就不能製造嗎?於是,韓國政府投入巨額補貼,扶持本土半導體原材料企業搞技術攻關,爭取擺脫對日本芯片材料的依賴。

韓國人埋頭苦幹了3年,結果令人大跌眼鏡!2019年時,韓國光刻膠對日本的依賴度高達80%,三年後的2022年,韓國光刻膠對日本的依賴度仍舊高達80%!這是徹徹底底的失敗!

日韓芯片戰爭結束了,對中國有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明明日本對韓國禁售光刻膠了,為什麼韓國對日本光刻膠的依賴度還是這麼高呢?這就不得不提到日本人使的壞心眼了。日本禁止本土企業對韓國銷售芯片原材料,但沒有禁止海外的日本分公司對韓國銷售芯片原材料。韓國政府積極推進的國產替代計劃,卻被下面的韓國企業所蒙蔽了。

他們從日本企業的歐洲分公司採購光刻膠、再運到韓國國內,貼上韓國的商標,就說這是韓國國產的光刻膠。這不是韓國版的「洗澡光刻膠」嗎?日本的光刻膠只是去歐洲洗了個澡,就變成了韓國光刻膠。這些韓國公司一邊倒賣日本光刻膠,一邊領着韓國政府的高額補貼,都賺麻了。只有韓國民眾被蒙在鼓裡,高喊着支持「韓國國產」。

不僅光刻膠如此,其他半導體原材料也都是如此。只有極少數韓國公司研發出來了光刻膠,但僅限於實驗室,根本達不到量產標準。這隻能說,韓國可以製造光刻膠了,解決了從無到有的問題,但要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大規模取代日本光刻膠,距離非常遙遠。

日韓芯片戰爭結束了,對中國有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日本對韓國發起芯片戰爭的原因也很簡單。在韓國半導體產業崛起前,日本就是世界半導體之王。全球前十大芯片公司,6家都是日本的。那時候,阿斯麥光刻機都只能算是日本佳能、尼康的弟弟。到今天,日本佳能、尼康雖然在技術上輸給了荷蘭阿斯麥,卻依然是全球前三大光刻機公司。

要比芯片產業的齊全,日本才是世界第一。上世紀80年代,日本從光刻機、到原材料,再到芯片製造,全都處於世界頂尖水平。可日本半導體產業過於強大, 引起了美國的注意。1986年,美國強逼日本簽署不平等的《美日半導體協議》,開始打壓日本芯片產業。

同時,美國扶持了荷蘭阿斯麥、台灣台積電、韓國三星和sk海力士。在美荷韓台的聯合圍剿下,日本丟掉了芯片製造端的產業強國地位。日本東芝、鎧俠、爾必達、坂本幸雄等一大堆芯片製造公司不是破產倒閉,就是賣給了美國資本。

日韓芯片戰爭結束了,對中國有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今天,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中,日本一家都沒有了,都被美國、韓國和中國台灣給瓜分了。日本看着韓國半導體高速崛起,不甘心啊。為了保護日本最後殘留的芯片產業,日本對韓國發起了芯片戰爭。

韓國在半導體出口上的年收入超過1300億美元,而日本每年對韓國出口光刻膠收入不過寥寥幾億美元。可日本就靠着這幾億美元的光刻膠,死死地掐住了韓國1300億美元芯片產業的脖子。韓國的汽車電子產業高度發達,對芯片需求量也極大,如韓國手機、電腦、電視、汽車等都離不開芯片。芯片直接關係到韓國國民經濟的命脈。

搞了3年國產替代,最後一事無成,轉道歐洲購買日本原材料,還要給歐洲人多賺一筆差價。最重要的是,中國正在芯片產業中投入巨資,高速發展,日韓如果繼續內耗,等中國芯片產業追上來,日韓兩國的芯片產業就會被中國逐個擊破。

日韓芯片戰爭結束了,對中國有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尹錫悅能怎麼辦?這場外交對韓國是屈辱的,可日韓和解是符合韓國國家利益的。韓國在面子上很不好看,可總算是解決了日韓的芯片戰爭。

但日韓芯片戰爭的結束,對中國影響是不利的。

它意味着,美國掃清了美日韓台芯片聯盟的內部障礙,日韓將聯合起來,限制中國芯片產業的發展。

韓國的「屈辱外交」也警醒了中國:芯片的國產替代是中國繞不開的路,中國不可能向韓國一樣,去搞屈辱外交。中國是一個大國,美國是鐵了心要限制中國崛起。即便中國想服軟,想低頭,美日也絕不會給我們機會。

日韓芯片戰爭結束了,對中國有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韓國的「屈辱外交」有效,是因為韓國是一個小國,對美國、日本構不成重大挑戰。可像中國這樣的大國,搞「屈辱外交」除了得到屈辱以外,什麼都得不到。

當前,中國芯片產業面臨的卡脖子問題不只是光刻機,還包括光刻膠等芯片原材料。中國90%的光刻膠都依賴於進口,很多人只看到了光刻機,卻沒有看到光刻膠。

在美日韓台四方芯片聯盟的聯合阻礙下,中國芯片產業只能走全產業鏈自主化路線,複製日本芯片產業在上世紀80年代的奇蹟。從光刻機、到原材料,再到芯片生產、封裝以及eda工業軟件等每一個環節,都獨立自主。

日韓芯片戰爭結束了,對中國有什麼啟示? - 天天要聞

有人會說,你知道這有多難嗎?

不管它多難,中國都沒有退路了。在芯片產業中,中國的對手不只是美國。美國正在裹挾世界其他所有半導體產業強國聯合封鎖中國,中國是被迫單挑整個西方世界的半導體全產業鏈。

如果有得選,誰願意以一敵十啊?可現實是殘酷的,在很多時候,中國都不得不一個打十個,甚至對手還會有更多。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多元配置FOF:全球市場波動下的「避風港」 - 天天要聞

多元配置FOF:全球市場波動下的「避風港」

在剛剛過去的2025年上半年裡,全球金融市場彷彿置身於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以色列突然對伊朗動手,襲擊了伊朗相關重要設施。受此影響,國際黃金價格大幅上漲,每盎司一度突破3440美元,國際原油價格也大幅飆升至每桶78美元。
又一條「關鍵通道」來了,改寫西部「出海版圖」? - 天天要聞

又一條「關鍵通道」來了,改寫西部「出海版圖」?

每經記者:肖純 每經編輯:楊歡圖片來源:攝圖網_507754460一條新的物流通道正在改寫中國西南的「出海版圖」。就在幾天前,集裝箱列車「鄭和號」從昆明晉寧啟程,經老撾萬象、泰國拉廊港,最終抵達孟加拉國吉大港。
突發!近11萬人爆倉 - 天天要聞

突發!近11萬人爆倉

7月9日,比特幣首次觸及112000美元,刷新歷史新高。比特幣盤中漲幅最高達3%,今年迄今漲幅約為19%。加密貨幣的反彈並非孤立現象,英偉達(NVDA.O)在周三盤中一度突破4萬億美元市值,並推動納指創下歷史最高收盤價。英偉達成為首家市值突
政策高頻 |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申萬宏觀·趙偉團隊) - 天天要聞

政策高頻 |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申萬宏觀·趙偉團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申萬宏源宏觀關注、加星,第一時間接收推送!文 | 趙偉、賈東旭、侯倩楠、耿佩璇 聯繫人 | 侯倩楠報告正文 2.政策高頻: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2.1 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召開7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研究縱深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連續兩日施壓 特朗普再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降息 - 天天要聞

連續兩日施壓 特朗普再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降息

當地時間7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平台「真實社交」上發文,再度敦促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降息。△特朗普(資料圖)此前一天,特朗普於9日在社交媒體平台發文,批評美聯儲當前的利率政策,稱美聯儲設定的利率至少偏高3個百分點,利率每個百分點每年給美國造成了3600億美元的再融資成本。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
雙雙預計凈利潤翻倍!中國船舶、中國重工上半年業績為「南北船」合併添彩頭 - 天天要聞

雙雙預計凈利潤翻倍!中國船舶、中國重工上半年業績為「南北船」合併添彩頭

每經記者:張韻 每經編輯:文多7月10日晚間,中國船舶(SH600150)、中國重工(SH601989)發佈2025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兩公司預計歸母凈利潤均實現同比大幅增長。中國船舶的預計凈利潤規模高於中國重工,中國重工的預計凈利潤同比增速則快於中國船舶。圖片來源:中國船舶公告截圖圖片來源:中國重工公告截圖具體來看,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