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核酸退場後,葯企就登場了,一個連花清瘟成就了一個院士首富,一個布洛芬讓亨迪葯業老闆45天賺了60億。但實際上,還有人在背後悶聲發大財,而且是賺得盆滿缽滿。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凈利潤160.5 億元,同比增長31918.64%;扣非凈利潤162.32 億元,同比增長65616.92%,是不是都數不清有幾位數了?換算過來,就是凈利潤暴漲319倍,扣非凈利潤暴漲656倍。
這家巨頭就是九安醫療,一家做醫療器械產品的公司,趕上了疫情的風口,營收和利潤都暴漲,公司股票更是成為了「妖股」。那麼,九安醫療到底是怎麼發家的呢?又是怎麼抓住疫情紅利的呢?這一切我們還得從它的創始人說起。
九安醫療創始人叫劉毅,出生於天津一個普通家庭,從小學習成績很好,後來考入天津大學就讀分析儀器專業,畢業後被分配到上海第三分析儀器廠工作,捧上了當時人人羨慕的「鐵飯碗」。如果按照這個軌跡發展下去,劉毅只需要慢慢熬,熬到退休,一輩子生活無憂啊。
然而,劉毅卻不是一個甘於現狀的人,僅僅一年,他就把鐵飯碗給砸了,不幹了。一個人跑到廣東找工作,進入了一家賣保健品的公司,名字叫太陽神。這家公司在當年是火遍大江南北,到處可以看到它的廣告,劉毅在這裡如魚得水,後來做到了管理層,積累了不少的經驗。
但是,企業家往往都是愛折騰的,怎麼會甘心屈居人下,一直給人打工呢。於是,1995年,劉毅就拉上幾個同學單幹了,創立了九安醫療,做的產品是電子血壓計。起步是很順利,上市一個月就賣出1000多台,實現了開門紅。不過,之後業績始終在1000萬左右徘徊,這令它們很頭痛。於是,他們不得不去打開國際市場,沒想到空間這麼大。
通過開拓國際市場,九安醫療出貨量也是節節攀升,進入世界前列。與此同時,九安醫療將產品擴張到血糖儀、額溫計等家用醫療器械產品。之後,還搭上了蘋果、小米,火了一把。
2010年,九安醫療在深交所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血壓計行業上市公司。一般「行業第一家」,都頗受資本追捧,但沒想到九安醫療卻被嫌棄,股價始終只有幾塊錢,一度還被評價為垃圾股。
為什麼會這樣呢?究其原因還是業績不行。營收增長緩慢,2010年營收2.99億元,之後幾年都在5億以內徘徊,2019年才突破7億元。凈利潤那就更慘了,從2010年到2019年,凈利潤虧損1.74億元,一分錢不賺,還虧了將近2億,也難怪資本看不上。
賺錢或許真的要看運氣吧,當運氣爆棚時,想不賺錢都難。這不,三年疫情讓九安醫療徹底翻身,不但把上市後10年的虧損都補上了,還大賺特賺。從2020年到2022年第三季度,九安醫療凈利潤合計達到172.05億元。創業27年,全靠這三年賺錢了。
據了解,2020年國內疫情發生後,九安醫療就抓住了測溫的需求,賣出了大量的額溫計,小賺了一筆,之後隨着疫情在全球擴散,九安醫療就把額溫計賣到了海外。不過,真正讓九安醫療業績暴漲的不是額溫計,而是抗原試劑盒。
我們都知道國外放開的時間比我們早,它們很早就對抗原檢測有着巨大的需求。九安醫療自研的抗原試劑盒在去年11月拿到了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認證,正式進入美國市場,而且拿走了美國政府一半的採購合同,達到12.7億美元。
這一下不得了,九安醫療業績就像坐火箭一樣飛了起來。今年前三季度九安醫療的營收達到了245.89億元,暴漲30倍。自從獲得進入美國市場後,九安醫療市值用五個月的時間,從不到30億暴漲至超390億,成為了「妖股」。按照創始人劉毅的22.88%持股比例,他的身價也接近90億,無疑直接推上了天津首富的寶座。
如今,隨着國內的放開,抗原已經是「一盒難求」,需求量非常龐大,這是一個比海外更大的市場,作為生產抗原試劑的頭部企業,九安醫療無疑又迎來了一次機會,這意味着第四季度營收和利潤還要大漲。
疫情三年來,苦了大部分人,也富了少部分人。從邁瑞醫療老闆成為新加坡首富,到科興生物一年凈賺千億,再到連花清瘟,亨迪葯業,九安醫療。不過,疫情終究會過去,抗原也只是短暫的紅利,對於九安醫療這類企業來說,還是要想辦法擴展更多的業務,提升核心競爭力才行,否則過了這個風口,很可能又被打回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