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這世界給你正反饋,你能心平氣和地接受,不因此趾高氣昂;相反,若這世界並沒有給你正反饋,甚至給你負反饋,你依然能心平氣和地接受,不因此灰心喪氣——這不是勇氣是什麼?以下我摘抄了一部分2020年巴菲特的訪談對話,我相信對現在的我們會很有啟發。
投資者應該持有多少現金?
主持人:伯克希爾有逾一千多億美元現金,你說過,你一直想把伯克希爾打造成一座非常安全的城堡。你認為,一位普通投資者持有的現金應佔到多大百分比?
巴菲特:這取決於投資者的個人情況。
如果你需要靠周薪過活,總得在手頭留點現金,你肯定不能刷爆信用卡。
但如果你的房貸已經結清,生活開支不高,而且已經有合理的多樣化投資組合,那你不需要現金。
主持人:與伯克希爾公司相比,你本人的生活可以更加不需要現金?
巴菲特:對。伯克希爾得對保險進行賠付,投保客戶可能遭遇颶風災害等意外,伯克希爾可能要賠付數十億美元。伯克希爾有100多萬的股票持有人,指望我把公司經營好,確保安然度過各種意外。
但對我個人來說,即便我退休了,我也有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股票投資組合,這些組合每年會支付給我大約三萬美元的分紅。我的孩子已長大成人,房貸等一切都已結清,我不用太擔心手上沒有足夠的現金周轉。
蘋果公司就像一個農場
主持人:聊聊蘋果公司吧。你持有大約450億美元的蘋果股權,你會密切追蹤蘋果公司的最新情況嗎?
巴菲特:如果需要密切追蹤一家公司的動態,那你就不該擁有這家公司的股權。
主持人:真的嗎?
巴菲特:當然了,如果你買下一座農場,你會隔三差五去農場看看玉米長多高了嗎?
你會因為有人說受出口影響、今年農產品價格料將走低而過分擔憂嗎?
當你買下這座農場時,想的是一直持有它。
我在1980年代買下一家農場,我的兒子經營着農場,但我只去過一次。就算我在旁邊盯着,農作物也不會長得更快,我在旁邊喊着「加油,加油」助威,也於事無補。
我知道農產品價格會漲漲跌跌,我知道有些年份的收成會好過其他年份,但既然我已經買了農場,我不會在意經濟預測之類的勞什子。
我在意的是,農場可以常被到悉心照料。我希望收成越來越好,而結果大體上也是如此。
事實上,100年前這座農場或許每英畝可以收穫30蒲式耳,甚至35蒲式耳玉米。而到今天,收成好的年份能收穫200蒲式耳。
這個國家在不斷進步。與數百年前相比,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越來越小,因為我們越來越擅長農業耕種了。
不論種的是棉花、玉米還是大豆等各式各樣的作物,你我都是受益者。
主持人:所以,蘋果公司就像一座農場?
巴菲特:對,這是一筆長期投資。
如果你擁有鎮上最好的汽車經銷商,最知名的品牌,交給優秀管理者來經營就好了。
你不必每天都到店裡問「今天來了多少顧客?」;你也不會說,「我覺得利率略有上升,也許我們應該減緩銷售」,你不會這樣做的。
在買下這家店的時候,你就清楚,一年有365天,你要擁有這家店20年,那就是7300天。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事物會不斷變化,如果日常瑣事都要看得那麼重,你就不該買下它。
回購、分紅政策不應該由政府決定
主持人:近期回購是個熱門話題,你的回購規模也不小。
年報顯示,從2018年12月13日到24日,你們回購了價值約2.33億美元的伯克希爾股票,恰恰買在了股市的階段性底部。你是如何料到這一點的?當時你是怎麼想的?
巴菲特:我如果真能料事如神,回購就不會才2億美元了,對我們來說,這規模並不算大。
當所有業務需求得到滿足,而且手上有大筆過剩現金時,我們就會回購伯克希爾股票。
去年,我們在地產、工廠和設備上花費了140億美元,遠遠超出折舊價值。當滿足了業務需求後,我們手上仍有過剩現金。
我們最喜歡做的事,是尋找收購的企業,但如果我和我的搭檔查理·芒格都認為伯克希爾的股價低於內在商業價值時,我們就會回購。
主持人:當時顯而易見正處在這個節點上嗎?
巴菲特:對,我們是這麼認為的。
不過,真正誘人的是股價大跌的時候,這就跟你以0.6或0.7美元折價購買一美元鈔票一樣,股市也會周期性地出現這類機會。
每當出現這樣意外的驚喜,只要我們有過剩的現金,就會以最快的速度買進這類股票。
主持人:這更像是2009年的情景,而不只是這財季的12月份,對吧?
巴菲特:是的。
如果我們共同擁有一家麥當勞門店,這家店價值100萬美元,你擁有50%的股權,然後你來找我說,「我準備以40萬美元出清我的股權」,我會馬上把你買斷的。
主持人:不過,你如果這樣做,我會有所警覺(不賣的)。
巴菲特:當然,你應該有所警覺。但如果你想要60萬美元,我就會對你說「明天再來吧。」
主持人:我們繼續聊回購,參議員舒默和桑德斯希望政府立法,對允許公司回購的時間做出監管,近期有報告稱,企業高管們可能會在回購期間搞內幕交易。股票回購問題急需監管嗎?
巴菲特:任何事項總會有某些行為失當的人,這與回購實際上沒多大關係。
根據我多年的觀察,回購與不法活動的關係幾乎為零。但這也許只是因為其中無機可乘。
我不理解那篇報告的結論。本質上,回購是在給股東發錢,你也可以通過分紅給股東發錢。
理論上,企業本來就應該不時給股東發錢,我們是通過回購給股東發錢,我們已經操作過幾次了,我們不是通過分紅來發錢。
大多數公司都會根據分紅政策向股東發錢,如果它們持有的現金超過了企業需求,在股價被低估時,回購完全行得通。
主持人:是否應該由政府來告訴企業什麼時候、或者至少滿足什麼樣的強制條件才能回購?
巴菲特:美國證交會的常規性規定中,確實對回購做了限制,特別是在發現企業存在某種操縱股價之類行為的時候,雖然這麼表述也不是很準確。
不過,我不認為企業的分紅政策應該由政府決定,我甚至不認為企業的資金投嚮應該由政府來引導。
政府會將一些資金投向包裝得特別誘人,例如可再生能源。我的意思是,當美國政府有意推進某些領域的長期發展的時候。
50多年前,政府曾經發放過一種特殊石油耗竭補貼(註:對美國礦業公司的一種減稅補貼,其稅前凈收入中的14%-22%免稅,但免稅資金只能用於勘探新礦體),與其說這是政府政策,倒不如說是政治作秀。
當然,可再生資源是對此的最好例證,但是這種企業是否有權、以何種形式向股東返還現金得由政府決定的想法,我認為是沒什麼道理的。
回頭看,1956年我剛剛成立合夥企業,也就是日後伯克希爾的雛形時,當時有七個人圍坐桌邊共進晚餐,主要是我的親戚們。
我說,這就是合伙人協議,遵照內布拉斯加州的法律起草,篇幅四到五頁,各位無需通讀條款,但這有大概半頁紙的「基本準則」,我想讓各位讀讀這個。
如果你認同這些,比如合伙人之間的互動方式、共同期望以及其他種種,我們就能合作,如果你不認同,那也沒事,我們只是做不成合伙人罷了。
如果我要與某人締結合伙人關係,我希望能相處融洽,一旦成了一家上市公司,就得接受形形色色的新股東。
不管他們覺得伯克希爾應該發放大額分紅還是拆分股票,我都不能控制新股東加入,因此,以我的言行及其他方式,儘力從公開市場上吸引想要的股東,把不想要的股東排除在外。
我記得沒錯的話,創建了普賴斯會員商店的索爾·普賴斯當初就是坐下來,首先搞清楚了哪些人不是他的目標客戶,他建立了一套能夠排除非目標客戶的體系。
(註:索爾·普賴斯創建普賴斯會員商店,於1993年與好市多合併,逐步形成了今天好市多的商業版圖。)
哪些客戶是他不想要的呢?他不想要只買一盒牛奶的顧客,因為他們會讓籃子里裝着200美元商品的顧客增加排隊時間,所以,他通過收取會員費,讓所有「湊熱鬧」的客源去7-11。
我們想讓伯克希爾排除那些對公司抱有與我們不同期待的人,這是為他們着想,我衷心期望他們能找到合適公司。
如果你經營的是一家教堂,你肯定希望濟濟一堂的,最起碼都是想要聽你佈道的人。
你不希望每周換一撥人,說「天呢,我得找一批新追隨者」,「我得出去找些投資者聊聊,讓他們這周日來我的教堂」,因為教堂里的席位就那麼多。
伯克希爾只有大約164.5萬股A類股,這些股份就是席位,我想要與我意見一致的人坐在上面。
上漲行情中用趨勢打敗細節
1. 順勢而為
所謂上漲行情中用趨勢打敗細節,講的就是順勢而為的心態和制定有一定紀律的操作模式。這是股市上漲行情中的主要訣竅。
在上漲趨勢中,投資者應該摒棄所有的主觀分析,不管這些指標或技術工具是定性還是定量地給出定義,都應該堅決地放棄迷信技術指標或工具的做法,及時認清身處的市場趨向,並順勢而為。
在升勢中逆勢賣出或在跌勢中持相反的理論買入,常常因為市場情況和條件因素的不同而導致失敗,因為沒有人能夠準確地預料到市場漲、跌的結束時間,而盲目、主觀的逃頂或抄底都在事後證明,最終不是拋出過晚就是抄底過早,只有認清市場趨向並順勢而為,才能將風險降到最低限度。
2. 順勢而為準則
在進入一個投機市場前一定要認清該市場的趨勢是上漲趨勢還是下跌趨勢,確認了趨勢後再開始具體的布局,即在上漲趨勢中主要以做多為主,在下跌趨勢市中則以賣出為主。切記:買賣方向不要做錯,在上漲行情中一味地尋找高點做空,在下跌行情中一味地抄底是最愚蠢和相當危險的。
如果買入後遇跌,賣出後卻升,就應該警惕是否看錯大勢,看錯就要認錯,及早投降,不要和大勢為敵。不要固執己見,要承認自己看錯方向,及早認識錯誤則可將損失降到較小的程度。
在沒有操作之前就要設法制定止損位,並且不隨意更改制定的止損位。切忌尋找各種理由為自己的錯誤看法辯護,因為那樣只會使自己一錯再錯,進入惡性循環。
不要依賴於技術分析指標,各種技術分析、技術指標均有缺陷,過於依賴這些技術分析指標的所謂買賣信號,有可能使資金遭遇被套的風險,堅決不做越跌越買的這種極端的操作。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順勢而行則事半功倍的情況,投資者應時刻牢記順勢而為的內涵,隨市場大勢趨向而行,並把其作為一個重要的買賣方向和指標,這樣才能減少個人對大勢的主觀看法。當確認市場趨勢後,在上漲行情中出現回調的時候入場。
由大勢趨向決定我們對後市的看法,減少個人投資決定中的片面性,隨着市場的趨勢而行,並在遵循趨勢的同時注意入市時間和投資策略。
3. 趨勢頂底(QSDD)公式
將趨勢轉化成指標進行模式化,將有助於投資者進行比對行情發展的狀態,判斷行情處於什麼樣的趨勢下是最為重要的,而QSDD指標將直觀地反映市場趨勢的狀態。
4. 趨勢頂底基本用法
長、中、短期趨勢顯示,便於用戶明確股價當前走勢的狀況。頂部的紅色區域和底部的藍綠色區域用於用戶識別股價走勢的高低和超買超賣情況。最底部的綠色方塊顯示階段性底部,出現的紅點意味短線抄底信號;而頂部的紅色方框表示階段性頭部區域,提示用戶要謹慎。
使用時以黃色的中期趨勢線為主要的判斷依據,結合灰色短期線和紅色長期線把握買賣點,當長期趨勢線向上時盡量選擇短期線回調時進場,反之要注意高拋止贏止損。它可作為操盤線的有效輔助判斷工具。
具體的使用方法並不複雜,作為一個輔助指標應與操盤線結合使用。用法的要點如下:
三條曲線的多空頭排列,類似均線系統,可以確認BS點買賣信號。
三條曲線的方向分別表明了當前股價的短、中、長期運動趨勢。
三條曲線的位置,超買超賣現象類似擺動指標(20以下為超賣,80以上超買)。在某些情況下有底部、抄底買點和風險區域信號提示,方便用戶了解當前股價狀態。
中、長期曲線的頂底部背離特徵,用法類似傳統指標。
5. 趨勢頂底在實戰中的運用
趨勢頂底指標在實戰應用中尊重了市場趨勢的原則,因此,在使用趨勢頂底時一切都必須有章可依。簡而言之,趨勢頂底包含了三條線和兩個區域。三條線,即短期線、中期線和長期線;兩個區域,即高位強勢區(也叫風險區)和低位弱勢區(也叫安全區)。如圖所示是對丹化科技的趨勢分析。
丹化科技的趨勢演變過程為從14.36元到19.93元。
其中,從14.36元開始,我們發現QSDD指標顯示短期線、中期線和長期線均處於弱勢區,此刻代表該股在此價位處為弱勢狀態,並未出現轉折之勢;但這也代表該股正處於相對安全的邊際,QSDD指標隨着股價的波動出現短期線上移,從而帶動中期線也上移,直至帶動長期線逐步上移,最終導致整體三條趨勢線一起脫離底部弱勢區,這種三線脫離的態勢就告知該股從弱勢狀態開始轉變走強。在操作上,此時也是一次買入的良機。
當短、中、長三條周期趨勢線逐步上移後,短期線觸及強勢風險區,隨後中期線和長期線也相繼進入強勢風險區,當三線全部進入高位強勢風險區時,就代表該股正處於強勢,股價可能正在強勢拉升。但是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高位風險最容易出現在拉升和上漲最猛烈時,此刻也是風險最大時。作為判斷確定頂部的標準,對於QSDD來說,我們同樣可以以三線向下脫離強勢區作為參考。當該股接近最高點19.93元時,我們發現,短期線走弱下移帶動中、長期線一同下移,最終脫離強勢風險區,此刻定義為該股從強勢狀態開始轉變走弱。在操作上,此刻也是逢高賣出的最佳時機。
如果把順勢而為作為我們用趨勢戰勝一切的作戰策略,那麼QSDD指標將對趨勢的判斷起到領航的作用。這樣在操作時就不會因為去判斷現在是什麼趨勢該採取什麼策略而不知所措。當一切有了標準後,剩下的就是執行,知行合一,結局只有勝利。
下跌行情中用細節打敗結局
細節化操作
在下跌趨勢中,在大多數機會不存在盈利的情況下,如何做到被套的股票實現解套?或者說在這樣的行情下如何進行盈利性操作呢?
答案只有兩個:要麼空倉等待,即所謂的順勢而為,在這種趨勢下同樣要尊重趨勢;要麼用細節化的操作捕捉那些下跌過猛後的反彈機會。
在看似不起眼的反彈裏面每一次是不可能吃個胖子的,而往往多個反彈之後,累計起來的收益將改變最終悲慘的下跌悲劇。
因此,我們會看見在下跌趨勢中同樣具備交易性機會,而對這些交易性機會的把握需要的就是技術和心態。過硬的短線操作技術和不貪婪的心態將決定這些反彈操作的成敗。
資金複位解套法
大多數股民一旦被套,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自己的股票價格回到當初買入的價格。現實是殘酷的,往往盲目地捂着不放,只會越套越深。如果通過波段性操作,盤活股票,使得雖然股票價格沒有回到當初的買入價位,但是整體資金量卻能得以恢復,甚至盈利,從而達到解套的目的。
資金複位解套法講究的是專款專用,不添加新資金,用被套的股票里的資金進行解套,以強勢賺錢、弱勢賺股為原則,在被套的情況下,以先賺取股票再賺錢來進行解套。
資金複位解套法是當趨勢波段結束時空倉,當再一次出現短線機會時再全倉介入,如此反覆進行波段性操作,很快就可以挽回損失。
比如,如果一隻股票的股價從10元跌到了5元,作為正常的投資者,會怎麼處理?要麼死死地捂着等價格重新回到10元,這樣的可能性很小,從很多股票來看,甚至要翻倍才能解套;要麼是主動進行解套,用主動細節化的操作來實現最終的解套。當然,這裡講到的資金複位解套法就是主動解套,主動操作。
對於資金複位解套法的原理,我們來看如圖所示的資金複位原理圖。
資金複位原理圖
通過上述的理論操作模擬圖,我們不妨可以假設,某投資者從10元買進後跌到了5元,如果持有不動,則股價從10元跌到5元後繼續暴跌,直至到了2元,最終虧損80%。
而資金複位解套法就是不斷地進行波段性操作,其中,7-5=2,6-4=2,5-3=2,最終實現了三次操作,每次收益2元,最終盈利了2+2+2=6元,即實現了最終的解套。
這樣的解套模式是主動的操作行為,而不是沒有目標地等下去。因此在殘酷的股票市場里,對於一些技術平淡而被市場套牢的投資者來說,這種主動解套的方法值得學習。
做股票投資,無非要解決三個問題
第一什麼時候買?
第二買什麼股票?
第三什麼時候賣掉?
如果,這三步,你都做對的話,那你就成功了。
什麼時候買?從統計學數據上來看。答案很簡單,在大盤和個股的市盈率在10-15倍之間時買。因為這個區間,股市的估值在低位。
買什麼股票?還是從統計學數據上來看。應該買那些高成長性,高穩定性,高確定性,具有良好的商譽和經濟特許權的偉大的企業,消費行業的龍頭老大。大家不需要羨慕美國的可口可樂,吉列,沃爾瑪,微軟,思科,蘋果…中國也有貴州茅台,雲南白藥,片仔癀,同仁堂,包鋼稀土,格力電器…
什麼時候賣?首先,發現了更好,更優秀,更有確定性的偉大企業。(一般來說,是很難的。)其次是,如果發現企業的基本面發生了基本性的變化,或者犯了原則性的錯誤的時候,就要賣。第三。股價過分高估。
一直以來,太多人都把長期持有當成了價值投資的精髓。其實「價值投資」就是過度便宜了就買,過分高估了就賣。在價格明顯大大超過價值的時候,最好的股票也沒有持有的價值!一切要看估值如何。建議,保留一部分倉位做底倉。底倉除非急用錢外,股價過度高估外,基本上來說,是不賣的。其餘部分,在你心儀的個股和大盤市盈率超過30倍時,開始賣出。到35倍之前,清倉。耐心等待下一個輪迴。或許這樣操作更加保守,安全。因為,A股市場,暴漲暴跌現象嚴重,連貴州茅台也有從200多元跌到80多元的時候。估值超高的時候,你持有的就不是黃金,而是定時炸彈了。
當然,不同的行情,不同的股票,市場給予的估值標準也不同。道理很簡單,你用40元買到一件價值100元的衣服,是價值投資。當價值100元的衣服的價格漲到150元的時候,你持有它還是價值投資嗎?投資永遠要先學會控制好風險。當然,偉大企業出意外的可能性非常小。但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每天多注意新聞,了解企業的戰略和動態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長期持有並不是叫你對心儀的企業動態都不聞不問了。
這些年,中國股市有兩句非常時髦的話,「高拋低吸」,和「波段操作」。這兩句話害人不淺啊。券商就喜歡你這樣做,他才好賺你的手續費。其實,這兩種思路是非常錯誤的。太多的小散朋友就死在這兩句話上。比如,我們確定貴州茅台會從今年初的170元漲到年底的300元。那麼,你好好拿住就好。估值也只有25倍最多。股價總是升升跌跌的,不必介意。但是,只要大趨勢,你能把握就好。知道,股價的短期波動,沒人能把握好。而歷史和常識一再告訴我們,優質股票的長期升勢是顯而易見的。可惜太多的人看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總是試圖去把握股價上漲和下跌的每一個波段。結果總是追漲殺跌。把「高拋低吸」做成了「低拋高吸」。
一直都有人在討論,長期持股好,還是波段操作好?其實兩者並不矛盾。而是應該互相補充,相互結合。長期持股是戰略,波段操作是戰術。一切都要考慮當年和下一年的股市行情,是牛市,震蕩市還是熊市。估值超低了,自然應該買入,超高了,不及時沽出就是等死。估值的判斷,需要經驗,盤感,歷史數據分析。估值也是動態的。比如,貴州茅台,最低的估值是11倍多一點。最高的估值是在70多倍。
投資應該是理性的。感情的成分不能太重,投資應該以理性為主。歷史不是絕對會重演,但是,它經常會重演!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做出大概率的選擇,然後泰然處之。當然,情況改變了,我們也要隨着改變。
在股市裡,確定性遠比成長性更重要,白馬股遠比黑馬股來的珍貴,選擇遠比努力更重要!牛市不是那麼容易盼來的,但是,我們可以選擇高度壟斷,質地優良的好企業,足可以讓它們陪着我們穿越牛熊,幫助我們到達財富自由的彼岸。
感謝你的閱讀,關注我學習更多炒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