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回升、北向資金流入、外資加緊布局……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2023年01月11日20:38:04 財經 1452

春江水暖鴨先知。隨着疫情防控政策優化、穩增長政策效應顯現,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復蘇預期不斷增強。2023年開年至今的幾個交易日,匯市、股市表現強勁,海外「真金白銀」正在加速流向中國資產。

近3個月人民幣匯率升值7.3%折射經濟向好「強預期」

從去年末到今年開年至今,人民幣匯率走出了一波反彈回升行情。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1月以來,人民幣匯率持續震蕩升值,1月9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收報6.7712,較去年11月初升值7.37%,也是自去年8月中旬以來首次升破6.80關口。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BIS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匯率三大人民幣指數較去年11月初分別升值0.35%、0.26%和1.08%,顯示出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呈現強勢。

匯率回升、北向資金流入、外資加緊布局……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 天天要聞

人民幣匯率的走勢,總體來說,是由中國國內經濟基本面和國際形勢、供需情況等內外部因素共同驅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在岸市場」與「離岸市場」。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看來,「這一波人民幣匯率的反彈,很大程度上是人民幣在岸市場驅動的。反映了國內的一些情緒面、基本面的利好開始逐步顯現」。他特別指出,我們今年大概會形成世界經濟總體往下,中國經濟是獨立向上的運行軌跡。這個情況也有助於增強對於中國經濟,還有中國資產的信心,對人民幣是利好。

匯率回升、北向資金流入、外資加緊布局……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 天天要聞

對於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對人民幣匯率帶來的支撐作用,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告訴記者,我國經濟基本面仍然是較為穩固,具有完整的工業體系,產業鏈供應鏈非常穩定,我國商品的國際競爭力非常強,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疫情防控政策,這有利於增強市場信心和改善經濟增長前景。體現在匯率上,就是人民幣升值。

回顧去年全年,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從年初延續2021年強勁走勢,到年中有所貶值,再到年末企穩回升,整體展示出強勁韌性。在制度層面,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愈發市場化,有彈性的雙向浮動逐漸成為新常態。管濤指出,去年面對人民幣匯率劇烈震蕩的行情,央行恪守了匯率政策中性,基本退出了外匯市場常態干預,是通過匯率有漲有跌的雙向波動來發揮吸收內外部衝擊的減震器作用。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是價格與市場作用的結果,這也提振了市場的信心。

匯率回升、北向資金流入、外資加緊布局……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 天天要聞

央行最新表態專門提到,去年底以來,人民幣匯率大幅反彈,境外資本流入持續增長,充分反映了國際金融市場堅定看好我國經濟發展,對物價等經濟基本面充滿信心。中長期看,人民幣匯率會保持雙向波動,但總體上將持續走強。這充分說明,在面對外部衝擊的時候,人民幣突顯韌性,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穩健,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今年北向資金凈流入已近300億元全球投資者青睞中國

不僅是匯率市場,在經濟復蘇預期的支撐下,全球投資者對人民幣資產表現出極大熱情。境外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投資中國A股市場的資金,被稱為「北向資金」,這其中的大部分由國外投資機構組成。「北向資金」也被一些投資者稱為嗅覺敏銳的「聰明錢」。

數據顯示,今年首周,雖然只有四個交易日,但北向資金迴流速度顯著加快,全周凈買入A股200.19億元,日均流入速度顯著高於2022年下半年。截至1月9日,2023年以來,北向資金已經持續凈買入近300億元。

拉長時間維度看,北向資金從去年末就在持續加大對中國資產的配置。國際金融協會統計顯示,去年11月流入中國資本市場的資金達85億美元,創去年單月新高。港交所數據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北向資金交易佔A股每日平均交易金額,由2017年的1.6%,升至2022年的5.6%。

匯率回升、北向資金流入、外資加緊布局……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 天天要聞

不僅在中國A股市場,放眼海外市場,「中國概念」同樣受到熱捧。自2022年12月以來,貝萊德旗下海外最大的中國ETF、跟蹤MSCI中國指數的MCHI基金流入資金超過4億美元。1月5日,該基金單日資金流入約1.34億美元,創2022年11月17日以來新高。

中銀國際證券執行董事白韌認為,去年美聯儲持續加息,今年預計將進入加息周期尾聲,這為資金流入新興市場創造了積極條件。經濟恢復速度加快,再配合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也令投資者對今年中國的經濟增長趨向樂觀。

2022年,境內外資本市場互聯互通、渠道拓寬的步伐也繼續穩步推進。去年,瑞士、德國成為繼英國之後,我國上市公司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的新選擇。新加坡、菲律賓也在去年底今年初相繼與深交所建立互聯互通機制,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為跨境投資提供更多元化選擇。隨着A股國際化程度不斷推進,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關注度不斷提升,經過指數比重的多輪提升,明晟(MSCI)、富時羅素標普道瓊斯的A股大盤股納入比例已分別達到20%、25%和25%。

香港證券協會專業委員溫天納告訴記者,2023年,對全球來說,都是國際流動的年度,人流、物流、資金流的流動,會帶來更多新的機遇。

匯率回升、北向資金流入、外資加緊布局……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 天天要聞

不少研究機構也將「中國概念」納入年度投資關鍵詞。摩根士丹利中國股市的配置建議從「標配」上調為「超配」。瑞士信貸則表示已經在其亞洲投資組合中超配了中國資產,並指出,中國政府推出的系列經濟支持政策,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吸引全球資本流入中國。

金融開放穩步推進 外資加速布局中國

在中國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的背景下,人民幣資產持續獲得外資青睞,中國在金融開放方面的眾多舉措,也讓外資機構的在華投資便捷程度不斷提升,許多外資機構正在加速在中國的投資布局。

匯率回升、北向資金流入、外資加緊布局……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 天天要聞

去年底獲批另類投資子公司,在改革試驗田的科創板實現首次公開募股(IPO)融資額約739億元,是摩根士丹利2022年在華投資成績單中的「亮點」。作為最早一批進入中國資本市場、在華展業已近30年的摩根士丹利,在華金融機構外資持股比例全面放開後,這兩年母公司持續在增資在華證券公司,目前已佔股達94.06%。摩根士丹利證券總經理錢菁告訴記者,「在未來我們充分利用全球平台,在公司分析、估值定價等方面積極發揮我們的優勢,為國內優質科創企業的茁壯成長和長期發展保駕護航」。

匯率回升、北向資金流入、外資加緊布局……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 天天要聞

富達基金去年12月剛剛獲批中國公募基金牌照的外資獨資公募基金,正在加緊對中國的業務研究。負責人告訴記者,上海的團隊從最開始的20人左右增加到了現在的120人,投研團隊還在不斷擴大,為後續的投資作準備。富達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小薏表示,中國有完整的產業鏈,中國經濟的這種韌性,還有這種消費的需求,龐大的市場體量以及年輕人、蓬勃的人才的發展,這種紅利都是整個外資投資中國的一個底層的邏輯。

2022年5月和7月,央行、外匯局連續出台便利境外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新措施,對市場准入機制、投資幣種選擇等做了進一步開放。這些舉措,吸引了多年來持續關注固定收益領域投資的海外專業機構不斷加碼在華業務。「作為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中國債券市場對我們非常重要,『債券通』為品浩這樣的境外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提供了便利。」品浩中國總經理周玲玲表示,他們將中國視為未來重要的布局方向,對全球資產管理人而言,中國市場都極具吸引力。

調高增長預期!國際組織和投資機構投下「信任票」

有「真金白銀」的資金流入,也有長期追蹤中國投下的「信任票」。近期,不少外資機構紛紛上調對中國2023年經濟增長預期。國際投資者更加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認為中國果斷調整防疫政策將為中國經濟復蘇增長創造更好的動力。

匯率回升、北向資金流入、外資加緊布局……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 天天要聞

世界銀行在最新一期中國經濟簡報中表示,中國的財政政策空間充足,特別是在中央層面,能夠支持更加強勁的經濟復蘇。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宏觀經濟貿易與投資局副局長艾卡思表示,2023年,全球經濟看起來將出現更弱的增長,幾乎所有主要經濟體都預計將進入一個低迷的商業周期,與我們在中國看到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我們也預計中國政府將繼續通過財政政策支持和鞏固復蘇。這將有助於推動基礎設施投資,零售業、旅遊業、酒店業、服務業等領域都有很大的復蘇潛力。

匯率回升、北向資金流入、外資加緊布局……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 天天要聞

此外,高盛近期將2023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測從4.5%上調至5.2%,認為消費板塊有望成為2023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亮點。

匯率回升、北向資金流入、外資加緊布局……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 天天要聞

美國銀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防疫政策調整後,認為中國會出現更高增速的基金經理比例已飆升至約3/4。

匯率回升、北向資金流入、外資加緊布局……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 天天要聞

滙豐在其2023年一季度展望報告中指出,中國出口增速仍高於全球貿易增速,但這種份額的上升並沒有以犧牲成本較低的生產國為代價,表明中國正在向價值鏈的上游移動。

記者注意到,在對中國經濟前景的預測中提到最多的關鍵詞是「反彈」和「提升」。眾多機構都認為,中國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將釋放消費潛力,促進經濟發展。

摩根士丹利證券總經理錢菁告訴記者,研究團隊認為今年中國將走出疫情,主要由消費引領和拉動,疊加房地產市場的逐漸企穩,將帶動整個經濟復蘇隨着出行和生活恢復常態,帶來的會是消費場景恢復後的需求反彈。

匯率回升、北向資金流入、外資加緊布局……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 - 天天要聞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表示,2023年世界將面臨比過去12個月「更艱難」的一年,主要原因是歐美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活動在同時放緩。不過,未來一年,中國經濟將穩步增長,成為世界經濟最大的積極因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今年初接受採訪時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中國的經濟表現將會逐步上升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在2023年年末的時候會比年初更加強勁。

2023年,國際社會將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國,期待回穩向上的中國經濟將給世界經濟注入更多動能。

(總台央視記者 劉穎 董彬 沙千 張軍)

財經分類資訊推薦

美債雪球滾至36萬億,全球央行深陷美元陷阱 - 天天要聞

美債雪球滾至36萬億,全球央行深陷美元陷阱

——美國國債總額高達36萬億,到2025年年底可能突破40萬億大關。若將這些債務分擔到全球,平均每個人需要背負4500美元。這個龐大的債務雪球已經壓得美國財政喘不過氣,單每年的利息支付就要花費上10000億,相當於美國年度的軍費支出。
標普、納指再創新高!特斯拉漲近5%,市值大增3400億元!比特幣漲近4%,油價大漲、工業金屬普漲 - 天天要聞

標普、納指再創新高!特斯拉漲近5%,市值大增3400億元!比特幣漲近4%,油價大漲、工業金屬普漲

每經編輯:畢陸名美東時間周三(7月2日),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互現,截至收盤,納指漲0.94%,道指跌0.05%,標普500指數漲0.47%。科技股集體上漲,特斯拉漲近5%,甲骨文漲超5%,英偉達、蘋果漲超2%。熱門中概股漲跌互現,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收漲0.06%。富時A50期指連續夜盤收漲0.13%,報13448點。周三紐約尾盤(周四北京時間...
丸美生物:創新驅動 向美妝科技企業戰略轉型 - 天天要聞

丸美生物:創新驅動 向美妝科技企業戰略轉型

來源:東方財富近期,丸美生物成功通過ISO56005《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能力》二級認證。丸美生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孫懷慶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公司將堅持以科技創新為發展引擎,致力於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美妝科技企業。
能源早新聞丨中國與沙特重大能源合作項目取得重要進展! - 天天要聞

能源早新聞丨中國與沙特重大能源合作項目取得重要進展!

新聞聚焦◐外交部:希望各方能夠相向而行,推動伊核問題重回政治解決的軌道。據央視新聞報道,7月2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主持例行記者會。在回答有關當前伊朗局勢的問題時,毛寧表示,近期中東爆發了嚴重的衝突,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是很清楚的。中方希望實現持續有效的停火,推動中東地區重回和平與穩定。關於伊朗核問題,這...
三名高管火速套現超千萬!萬辰集團股價閃崩9% - 天天要聞

三名高管火速套現超千萬!萬辰集團股價閃崩9%

7月2日,萬辰集團(300972.SZ)(下稱「萬辰」)股價開盤後一路下行,盤中一度跌超11%,截至收盤跌幅收窄至9.73%,報168.67元/股;總市值304億元,較上一日縮水約33億元。這一股價異動,或與前一日披露的高管減持公告有關。7月1日晚,萬辰發佈公告,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王麗卿、董事兼副總經理李博、副總經理王松,以集中競價...
再迎利好!萬億賽道大爆發 - 天天要聞

再迎利好!萬億賽道大爆發

【導讀】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海洋經濟概念股狂掀漲停潮中國基金報記者 牛思若海洋經濟領域再迎重磅利好!7月1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指出,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加強頂層設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引導社會資本積极參与發展海洋經濟。政策東風催熱板塊行情。7月2日,A股開盤後,海洋經濟概念股狂掀漲停潮,深...
田浩洋:7.3黃金午夜行情思路解析,順應趨勢回踩不破做多 - 天天要聞

田浩洋:7.3黃金午夜行情思路解析,順應趨勢回踩不破做多

來源:田浩洋愛看盤黃金周三的行情走勢基本已經接近尾聲了,回顧今日我們幾次下方3327-30區間內進行布局多單,多單也是完美全部獲利出局,近期行情漲跌幅度比較大,加上本周又是非農周,消息面也比較多,所以我們更加需要穩健操作來把握利潤,關注我文
A股復盤|指數縮量調整!熱點快速切換,市場還有上漲動能嗎? - 天天要聞

A股復盤|指數縮量調整!熱點快速切換,市場還有上漲動能嗎?

為投資者提供專業資訊服務 資訊傳遞價值,專業伴隨成長!——騰訊官方證券投資平台 為投資者提供專業資訊服務 資訊傳遞價值,專業伴隨成長!——騰訊官方證券投資平台7月2日市場全天縮量調整。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0.09%,深證成指跌0.61%,創業板指跌1.13%。全市個股跌多漲少,全市下跌個股近3300隻;全市全天成交1.37萬億...
利好利空晚報|高層部署!加快產業創新;證監會發聲!持續提升A股吸引力、竟爭力 - 天天要聞

利好利空晚報|高層部署!加快產業創新;證監會發聲!持續提升A股吸引力、竟爭力

為投資者提供專業資訊服務 資訊傳遞價值,專業伴隨成長!——騰訊官方證券投資平台周三晚間,市場聚焦哪些新聞?一起來和自選哥看看吧:高層發聲,事關新型工業化、新質生產力;證監會召開會議,研究部署資本市場具體舉措。首先,一起來和自選哥看看高層關於新型工業化、新質生產力的發聲吧。國務院副總理張國清近日在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