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速覽【2022 中國經濟年報】:人口首現歷史性拐點,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0.0%,高技術產業投資增勢較好

2023年01月17日18:10:11 財經 3270

一文速覽【2022 中國經濟年報】:人口首現歷史性拐點,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0.0%,高技術產業投資增勢較好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22年國民經濟運行數據。

初步核算,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121020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速最快,第三產業增加值最高。數據顯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分別為88345億元、483164億元、63869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1%、3.8%、2.3%。分季度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最低,不足1%。具體四個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分別同比增長4.8%、0.4%、3.9%、2.9%。從環比看,四季度國內生產總值與三季度持平。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類型總結為十個方面,包括了農業、工業生產、服務業、市場銷售規模、固定資產投資、貨物進出口、居民消費價格、就業形勢、居民收入、人口總量。經梳理髮現,2022年主要統計經濟數據總體保持增長態勢,但穩增長背後依舊顯露減少項,中國人口自1962年來(即61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自然增長率為-0.60‰;與此同時,消費也下降,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下降了0.2%。

人口總量有所減少,男多女少,人們都往城裡跑

2022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2022年出生人口95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死亡人口1041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3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

從性別構成看,男性人口多於女性人口。男性人口共72206萬人,女性人口共68969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69(以女性為100)。從年齡構成看,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佔全國人口的比重最大,是65歲及以上人口的4倍有餘。數據顯示,16-59歲勞動年齡人口、60歲及以上人口、65歲及以上人口數分別為87556萬人、28004萬人、28004萬人;佔全國人口的比重分別為62.0%、19.8%、14.9%。

從城鄉構成看,較上年相比,城鎮常住人口增加了646萬人,鄉村常駐人口減少了731萬人。總體上城鎮常住人口多於鄉村常住人口,兩地常住人口分別為92071萬人、49104萬人;城鎮人口佔全國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個百分點。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上年下降0.2%,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和網上零售增長較快

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比上年下降0.2%,市場銷售規模基本穩定。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80448億元,下降0.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59285億元,與上年持平。按消費類型分,商品零售395792億元,增長0.5%;餐飲收入43941億元,下降6.3%。

按月度來看,2021年12月-2023年12月期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波動變化明顯,同比出現負增長的有6個月份,分別為2022年3月、4月、5月、10月、11月、12月,同比增速分別為-3.5%、-11.1%、-6.7%、-0.5%、-5.9%、-1.8%。其中,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1.8%,降幅比上月收窄4.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14%。

一文速覽【2022 中國經濟年報】:人口首現歷史性拐點,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0.0%,高技術產業投資增勢較好 - 天天要聞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月度同比)

不過,基本生活類商品銷售和網上零售增長仍表現加速。數據顯示,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飲料類商品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8.7%、5.3%。全國網上零售額137853億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19642億元,增長6.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7.2%。

全國糧食總產量、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均保持增長

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均保持增長,其中增速最快的是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了3.6%。工業生產持續發展,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97.5%。總體來看,2022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6%。

分三大門類看,增加值按增速排序依次為採礦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製造業,增速分別為7.3%、5.0%、3.0%。值得注意的是,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4%、5.6%,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3.8、2.0個百分點。

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3.3%;股份制企業增長4.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下降1.0%;私營企業增長2.9%。分產品看,新能源汽車增勢強勁,增長超90%。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產量分別增長97.5%、16.3%、15.0%。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3%,環比增長0.06%。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7180億元,同比下降3.6%。

服務業保持恢復,現代服務業增勢較好。2022年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增加值分別增長9.1%、5.6%。12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收窄1.1個百分點。1-11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9%。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衛生和社會工作企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8.3%、8.3%、8.1%。

農業方面,全年糧食增產豐收,畜牧業生產穩定增長。2022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8653萬噸,比上年增長0.5%。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9227萬噸,比上年增長3.8%;其中豬肉產量最多,為5541萬噸,增長4.6%;年末生豬存欄45256萬頭,增長0.7%;全年生豬出欄69995萬頭,增長4.3%。

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速均超5%

2022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速均超5%,具體數據分別為5.1%、7.7%。

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但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縮窄。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72138億元,比上年增長5.1%。分領域看,僅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0.0%,基礎設施投資、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9.4%、9.1%。值得注意的是,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35837萬平方米,下降24.3%;商品房銷售額133308億元,下降26.7%。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增長最多,增長了10.3%,第一產業投資增長僅有0.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3.0%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高技術產業投資增勢較好,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速最為明顯。具體來看,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8.9%,快於全部投資13.8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製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22.2%、12.1%。高技術製造業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錶製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7.6%、27.2%;高技術服務業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業、研發設計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26.4%、19.8%。此外,社會領域投資增長10.9%,其中衛生、教育投資分別增長27.3%、5.4%。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環比增長0.49%。民間投資增長0.9%。

貨物進出口較快增長,貿易結構持續優化,出口總額與增速均高於進口,實現貿易順差。2022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20678億元,比上年增長7.7%。其中,出口239654億元,增長10.5%;進口181024億元,增長4.3%。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58630億元。

分類來看,一般貿易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比重最大,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最高。數據顯示,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11.5%,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63.7%,比上年提高2.2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12.9%,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0.9%,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機電產品進出口增長2.5%,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9.1%。12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37713億元,同比增長0.6%。其中,出口21607億元,下降0.5%;進口16106億元,增長2.2%。

居民消費價格與居民收入增速一齊上漲,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居民消費價格溫和上漲,工業生產者價格漲幅回落。2022年居民消費價格(cpi)比上年上漲2.0%。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8%,環比持平。2022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4.1%;12月份同比下降0.7%,環比下降0.5%。2022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上漲6.1%;12月份同比上漲0.3%,環比下降0.4%。

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上漲2.4%,衣着價格上漲0.5%,居住價格上漲0.7%,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2%,交通通信價格上漲5.2%,教育文化娛樂價格上漲1.8%,醫療保健價格上漲0.6%,其他用品及服務價格上漲1.6%。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2022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5.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9%,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1370元,比上年名義增長4.7%。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538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0.2%。

居民收入中,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將居民收入分類別看,可按常住地分與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按常住地分,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於城鎮;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3.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6.3%,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2%。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8601元,中間偏下收入組19303元,中間收入組30598元,中間偏上收入組47397元,高收入組90116元。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回落。2022年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超額完成1100萬人的全年預期目標任務。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7.9小時。農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615元,比上年增長4.1%。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

數據顯示,本地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5.4%;外來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5.7%,其中外來農業戶籍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5.4%。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16.7%,比上月下降0.4個百分點;25-59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4.8%,比上月下降0.2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1%,比上月下降0.6個百分點。全年農民工總量29562萬人,比上年增加311萬人,增長1.1%。其中,本地農民工12372萬人,增長2.4%;外出農民工17190萬人,增長0.1%。

國家統計局指出,總的來看,2022年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穩住了宏觀經濟大盤,經濟總量持續擴大,發展質量穩步提高。同時也要看到,國際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國內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經濟恢復基礎仍不牢固。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着力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努力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鈦媒體編輯賈雨微綜合)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廣交會觀察:從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氣象 - 天天要聞

廣交會觀察:從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氣象

中新社廣州5月4日電 (記者 程景偉)作為中國外貿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廣交會持續展現中國企業出海新氣象。在國際市場上,「中國製造」曾是「貼牌代工」的符號。改革開放數十年來,中國製造業一路迅猛發展,並逐步建立起自主品牌,在複雜多變的全球
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轉口貿易有用嗎? - 天天要聞

特朗普關稅大棒之下,轉口貿易有用嗎?

劉遠舉:特朗普的極限施壓,從他的社交媒體到各國現實,隔着無數出於利益的阻礙。想把這些產業鏈從中國帶到美國,短期內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劉遠舉特朗普宣布「對等關稅」僅13小時後,他又在其社交媒體平台上突然宣布,對超過75個國家實施為期90天的關稅暫緩措施,同時將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從104%提升至125...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 天天要聞

緬甸洋蔥出口價如何?

根據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場報價,緬甸出口的洋蔥按規格不同,FOB(離岸價)定為每噸240至370美元。 緬甸洋蔥、大蒜及廚房作物種植生產出口商協會每周都會發佈出口洋蔥、大蒜、酸角、薑黃、長辣....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 天天要聞

訂單多了!一季度醫藥研發外包上市公司業績超預期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陳琳輝 )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完全統計,國內11家CXO(醫藥研發外包服務)上市公司已發佈2025年一季度最新財報,其中藥明康德、凱萊英、康龍化成和博騰股份新簽或者在手的訂單超預期,公司業績有所改善。據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葯明康德持續經營業務在手...
三個「爆品」,藏着中國外貿秘籍 - 天天要聞

三個「爆品」,藏着中國外貿秘籍

來自世界各地的外商雲集,我國製造業的產品琳琅滿目,最近,和各大景區一樣火熱的,還有廣交會現場。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分三期舉辦。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時,已有來自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 天天要聞

直擊奧馬哈中國投資人峰會|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觀點,判斷投資的可為機會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閆軍)又是一年巴菲特時刻,當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宣布計劃今年年底退休時,不僅震驚在場股東,也讓今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彌足珍貴。陪伴了國內投資者15年中國投資人峰會在5月4日如約而至,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場進行。...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 天天要聞

寧泉資產李源海:關心AI進展,重視估值和現金流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由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奧馬哈場正在進行中。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就投資與社會公益之間的良性循環注入新思考。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 李源海財聯社記者梳理主要觀點,以供讀者參考。李源海強調,投資不應止步於...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 天天要聞

2025年的投資機遇有哪些?寧泉資產李源海、睿郡資產薛大威,興證全球基金童蘭在奧馬哈亮觀點

財聯社5月4日訊(記者 周曉雅)在當前科技浪潮席捲下,如何看待新舊動能轉換中的投資機遇?投資與財富觀、社會價值之間又有怎樣的關係?2025年5月4日,興證全球基金、財聯社、騰訊新聞共同主辦的「投資·可為|2025年度中國投資人峰會」在奧馬哈進行。寧泉資產研究總監兼投資經理李源海,睿郡資產合伙人、副總經理薛大威,興...
每分鐘超1000萬元! - 天天要聞

每分鐘超1000萬元!

每分鐘超1000萬元!中歐貿易持續向好今年是中國和歐盟建交50周年,從建交初期的24億美元到現在的7800億美元,中歐雙邊貿易持續向好發展。據海關統計,今年一季度,我國對歐盟進出口1.3萬億元,同比增長1.4%,相當於每分鐘都有超過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