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能幹成什麼事?六年來,山東安瀾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文內簡稱安瀾電力)從無到有,從製造到創造,用六年時間成長為今天名副其實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小巨人」企業都有大能量,安瀾電力也不例外,它的拿手絕活是什麼?
安瀾電力前身是一家專註於化工行業的企業,在環保風暴來臨之時,於2016年成功轉型,成為電力裝備行業的一家科技型企業。目前企業員工130人,科技研發人員佔到1/3。
「一二次融合分線線損」監測設備帶電安裝現場
架空線路線損監測設備國產化領域尚屬空白,開荒拓展並非易事。「作為一家科技公司,我們解決了電力運行等多個行業痛點。線損率是反映電網規劃、運營管理水平的重要經濟技術指標,線損管理的要點在於儘快發現和定位高損線路和台區。」在安瀾電力產品展示區,企業董事長李萬忠指着一個毫不起眼的黑色「把式」設備說,這就是「一二次融合分線線損」監測設備,電力行業在使用它之後,可實時監測線路線損,精確定位高損線路,提升了10kV線損精益化管理水平,它的監測精度達到了計量水平。
創新之路無比艱難,為了全國這獨一份,安瀾電力的科研人員付出了無數個日夜的艱辛,終於在2018年底研發成功。
生產車間
全國首個「一二次融合分線線損」監測設備的誕生,填補了國內架空線路線損監測領域的空白,各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電力安全事業作出了貢獻。2019年,淄博供電公司成為率先使用該設備的企業之一,使用後線損達標率居全省第一,在2019年7月全國四省七地市「零負損」10kV線路評比中,淄博供電公司成為唯一一個實現「零負損」的地市公司。之後,濟南、青島、濰坊、萊蕪、菏澤等省內地市相繼使用。河北、河南、雲南、浙江、天津等全國23個省市推廣使用3000餘套,試點線路線損達標率100%。同時通過不停電安裝,累計避免近10萬低壓用戶停電,提升線損的同時帶來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別看他不起眼,含金量在於它內部的芯片,而這就是一個科技大腦。」 「一二次融合分線線損」監測設備不止於線損,它的強大能力在於發生電力故障或非故障停電時,它可以快速定位故障點,還可以實現帶電安裝,並能通過5G與大數據技術的融合實現數據就地處理。對於現如今高速發展的城市來說,這台設備可謂是助力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的「節電」救星。
生產車間
企業要實現高速發展,必須要有一股創新精神和家國情懷,李萬忠就是這麼一個人。「如果發現了問題不去解決,我們就感到很痛苦。解決這個問題可能會耗費很多精力和財力,可能短期也見不到太大效益,但是把這個問題解決了,我們就感覺特別開心!」 從濟南電力部門辭職後於2016年接手安瀾電力的李萬忠,始終對電力行業懷有深厚的感情,正是這份執着與熱愛,安瀾電力的一個個新品才能橫空出世。
智能跌落式熔斷器系統榮獲國家電網青年創新大賽金獎
智能跌落式熔斷器系統
沂源縣果園多,位置分散,每年灌溉大約需要用3個月的電,拉合閘時需要電工用長長的絕緣桿在變壓器下面進行操作,既麻煩也危險!2019年,李萬忠得到這個消息後,馬上成立由技術總監倪文強帶頭的研發團隊,借用「共享單車」理念,以自主研發的智能跌落式熔斷器為核心,用手機安裝操作APP,工作人員在分、合閘操作時只要在電腦鼠標或手機APP上輕輕一點即可實現跌落式熔斷器分合閘,人與高壓電零接觸,不但避免了操作人員的安全隱患,還為果農解決了供電難題、節約了電費支出。
光伏儲能綠色電站
在全球綠色發展、國家「雙碳」戰略背景下,電力技術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新能源發電、儲能應用迅猛發展。令人激動的是,在新能源領域,安瀾電力繼續釋放「小巨人」實力。2021年,安瀾電力研發的電動汽車充電系統——「光儲充」微網系統,一進入市場,便得到了眾多企業的青睞,比如山東正晨科技已使用近50餘套。「光儲充」微網系統實現了發電、用電、管電一體化,「數據大腦」實時運算,哪個時間段用電更合算,哪個時間段適合儲電,光伏發電用不完的還可以出售。福建一企業使用該系統後,光伏裝機投資140萬元,年化收益估算為28萬元,投資周期僅需5年。「數據大腦」每一天都在精細運轉,用數據說話,省錢明明白白。
去年, 安瀾電力產值達到3.5億元,今年克服疫情影響,預計達到4億元以上。面向未來,李萬忠將帶領團隊繼續攻堅克難,用「淄博心」點亮電力「中國芯」,成為我國智能電網領域的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