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不太平,7號美國商務部頒佈制裁新規以來,大家都很關心對我們的半導體行業影響如何,剛開始有一些恐慌是肯定的。13號美國對新規召開了一個說明會,會上,美帝對於美國人的定義和豁免條件又做了進一步的解釋,比較無恥,結合之前的一些流傳甚廣的解讀,藉此機會對關鍵信息做一個梳理和擴展。
先劃八個重點:
- 從設計到製造,全產業鏈的限制用於超級計算機項目的高端芯片,高算力芯片;
- 高端芯片定義:16nm/14nm以下製程的邏輯芯片,18nm及以下的DRAM芯片,128層及以上的NAND芯片;
- 高算力芯片定義:接口傳輸速度≥600G/s;單芯片算力總和≥4800TOPS;
- 生效時間:高算力芯片:10.7;超算相關:10.12; 半導體製造/設備相關:10.21;
- 以前是限制實物,這次加入了人的因素,即美國僱員不能出現在產業鏈條上的任何環節。美國商務部也強調了美國僱員的定義:身處美國的人也算,無論有沒有入籍或者永居權;
- 能申請出口豁免的企業的基本條件:總部不能在中國大陸;這也意味着外企/台企在華的機構都可以申請到一年的出口豁免;
- 技術只能反向輸出:中國做的東西美國可以用,但美國的東西中國不能用(從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所以,其營收中具備穩定海外市場份額的半導體公司這種情況下反而有較好的抗衝擊潛質,他們甚至還是通過海外項目來繼續衝擊頂尖製程產品的研發。但這類公司真的鳳毛麟角,據我所知,也就收購過海外資產的芯片公司/IP公司有實打實的,可持續的輸出流,有心人可以去查一查是哪些,就不細說了。
- UVL叫未經核實清單,需要上榜單位在一定時間內自證「清白」,否則就進入最終實體清單。
高端芯片和高算力芯片的定義怎麼看?
嚴格說來,國內AI相關,無人駕駛芯片,GPGPU企業真正出貨的產品基本是達不到高算力芯片定義的標準的,甚至有些公司忽悠投資人用的PPT產品都達不到,所以對他們的影響其實還好。而且,他們還處於一個瘋狂內卷階段,很多公司市場關可能都過不了,暫時還不需要無恥美帝親自下場,何況他們瘋狂燒錢,海量專利,IP的採購,EDA的採購,先進制程流片的巨額費用,美帝其實是很大的受益方。。
而計算機用的三大件:CPU, GPU,存儲芯片的自主研發/國產替代,儘管他們在消費市場佔有率還很低,研發進程也可以給美帝帶去很大的經濟利益,但是其具備極大的戰略價值,是美帝的真正打擊對象。(專用AI芯片屬於錦上添花的東西,有當然最好,沒有也不是不可以。)
展開講,16nm/14nm以下製程的全部芯片,對應的是CPU,GPU的研發,龍芯,兆芯,海光,飛騰,景嘉微等等大家比較熟悉的,之前已經上實體清單的公司,尤其是這兩年炒得比較熱的海光,飛騰兩家,他們從AMD,ARM那拿到的架構,產品對應的製程就是台積電/三星的16nm/14nm/7nm,受此影響,出貨和研發基本都要停滯觀望;景嘉微稍微好一點,主力出貨產品的製程28nm的樣子,但高規格產品研發會受影響。
之前很多受制裁影響的公司採用的第三方流片代理的模式也因為進一步限制而很難再延續,至少短期來說是這樣。以從事14nm以下芯片後端+流片+封測一條龍服務著稱的台灣世芯電子(Alchip)近五日股價地板級表現也能側面說明其影響。
存儲芯片
18nm及以下的DRAM芯片:合肥長鑫(量產出貨的主要是19nm產品,17nm研發中)
128層及以上的NAND芯片:長江存儲(打擊極大,128層NAND已經出貨)
這幾年,我們的存儲芯片,尤其是NAND芯片,發展勢頭其實非常的好,儘管也走了些彎路,但是真正的出貨了,並且有不錯的市場反應,中低端存儲的價格這幾年是肉眼可見的跌,甚至還影響到了高端市場,比如三星的Pro系列固態硬盤,從960pro,970pro到980pro,售價持續腰斬。
當然其原因很多,比如需求端礦機市場的垮塌引發了整體市場需求的萎靡,而供給端中低端市場殺紅了眼,紅海倒逼很多高端產品也不得不降價,通過降維打擊來維持出貨,所謂的「先談量再議價」,大白話說就是,燒錢熬死對手。與此同時,美光,三星,SK海力士都紛紛傳出了預期減產並大幅降低資本開支的消息。依靠其他手段來壓制,其實也好理解。
美國企業的過度反應:
目前看來很多美國設備,材料企業的反應是有點過度的,當然,上面出台個指導,到了地方基層這些執行層面加戲加碼也屬正常。從ASML 美國的內部郵件可以看到,不允許提供的是特定服務,針對的企業也是先進制程的芯片製造廠。然而,目前他們的反應是全部撤掉後再說。所以業內現在的情緒已經從恐慌性迷茫調整到了觀望性迷茫。
一切沒那麼樂觀,但也沒那麼悲觀。
影響
這次制裁是之前制裁的擴展和加強,基本是拳拳到肉。
美帝現在的目標很明確:
1. 限制中國14nm以下芯片製造(製造端,設備端,材料端);
2. 從全產業鏈上(設計,製造,設備,材料端)限制超級計算機及相關AI芯片的發展, 這次UVL中新增的31家實體都與其有關聯。
可以看到對於製造,設備,材料端是雙重打擊,確實如此,尤其是國內的設備製造商,半導體材料商,他們的技術及管理核心都是歸國的美籍華人,而美帝這次無恥的利用身份限制了他們的參與,我真的不知道這些企業應該如何渡過這一難關。
需要說下的是14nm以下芯片的設計沒有完全受限制,不在實體清單的公司,其不用於超級計算機的14nm以下製程的芯片是可以在海外的代工廠流片的,但不能在我們本土製造,因為我們14nm以下芯片的製造被限制了。
最後
美帝打擊的是我們的半導體工業走向先進制程及高性能芯片的未來。
作為從業者,我覺得技術制高點固然重要,然而很多資本熱錢都看不太上的,覺得費力不討好,看起也不酷的那些使用成熟製程製造的工業芯片,高端模擬芯片,混合信號芯片,我們其實做得還遠遠不夠。
說句不好聽的,有些方向這麼多年甚至是原地踏步,而這些都是讓汽車廠,工業設備廠因芯片缺貨而趴窩停工的主力。真的,如果能把22nm/28nm,乃至40nm,90nm, 130um製程的產品還有製造能力做好,不說做透,哪怕做到60分,也足以成為芯片強國了。看看德國法國博世,英飛凌,意法的工業芯片,傳感器,個個都是卡脖子的存在,漲價權完全握在手中,賣多少你也只能買單,這就是技術壁壘的力量。
這些基礎就是芯片賽道的直道,直道都趕不上,甚至還被拉了好幾圈,我真的不知道吼着彎道超車的底氣和意義在哪裡。
往前看,泱泱文明大國,科技自主乃至獨立,是必然的結果,我們可以做的事真的還有很多,無事可做那才是真正的至暗時刻。如果能稍微去掉一些這些年燒出來的浮躁,稍微多一點點腳踏實地的沉澱就好了。活着總是有希望的。
用余華的話來收尾: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都該幹嘛幹嘛吧。